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之後,顧白打開微博想看看最近有沒有什麼新消息出來,這一看就看到自己的微博下評論又多了起來。
顧白的微博評論數曲線是呈波浪式的,凡是顧白發了新微博,彆管發的什麼,評論數一下子就會多起來,甚至引發各種各樣的討論,不過討論數量雖然大,卻不會太引起路人的反感,因為大家都是很有默契的討論美食,美食製作方法,各地特產,甚至還能安利到旅遊去。
所以有些想出門旅遊,又想要吃當地美食的網友,有時候都不去一些旅遊推薦平台,反而到顧白的微博下來找消息,因為在這邊說話的大部分還挺真實。
當然也免不了有打廣告的,但是比起彆的社交軟件,這邊打廣告的還是少點。
而在顧白不發微博的時候,評論的數量就有點對不起他的粉絲量了。
顧白無聊就喜歡看看沙雕網友的評論,這次也不例外,想看看他發了微博之後,大家的討論重點是什麼。
而這一看,就讓顧白唇角止不住的抽搐,網友的腦洞開始還是很正常的,隻是後來慢慢慢慢的就神奇起來,雖然大致都是猜他去找美食了,但是找個外星人來吃這是什麼腦回路。
顧白直接在底下回了一條,表示自己隻是去買西瓜了,網友的腦洞不要開的太大了。
顧白隻是簡單的說了一下,沒有說太多,如果美脆西瓜的數量夠多,可能需要他做點宣傳,但是在回來的路上,薑秀和幾家生鮮超市聯係過,對方聽到顧白對這西瓜品質的認可後,都表示可以先看看實物起,隻要確實品質如一,那他們可以進購一批西瓜。
至於價格問題,二十一斤的價格放在普通水果店自然是很貴,但是放到這些生鮮超市,平平無奇,甚至還能算便宜的那一檔。
隻是顧白不說,網友反而好奇了起來,有什麼瓜值得讓顧白去買?
不對,應該說是味道有多好的瓜才能讓顧白去買。
網友對於顧白的了解肯定不如他身邊的人深,但是從顧白的幾次出行來看,對方都是能不出去就不出去的,非要出去都是有事。
這瓜得多好吃才能讓顧白出遠門去買。
一時間,討論的聲音都大了起來。
顧白覺得這是個小事,卻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他,畢竟顧白在大眾眼裡的形象太好了,好到他做出什麼產品來,哪怕還沒有吃,大家都覺得他做的肯定差不了,然後踴躍購買。
而顧白連著幾次銷售的食物,都穩穩的占據了這類產品的網絡銷售前列,之所以沒有列到第一還是產量受到限製。
這麼幾次下來,和食品產業相關的公司看著顧白都慌,本來大家生意做的好好的,結果你進來了,賣的貴一點,結果買家還就吃你這一套。
這也就算了,如果你貴很多的話,大家還是有的賺,畢竟貴太多,買家買東西也是要看看價格,可偏偏你貴的又不是特彆的多,而且你賣的食物味道好,一下子提高了買家對味道的要求,他們做的都賣不太動。
這下業內誰會不排斥你。
哪怕顧白並不是針對誰,但是他的行為就是在業內引起其他人的排斥,雖說他們也可以努力提高自家工廠食物的味道來提高競爭力,但是這是需要大投資,需要花時間的,除了少數的生產廠有這種想法,更多的生產商還是想要把顧白排擠出去。
隻是他們想這麼做,一動手就發現不行,顧白所有產品生產都是和黎言川合作,他們想動手腳,根本就無從下手,因為黎言川護的實在是太緊了。
他們承認顧白這工廠繼續開下去,肯定是少不了賺錢的,但是看看黎家的其他產業,明明那些產業更賺錢啊,何必非要花大力氣保護這麼個食品工廠。
不單單是黎家,顧家也在暗中為顧白保駕護航,可是說他們試了一通,沒有折騰到顧白,隻折騰了自己。
而顧白的這條微博則是讓關注他的對手發現了一個辦法,實體產業似乎沒有辦法搞,那搞搞顧白在網上的好名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