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膏的做法其實和酸梅湯差不了多少。
顧白準備好烏梅,乾山楂,甘草,陳皮,清洗之後浸泡起來,浸泡的時間長一點,更容易出味,當然,也不能太長了,太長那味道就散了。
浸泡完畢的烏梅山楂等等就可以放入鍋中熬煮,不過之前的那些水就不太夠了,還要再加點水,按照烏梅山楂的分量來加水,不然水太多,熬製膏體的時候時間就更多,味道也會有變化。
熬煮酸梅膏的時間可比蜂蜜柚子茶長多了,唯一的好處就是不用攪拌的那麼頻繁,偶爾盯一下就可以了。
說實話,要不是酸梅湯熬煮一大鍋,裝杯子後也沒有多少,顧白都想把蜂蜜柚子茶的貨量減少,改成酸梅湯了。
現在青茗一天兩千杯的分量,顧白還是不好改,因為太多了,這要是換成酸梅湯的大鍋,那店裡都要沒有位置落腳。
不過青茗蜂蜜柚子茶的分量還是要減少,顧白很清楚,張平他們也是過來幫忙學習的,現在也都學習的差不多了,之所以還在這裡乾活,一是為了感謝顧白,二來也是不好意思就這麼離開。
隻是他們不好意思走,顧白也不可能留他們太久,畢竟一個個的都是師父眼裡的好徒弟,不然也不可能派出來,到顧白這邊幫忙。
大火小火的熬製下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鍋裡的水就剩了一半,空氣中彌漫的酸味極為的濃鬱,光是聞著,口水就不受控製的分泌出來。
不過這個口水可不是饞的,而是人體自動分泌,一想到酸味就流口水了。
過濾掉鍋內的殘渣,顧白在剩下的湯水中加入冰糖,冰糖很快就融化了,顧白開小火繼續慢慢的熬製,這一熬又是四十分鐘,鍋內的湯水又隻有一半了。
經過兩次熬製,鍋內的湯水看起來也有點濃稠了,顧白最後加入乾桂花後關火,等桂花香在湯水中浸泡出來後,這才重新撈走乾桂花。
這時細細聞去,能隱隱的聞出酸梅膏中的清甜桂花香,不過香氣很淡,顧白試著讓幾個人都聞了下,隻可惜除了張平之外,羅明他們都是隱約聞到,也不知道到底是真的聞到了,還是心理作用。
張平倒是沒有什麼自傲的,他的傲氣早就被打掉了,或許在發現自己很快就將蜂蜜柚子茶掌握到一定境界後是驕傲了一下。
但是顧白改進後,工廠機器就可以做出味道和他熬製的差不多的蜂蜜柚子茶,他的傲氣就徹底的沒有了。
做廚師就是要做到顧白這樣的境界啊!
