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第二十六章。(2 / 2)

說到最後,舒家三外婆加了一句重的,看似打趣著說,實則是在幫舒穎下決心,以促成這件事。

舒穎想起舒軼那坐不住的樣子,忍不住笑了,應了下來:“我先跟他爹說一下。”不出意外再答應。

顧名年前請假到現在,一是為了顧思考試,二是他胃有些不好,在調養著。

現在顧思中了童生,顧名覺得自己再去驛站有點不太好,落兒子麵子,已經想辭了這差事另找。

“讓他一起住進來,要是嫌驛站遠了,讓你三叔給他另找一個輕鬆錢多的。”舒家三外婆接口。

其實這一年多也有其他的活計,隻是顧名一覺得不太好麻煩親戚,二覺得驛站裡往來貴人,多有打賞,一月下來少了能有五六兩銀子,多了也能有八兩九兩,不想換。

這話讓舒穎非常心動,她也不想顧名太累,答應下來。

顧家曾祖父和顧名見過舒穎三娘後,就在舒家前廳裡待著。

舒家三外公去上值,兒子不在,孫子上學,兩個大男人沒事,也不好與彆家女人坐一起聊天,自然單獨在一起。

他們說的也是顧思明年院試的事,顧名的意思和舒穎一樣,怕顧思累著了,不想顧思明天去考。

顧家曾祖父卻覺得,人是有一定氣運的,氣運來時,做什麼事都容易,要是氣運過了,做什麼都難,要趁機好好學,明年去考。

顧思也在旁邊接口:“我想去考。”趁他曾祖父還活著,萬一要是考上了,就能讓他不留遺憾了。

可惜顧名不信氣運這東西:“還是多學幾年學紮實了再去考,更容易中了一些。”

顧家曾祖父終於想起這個孫子有時候倔強的很,變通道:“算了,咱們在這裡說管什麼用,看蘇貢生到時候怎麼說,他不讓下場,咱們想去也不行。”

夫子的話必須得聽,顧名這才點頭。

舒家三外公中午的時候回來了,飯後,聽他們問發案後買什麼禮物拜訪知府,就笑了:“還買什麼啊,我家裡有呢,直接帶兩份過去,保準喜歡。”

顧名怎麼好意思,最後在舒家三外公勸說下,還是同意了。

顧思進去找他娘去了。

顧家曾祖父詢問:“你看明年讓顧思去考院試嗎?”他知道答案,不過是問給顧名聽。

舒家三外公可不信他不懂這個,就明白肯定是顧名年齡輕不懂世故,故意有些意外的問:“怎麼不去!每次的學政不一樣,對於文章的偏好也不一樣,錯過這

個這輩子就不會再遇到他了,可萬一隻有他欣賞你的文章呢?”

這點直擊顧名內心,輕易就動搖了他的想法:“會不會太小了?”

舒家三外公早看出這個侄女婿沒有強烈的進取心和功名心,不然就不會這樣問了,失笑道:“求功名的事,哪裡會嫌年齡小?大家都巴不得小呢。你不知道,江浙一帶文風極盛,多的是十一二歲的秀才,人家孩子三四歲就開蒙,哪裡像我們這邊,很多都六七歲才開始學。”

說起這個,舒家三外公就感歎了起來:“咱們北方文風不興,彆說是個狀元了,連進士都少得很。”

“那咱們漢中府上有幾個進士?”顧名好奇問,這種事離他們太過,平時不關注。

“隻有五個,一個都不是咱們西鄉縣的。”舒家三外公有些惋惜的回答。

顧名也沒有算過,不知道這個數字少得很,隻覺得進士果真金貴難得,恭維道:“要是三叔您沒去考,你要去考肯定能中舉人進士。”

顧名這一年多經常來舒家,知道舒家三外公都當爺爺了還在學習,時常寫文章,就是忙,沒有時間離開一兩個月跑去鄉試。

顧家曾祖父暗瞪了顧名一眼,舒家三外公倒是沒生氣,大方的笑道:“當了錢穀師爺,可就沒法去考進士嘍!”

錢穀師爺和刑名師爺被稱為衙門裡的佐貳官,佐貳官沒有資格考進士。

顧名還真不知道這件事,有些尷尬,正不知道說什麼好,恰好舒穎在外叫他,他連忙道了歉,飛快出去了。

舒穎是顧思叫來了。

他爹一走,顧思就拿出了那封信;“昨天晚上參加完知府辦的終場酒,遇到咱們縣裡的父母官,他讓我給您帶一封信。”

顧思小心的觀察著他三外公的神色,深怕自己做了錯事。

顧家三外公笑著接過,裝起來,也再沒提這件事,說讓人保密什麼的,看著像是一件簡單的事。

顧思還是不放心,不好問怎麼回事,就試探道:“我以後遇到這種情況,是不是應該拒絕?”

舒家三外公失笑:“巧合而己,你能有幾次機會遇到這種事?”

顧思可不信這是巧合,大人不想他知道,他也隻能拋開不管,順便問起彆的:“我這次考的好,要多謝先生教導,端午節禮可得買重一點,不知道咱們府上這裡的人家都買些什麼?有沒有什麼必須要買的。”

學館裡去年沒人下場,他隻忙著讀書,在府裡住了一年多,卻不懂這些,就怕有不成文的規定,沒辦好事。古人對於老師的敬重,是現代人沒發想象的。

舒家三外公收了笑,認真道:“那你就弄錯了一件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