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第 199 章(1 / 2)

但是這不太可能啊,不說顧白的身價,就是這表的樣子,也不像是雜牌,有人就乾脆拿著照片去找一些手表收藏博主詢問。

一些博主看到照片後一眼就看出這塊手表絕對不是一般的表,雜牌的話根本不可能,畢竟雜牌手表怎麼舍得用這麼好的製作材料和手藝。

不過博主看這塊表的照片也知道肯定不是這些年大火的表,如果是大火的表,他怎麼著都該有點印象。

對於手表的好奇隻是一部分網友的想法,更多的觀眾注意力還是放在了節目身上,看到節目組的嘉賓因為司機的舉動而暈車難受,不少人都露出了感同身受的表情,坐大巴車是真的,司機技術好就舒服的多,可要是技術不好,那真的是讓人非常痛苦,特彆影響旅遊的狀態。

而後續的事則是讓觀眾直接笑出了聲來,大概是為了避免給顧白的產品打廣告,所以當顧白說出自家酸梅湯的時候,後期就將他說的話直接屏蔽成了嗶嗶聲,甚至顧白買回來的那些飲料也一個個的都打上馬賽克。

隻是,哪怕馬賽克打的嚴嚴實實的,可是酸梅湯作為一瓶可以算是全國暢銷的飲料,想認不出來都很難。

尤其是一個個的喝完飲料,原本暈車暈的難受的人都精神好了不少,這個特點就很明顯了,除了顧白出的酸梅湯,基本沒有彆的飲料有這個效果,或者說有,也沒有這麼高效。

看著那滿屏的飲料馬賽克,觀眾隻能感歎節目組後期辛苦了。

隻是這個辛苦大概是白費了,雖說節目組是不想給顧白的產品打廣告,但是這個內容一播出來,就讓他們明白喝的是什麼。

節目繼續往後播出,觀眾們就看到了節目組給他們介紹的第一個景點,雲屏小鎮。

地處邊陲的西南小鎮,帶著田園間的清純質樸朝著他們走來,不論是鎮子上獨具特色的建築物,還是一路上的風景,或者是當地的人文,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顧白學習雲屏豆腐的過程。

因為錄製的非常詳細,所以觀眾看完都覺得自己現在都能做豆腐了。

而雲屏豆腐也讓觀眾非常的好奇,畢竟光聽介紹,就感覺這豆腐很神奇,還有什麼豆腐非要在當地做,運走井水和豆子去外地都做不好,這也太奇怪了點。

而聽著楊家少年說起他們這邊為了保留下獨屬於當地的特產豆腐而做的各種努力,觀眾又都有些感慨,紛紛想到了自己老家的特產,有些是還保留下來,有些卻已經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消失了。

雖說覺得一種當地的豆腐其實沒有什麼特殊的,但是如果代入到了鄉土情懷的話,又讓觀眾感覺其實還是很特殊的。

不過當顧白在楊家攤子上賣起了烤豆腐時,觀眾這才發現情況似乎不太對勁。

顧白早上和少年一起吃豆腐的時候,鏡頭給的相當普通,並沒有針對美食給出什麼特寫,雖說顧白誇了一句,但是觀眾們也隻當那是客套性的誇獎,畢竟你都要在人家收下乾活了,你不誇著點還想批評的話,多少是有點不太懂人情世故了。

再說顧白吃過多少好東西,一點豆腐也沒什麼值得顧白誇獎的。

可是當他們聽完這雲屏豆腐的製作時,雖然覺得自己沒有把這些放在心上,但是多少還是明白這豆腐和他們吃的普通豆腐不太一樣,不管是製作方法還是選用豆種的用心,也確實是不太一樣了。

