故事要從高中說起。
其實溫辭樹原本不該在平蕪七中上學。
劉美君是實驗高中的教導主任,她一直想讓溫辭樹去實驗上高中,以便更好的照顧他。
自從溫辭鏡去世之後,劉美君對溫辭樹的控製欲厲害到幾近病態:她不允許溫辭樹騎車上學,哪怕是自行車都覺得危險;她不允許溫辭樹使用任何電子產品,把他賬號裡的所有女同學都刪除了,包括他的班長;她不允許溫辭樹和差生還有女同學當同桌,和班主任打好關係,隨時查看班裡的監控。
溫辭樹初中三年,都活在劉美君給他設置的枷鎖之中。
原本他已經認命要去實驗念書了,可中考結束那天,他乘坐公交車回家,在公交車等紅綠燈的時候,有兩個女生滑著滑板從他身邊倏忽而過,在公交車的車頭一側停下。
離他比較近的那個女生,穿著無袖的黑色背心,胸口上印有一隻很大的白色蝴蝶,長發悉數散落在腰際,隨著風的吹拂而晃動著,她穿牛仔短褲,露出一雙又細又長的腿,而腳踝處,還紋著一圈兒看不清寫了什麼的字母。
她指尖上還夾了根煙,有一搭沒一搭抽著,媚眼倦懶的同旁邊的夥伴說話。
她朋友問:“高中打算去哪?”
“七中吧。”
“你確定你能考上啊?”
“彆小看姐,好歹也是班裡前五的成績。”
“……”
他們說說笑笑,有時候還會夾雜幾句不算過分的臟話。
溫辭樹看著她,想到了兩個詞語:反叛,還有自由。
第二次見她的時候,是在一周後。
劉美君做了一些豇豆,要他給爺爺送過去,他從爺爺家小區門口的公交車站下來的時候,恰好看到馬路對過的網吧門口站著一群人。
他幾乎是一眼就看到她。
人群中央站著的姑娘,手裡拿著一塊“綠舌頭”冰棒,卻在和對麵的男生比賽吹泡泡糖。
她那天穿一襲白色的連衣短裙,頭發胡亂紮起來,低低的綰著,像是表麵看起來很乖,其實總愛背著媽媽出去瘋玩的叛逆少女。
他注意到,她腳踝上的紋身不見了,原來隻是紋身貼而已,取而代之的是一串紅繩,鬆鬆垮垮掛在腳踝上,顯得她的皮膚愈發白,不知道是清純中透出一絲鬼魅,還是妖冶裡多了幾分天真。
他往她那裡多看了一眼,她卻像是發覺到有人看向她似的,轉過臉來,目光與他對上。
他沒躲。
忘了躲。
他們就這麼隔著一整條馬路的曝曬下對視,盛夏忽然有了具體的燒灼感,那天的太陽穿透皮膚,燙到了心上。
然後她先於他移開眼,忙著去攛掇其他朋友們比吹泡泡糖。
她就是隨意看了一眼而已,根本沒把他當回事。
意識到這一點,他不知道為什麼竟有點落寞。
這種感覺很像他小時候安靜的坐在滑滑梯上,豔羨的望向在沙堆裡玩鬨成一團的小朋友們。
那個孤獨的小孩,在時隔多年,又一步步走進了他的內心裡。
回到家,鬼使神差的,他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去七中。
那是他第一次違逆家長,也是唯一一次。
後來家裡掀起了一番軒然大波,不過還好最後他還是如願上了七中而非實驗。
然後在開學第一天,他再次遇到了喬棲。
那也是他第二次遇見喬棲的那幫朋友,那時候他們這幫人裡一共是二男三女,溫辭樹是到開學半個月後才知道,清秀一點的那個是王富貴,個子高一點的那個是段飛揚,皮膚黑黃的女生是孫安琪,個子不高的那個女生叫上官晴。
而這群人裡總是走在最中間,笑得最肆意明快,長得最漂亮的是喬棲。
最初聽到她名字的時候,他還以為她叫喬西。
直到很久以後他在公告欄上的一則通報上,才看到了她真正的名字。
大家都叫她喬棲(xī),可不知道為什麼,他總是下意識的想把她叫成喬棲(qī)。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時間還是要拉回開學第一天。
溫辭樹在教學樓下,遇到了喬棲和那幫朋友站在進教學樓的門旁抽煙。
學生時代的煙味,是禁欲的味道。
她總是能把離經叛道做到理所應當。
他當時聞到煙味下意識往她那邊看過去,她化了妝,眼尾上挑的眼線,勾勒的她的眼型更加媚氣,卻不是成熟女人豐美的魅惑,而是有幾分稚氣未脫的嬌媚。
看到她的時候,他的心頭說不清道不明的跳了一下,可她沒有看見他。
但她身邊的孫安琪注意到他了,眼前一亮,一副“被帥到了”的樣子,碰了碰身邊的她:“看帥哥。”
這句話溫辭樹聽到了。
而後他心一慌,在喬棲抬眼看過來的時候,收回了眼,淡淡的樣子,似是絲毫沒有注意到她。
然後他聽見喬棲評價了一句:“還行吧。”
興致缺缺的樣子。
這還是溫辭樹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評價。
他是屬於從小帥到大的那類人,顏值沒有經曆過尷尬期,哪怕青春發育尷尬期也絲毫沒有帶走他的任何神采。
加之他學習成績好,在學校就更加的受歡迎,從小到大都是全校女生公認的男神。
結果喬棲說他也就還行……其實人都是虛榮的,他瞬間感到失落。
但不知道為什麼,他的第二反應竟然是:這很合理。
仿佛從第一眼見到她的時候,他就知道,他不會是她喜歡的類型。
正如從第一眼,他就知道,她好吸引、好吸引他。
學生時期的人,總是容易被離經叛道的東西吸引,因為總是活在框架之中,就格外向往那些新奇的,大膽的,超脫的一切。
後來在某個學完習的淩晨,合上書本時,溫辭樹認真想過,他為什麼要到七中來?
因為他是一個缺失自由的人,而她看上去恰如自由本身。
看到她的那一刻,他找到了他的自由。
他在她的身上得到了一次精神反叛,亦是得到了一場精神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