顧白把熬製好的酸梅膏都裝入瓶子裡冷卻,濃稠又絲滑的酸梅膏放入罐子裡,色澤深紅。
不過剩下的一點顧白沒有裝,而是直接衝調後,給其他人一起嘗嘗,看看味道如何。
雖然是衝調後加了冰塊,但是還是略微帶了一點火氣,顧白覺得至少要在冰箱裡冰上一天,才能去掉那絲火氣。
不過除此之外,倒是和現做的酸梅湯味道差不到哪裡去。
因為酸梅膏不能久放,所以顧白做完之後就喊著白霜他們過來拿了,能自己過來拿就自己來拿,要是寄出去的話,耽誤點時間不說,就怕路上冷鮮效果不好。
做完這一切,顧白想了想,還是在微博上說明了蜂蜜柚子茶減量的事,現在西田那邊還在生產蜂蜜柚子茶,真的想喝的話可以買那邊的,自己這邊的,暫時隻有他能供應了。
顧白本來以為說出去之後,食客都要不高興了,畢竟這一口氣幾乎等於砍掉了四分之三的量,誰知道食客都很能理解。
【早就有準備的,之前不都說是臨時找來的,本來就七天的活動,現在都維持了這麼長時間,我也滿足了】
【辛苦這麼久,顧白好好休息吧】
【不是,沒有幫手之後,做十罐也不能算休息吧,也挺累的】
【感覺這幾天青茗又要更熱了點,不知道八點過去還能不能吃到】
……
既然食客都反應平和,那顧白就開始一點點的降低蜂蜜柚子茶的產量了,送走幫工,雖然人少了,但是任務量也輕了一些,對於顧白來說也輕鬆了不少。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很快就到了顧白錄製的致富欄目播出的日子。
顧白雖然知道到底錄製了些什麼,但還是有點好奇,忍不住打開電視看了下。
與此同時,不少中老年人也打開了電視看了起來,畢竟致富欄目在中老年人裡也挺有市場。
一起看電視的年輕人看到家裡人轉台倒不怎麼在意,他們也都很少看電視了,真有什麼節目想看的話,去網上搜一搜,電腦或者手機都能看。
不過他們對於這個所謂的致富欄目沒什麼興趣,在他們看來都是一些比較接地氣的節目,沒什麼意思,掏出手機就準備玩,然後就聽到主持人介紹顧白的聲音,瞬間抬起頭來。
顧白?
是他們想的那個顧白嗎?
這一看就看到了顧白的臉,頓時有點驚訝,雖然在他們看來顧白的名氣還不小,但是在這種致富欄目裡,名氣應該是影響最小的一項吧。
更何況要是做小吃的話,顧白好像也沒表現出什麼做小吃的能力啊。
不少人都有這個疑惑,然而聽著主持人的介紹,一個個的表情都精彩了起來。
臥槽,在他們都學著顧白做飯的時候,攤主店主居然也學習了起來,甚至學的比他們還厲害。
看到電視上播出的采訪記錄,不少人都有點錯愕。
啊這,以前也不是沒有廚師公開自己的烹飪秘訣,但是都是看過就完,頂多就是有人家裡做菜學習一下,真的當商品賣的太少了。
而顧白,他們發現顧白每道出了教程的菜,都被人現學現賣了。
不光是皮蛋瘦肉粥,饅頭這類他們熟悉的,還有玉米排骨湯,居然也成了一些餐館飯店的美味湯品,更被提其他的菜了。
顧白看到這段采訪,唇角抽了抽,他終於知道他那日漸增長的點數到底是怎麼來的了。
顧白之前出教程確實是衝著點數去的,但是他沒有想到點數增長的速度那麼快,就關注了一下點數的來源,發現了好些熟悉的名字,當時他就奇怪,怎麼這麼多人天天做他的菜,不膩嗎?
現在明白了,原來都是自己做了自己吃的老板。
節目繼續播放下去就到了顧白製作涼皮的過程了,原本還陷入震驚中的觀眾,一個個的都支棱了起來,專注的看顧白操作,學習時間到了。
家裡的老人看到年輕人都這麼專注,都有點反應不過來,這孩子平時不是最不喜歡看這些的嗎?怎麼今天就看的這麼認真。
一個節目看完,家裡的麵粉就遭殃了,大家都紛紛想試試看自己做涼皮,因為顧白做起來實在是太簡單了。大不了麵筋就不要了。
一些對自己廚藝信任的人,尤其是之前做饅頭成功,還是要了麵筋,畢竟涼皮裡不加麵筋不好吃啊。