隻是那點感覺到的不太一樣,和實際看到的不太一樣還是有區彆的,透過特寫鏡頭,觀眾終於看到這雲屏豆腐的真麵目了。

一小塊白皙的豆腐,豆腐皮的存在感比他們平時吃的豆腐要強烈點,尤其是經過炙烤後,豆腐皮鼓起一個個小包,然後被顧白刷了一層鴨油,翻過來炙烤另一邊,豆腐皮被烤的焦黃,然後刷成了一層調料汁,顏色逐漸朝深色轉變,更好看了,也更誘人了。

徐浩看著烤豆腐,情不自禁的拿起來手邊準備好的零食吃起來,想滿足食欲,可是烤豆腐是熱烘烘的,而他手裡的零食都是常溫,看著也豆腐的軟嫩,吃著吃著反而還更乏味了。

尤其是看到顧白試吃豆腐的時候,豆腐皮咬破,露出內裡的白嫩嫩的豆腐,一眼看過去就知道它有多嫩多滑,水分多充足,那個口水就不住的分泌、

“爺爺,我們今天要不吃點烤豆腐?”徐浩承認自己被饞到了,哪怕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就是想吃。

徐老頭點點頭,徐浩被饞到了,他也是同樣如此的,當天,賣烤豆腐的攤主迎來了比往日更多的客流量,甚至有些地方沒有賣烤豆腐的,還有顧客拎著自己買來的豆腐去問燒烤店的老板能不能按照顧白給出的教程加工一下他的豆腐。

為了和節目聯動,在節目剛剛播完一集,顧白就適時地推出了烤豆腐的教程,至於剩下的製作雲屏豆腐的教程,顧白倒是還沒有推出來,畢竟等到節目播完雲屏市還有一集。

而有了顧白的教程,網友們看完了第一個想法就是試試看怎麼做這道烤豆腐,本來以為網上有賣的,結果在網上一搜,說是有賣雲屏豆腐的,但是問題是一問發貨地,根本就不是天南雲屏鎮。

雖然對方狡辯說是他們這邊也能做出來雲屏豆腐,但問題是,節目裡明明就是說這雲屏豆腐隻有雲屏鎮有,彆的地方都沒有,商家和節目內的話誰更有可信度,那一目了然了。

沒有雲屏豆腐,網友們隻能找本地的豆腐來烤,畢竟顧白給出的教程還是很簡單的,烤出來的豆腐味道是很好,但是怎麼都沒有辦法像雲屏豆腐那樣烤的鼓起來,都不用嘗雲屏豆腐的味道就知道兩種豆腐的味道肯定是不一樣的。

越是吃不到,就越是想吃了。

而節目帶來的影響力也不止如此,天南本地的人知道這個節目是介紹他們天南的,也都紛紛看了起來,這一看就發現原來他們省裡還有自己人都沒有關注到的特色美食。

如果是離的遠的人,可能就是饞一饞,倒也不至於為了一個豆腐專門跑去雲屏買,但是就住在雲屏周邊縣市的人,看到電視上說的地址,有些嘴饞的,直接一腳油門開到了雲屏縣,買了點烤豆腐吃。

本來烤豆腐的味道就很好,而在顧白給出了新的蘸料配方後,烤豆腐的味道就更好了,而且和外地的烤豆腐有了很明顯的區彆,足以當成特色的區彆。

楊老板一家也看到了節目播出,看到網友那麼誇讚他們這邊的雲屏豆腐,都頗為自豪,隨後就看到了網友說想要買豆腐又買不到,沒處買去的難處。

楊老板本來以為這些人隻是說說的,可是從隔壁縣市來的食客讓他感覺到這雲屏豆腐好像是真的火了,還在茫然之際,就被人找到說是想要和他合作生產這雲屏豆腐。

雖然對方給出的條件很優渥,但是楊老板還記得自己之前和顧白聊天時,對方說的話,沒有一口答應下來,而是趕緊召集起全鎮做雲屏豆腐的攤主老板,準備商量一下到底怎麼辦。

最後經過緊急商議,最後一行人一起準備創辦一個大的豆腐坊,然後找包裝廠將豆腐包裝好,這樣才能運輸出去,不然沒有包裝,他們這邊的豆腐根本就沒有辦法運輸出去,因為很軟嫩,顛簸的劇烈可能就會碎,這豆腐碎了雖說吃還是可以吃的,但是肯定沒有完整豆腐好吃了,也算是損壞的。

不過他們能這麼快的商量出主意來,也是給顧白打過電話的,他們也算是了解到了顧白的名聲,知道以對方那樣的身家,不至於還來坑他們。

最主要的還是顧白之前在雲屏鎮的表現讓他們多少有些信任顧白了,覺得他是個好人。

他們這邊遇到的情況顧白也是猜到了的,如果雲屏豆腐沒有火的話,可能是不會,但是現在火起來了,肯定會被人找過去,如果讓不懂的人來銷售雲屏豆腐,雲屏鎮的情況可不就不好說了,至於雲屏豆腐這個特產的結果會如何,那也是不好說的。

如果隻是楊老板他們忙著,不懂的情況下很容易吃虧,但是黎言川那邊知道他們找顧白求助後,主動出手幫了一把,等到他們了解到了如何生產銷售後,就將人撤了回來,畢竟他們也是外人,開始的時候幫下忙是做好事,可如果一直在那邊的話,反而容易被誤會了。

有專業的人的幫忙,事情做起來就快的多了,說是大豆腐坊,其實和之前的豆腐坊都差不多,隻是比之前做的雲屏豆腐要多的多了,還注冊好了雲屏豆腐的商標,避免被人搶先了,除了給豆腐做包裝耽誤了點時間,其他事都弄的很快。

在網友還沒有對雲屏豆腐失去興趣,甚至還特彆饞的時候,一家網店上線了,店裡隻賣雲屏豆腐,顧白幫忙轉發了一下,陸國康他們得知了雲屏鎮上的情況後,也都幫忙轉發,在那邊待了幾天,他們對那雲屏鎮還是有好感的,雖說這點好感可能比較的微薄,畢竟也就幾天的時間,但是順手幫忙的事,也沒有必要計較太多。

被顧白他們宣傳後,雲屏鎮的豆腐坊老板們都緊張的看著網店的銷售情況,畢竟今天的銷售情況,一定情況下說明了豆腐之後會銷的怎麼樣,如果銷售的好,那還好說,他們的辛苦都值得了,可要是賣的不好,那他們這前麵這段時間的折騰就白費了。

錢和精力都被消耗了,還得不到回報。

在所有人緊張的視線中,月銷售量變動了,從零跳到了一,雖然這個數字很小的,但是在場人都是鬆了口氣,數字是小,但是銷售的時間也短,他們這店才剛剛被宣傳呢。

在場的人都覺得隻要這豆腐能買上百來份的話,那差不多就行了,畢竟他們這豆腐賣的也不便宜了,一份豆腐差不多十五塊錢,比他們本地是要貴點的,但是運輸出去,加上各種成本,價格也就高起來了。

而他們也做好了準備,豆腐貴了,這銷量可能會差點。

在場的人都是這樣想著的,然後就看到數字飛快的從一跳到了十位數,而每一次刷新頁麵,就會看到產品被賣出去了幾分,刷新一次就變動一次,這動的可不是數字,而是錢。

雖說這錢分攤到了每個人頭上,可能就沒有多少,但還是讓在場的人看的目不轉睛,直到數字跳到了一百,兩百,三百,楊老板抬起頭來,頓時感覺脖子一陣酸痛,低頭看手機太久了,頸椎吃不消了。

“行了行了,我們趕緊去做豆腐,必須把好關,不能讓這個豆腐有品質問題,再不去做,萬一做好的不夠賣呢?”楊老板說道。

楊老板這話直接驚醒了眾人,雖說覺得不太可能,但是就現在這個銷售情況來看,還真的是有可能的,畢竟現在賣掉的豆腐就是他們預想中一天的豆腐數量了,也不看手機了,趕緊去乾活。

這要是因為貨不夠失去客人,那就麻煩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