至於自覺無能為力的,就乾脆用麵粉和小麥澱粉調出麵漿來做涼皮,隻是他們的動作大部分都很生疏,畢竟這又一樣新鮮的小吃。
家裡的老人看不過眼了,紛紛接手,或者過來幫忙,然後年輕人們就發現自家老人的廚藝真的是很不錯,比起他們的笨手笨腳來,不知道流利了多少。
林澤鬱猝的看著節目,神情難過,他發現他的工作被彆人偷走了。
本來顧白出教程的話是會來找他的,結果現在有節目在這,顧白都不用找他了,不管是拍攝,還是後期,都有節目組的人接手,這讓林澤很難接受。
節目播出完畢,節目組本來以為這次的節目和之前畫風不一樣,收視率會降低不少,或者說就算開頭觀眾好奇,後麵收視率也會掉。
然而他們都做好了收視率下降的準備,結果收視率一出來,所有人都愣住了。
什麼鬼,開頭是掉了點,但是後期居然直線上升。
不是,說直線上升的話可能是有點誇張,但可以說致富欄目這麼多期下來,還是頭一次收視率這麼高。
這還沒有加上用電腦手機收看的點擊率,單單隻是電視的收視率。
節目組不知道的是,本來不少人都是用手機或者電腦看,因為更方便,開電視的話就有點麻煩,但是手機看了一會,總感覺看的不夠過癮,就直接用大屏電視看,可以看到更多的詳細細節。
畢竟美食節目,用手機電腦看和電視看,那感覺是真的很不一樣。
看完節目,不少人都饞的嘩嘩的,有點動手能力的,都自己去做涼皮了,沒有動手能力的,紛紛選擇外出覓食。
這一覓食,不少網友都紛紛到網上吐槽。
【我看顧白的涼皮教程,看得饞的不行,我就出來吃涼皮,平時外麵涼皮攤子到處都是,尤其是都下午了,早就出攤了,結果今天出門一個都沒有遇到】
【我也是,平時在學校門口開著的涼皮攤子也不在了,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最後隻能去吃另外一家,做的又不好吃,要不是我看的太饞了,我才不吃】
【我這邊也是,怎麼你們那邊的涼皮攤子也沒了,這是什麼情況啊,難道是有什麼事發生】
【我當時差點都以為是有城管來趕走了,結果彆的攤子都出來了,就涼皮攤子沒看到】
本來網友隻是隨口一吐槽,結果發現不少涼皮攤子都不見了,頓時迷惑起來,甚至紛紛大開腦洞,猜測起來這些攤子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倒沒有網友說的這麼誇張,並不是所有的涼皮攤子都不見了,隻是有些沒了,有些還有,但是找到涼皮攤子的網友就不會到網上來說,而沒找到的才會覺得稀奇,到網上說一嘴,就顯得顧白的影響力很大。
然後有人發了一個視頻,解開了謎團。
視頻中是一個涼皮小攤,攤主拿著手機在看,不知道是在看什麼,連顧客喊了他幾聲都沒有反應過來,最後拍視頻的網友實在是好奇,就湊到他身邊去看,然後發現他在看顧白製作涼皮的教程。
【這就是真相嗎?】
【仿佛受到了衝擊,不是,顧白的影響力居然有這麼大嗎?】
【今天是愚人節嗎?這視頻是不是p的】
【等下,我好像可以分析一下啊,就是我問了下我這邊的一個涼皮攤主,他們這邊對顧白也挺尊重的,顧白發的那些教程,他們都跟著學過,隻可惜學的不如彆人好,然後沒什麼生意,才改做涼皮,結果顧白發了個涼皮的教程,不得專心學習下】
【這是不是誰學的越好,到時候生意就越好了】
【恍然大悟,這麼一想仿佛也能理解了】
【我就想知道,這些攤主什麼時候能學會啊,學會了做出來的味道會有多大的提高】
【你不說還好,一說,我也有點期待了,我明天去吃吃看,看下味道到底怎麼樣】
原本對涼皮都不感興趣的網友都突然來了興趣,這不是單純的吃飯,而是一種找寶貝的樂趣。
而現實中,已經有不少攤主跟著顧白的教程做起來了,畢竟現在要是做的不好吃,那可能就要沒有生意了。
以前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你的也不會比我好吃到哪裡去,但是他們可是親眼見證過顧白粥和饅頭的威力,自然不敢小看。
雖然顧白說去買市麵上的涼皮也可以,但是要真的沒有影響,那顧白乾嘛不去買呢,這肯定是有影響的。
熬了一個夜,把涼皮麵筋,蒜水醋汁辣椒油,黃瓜絲豆芽都弄好了,不少攤主都推著攤子出來了。
方國東也是其中一個攤主,他也是跟著顧白學習了,他本來做涼皮就不錯,加上學習能力強,這一晚上總算是學會了。
昨天下午收攤的早,他今天早早就出來,想要挽回下昨天的損失。
這涼皮生意也就早上這段時間和傍晚的一段時間好,中午雖然人也要吃飯,但是太熱了,都不太情願出門。
方國東看著人流,分外的希望對方能過來買份涼皮吃,雖說涼皮這東西可以放會,但是一天沒有賣出去的話,那也不好再吃了。
這新準備的食材錢沒少花,精力也沒有少花,要是賺不到錢,那就虧大了。
方國東看到幾個年輕的女孩子,對方正左顧右盼,顯然是在找什麼的樣子,說不定就是在找吃的,他忍不住喊了句:“小姑娘,吃涼皮不,五塊錢一碗,酸辣可口,好吃的不得了。”
他想了想,想到彆人說的顧白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挺大,又加了一句:“我這是學的顧白的方子。”
本來幾個女孩子還不太感興趣的樣子,聽到他的話就湊了過來,方國東注意到其中一個小姑娘手上還端著一碗涼皮。
“老板,你昨天沒有出攤,真的是去學顧白做涼皮了?”幾人一過來,其中一個好像認識方國東,問道。
方國東愣了下,才發現其中一個女孩子是經常來他這裡吃涼皮的,點了點頭。
幾人對視一眼,都感覺有點不可思議,雖然昨天網上不少人都這麼說,但是她們都覺得有點過於誇張了,沒想到還居然是真的。
“老板,你這涼皮做的真更好吃了嗎?”女孩好奇的問。
這一下可問住了方國東,說實話,他來的匆忙,自己都沒有吃。
“我這還沒有吃過,不過每種料都試了下,味道很好。”方國東回道。
“那先來一碗涼皮。”熟悉的女孩說道。
這畢竟是新方法,萬一做的不好吃,那買多了豈不是慘了。
方國東很快就拌好了一份酸辣爽口的涼皮,送到對方手上,女孩付錢後吃了一口,其他幾人都問她味道怎麼樣,然而沒有等到對方的回答,反而是看到對方又狠扒了幾口涼皮吃了起來。
“有這麼好吃嗎?給我吃點?”
“誒,讓我吃點看看。”
“不是,你們自己買,超級好吃,比剛才買的好吃多了。”
“老板,給我一份。”
“我也要,我的多放辣,多放麵筋啊。”
“我也要一份。”
剛才吃涼皮的女孩吃著吃著也忍不住喊了一句:“老板,給我再來一份,多加麵筋豆芽辣椒油,不行的話我補錢。”
學沒學過顧白教程之間的差距是比較大的,哪怕一開始的時候,顧客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可是隻要稍微多吃幾家,就會發現有家涼皮味道很好,有家涼皮味道也不錯,就是差了一點,有家的味道就完全不行。
味道不行的那家就很快沒有生意了,要麼選擇轉行,要麼就跟著一起進步,想不進步都難。
有些店家在賺錢之後也想過壓縮成本,畢竟雖說現在的成本不高,但是比起之前來,那成本還是不算低,隻是他們想壓縮,也要能找到適合的改進辦法。
不管是試圖把食材的質量降低,或者是想些彆的方法,他們的改動都比較失敗,一改就發現涼皮的味道不如之前,這樣的品質要是拿去和其他人競爭,大概就是要失敗了。
顧白出教程的時候沒想太多,怎麼也不會想到他的教程太詳細細致,居然會間接讓一些黑心商想偷工減料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