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章 嘴炮愛國(2 / 2)

大明英華 空穀流韻 3128 字 2024-03-27

“半夜來找我?”始終冷臉看著這些帝國“棟梁”賣力表演的鄭海珠,突然開口道,“這位官人,戚少保打倭寇,豐臣秀吉打朝鮮,那都是哪一年和哪一年的事了?聽你的意思,是巴不得當年奮勇殺敵、以身殉職的軍士們,這麼多年過去了,都還沒投胎?都還在做孤魂野鬼?”

那人一噎,很快梗著脖子斥道:“你少抖落這些詭辯的伎倆,本官的意思,是讓你摸摸自己的良心還在不在。”

“我的良心當然在,”鄭海珠正色道,“不但良心在,腦子也在。寧波爭貢的血案,我會不知道嗎?那麼我倒要請教諸公,日本人自己內訌豁了邊,拿我大明無辜百姓出氣的時候,寧波府分明是我國的治下,衛所呢?營兵呢?巡檢司呢?都死光了嗎?還是雖生猶死、不過是一群不敢保護百姓的懦夫?”

“我再問諸公,當初太祖爺和永樂爺的時候,蒙古人戰力尚在,我們大明能保北疆安寧,是縮在南京、仰仗你們這樣將北元祖宗十八代都罵個遍,還是靠駐軍九邊、武力震懾得虜兵不敢犯闋?”

“鄭氏,你少東拉西扯的。”今日領了男主角色、正演得酣暢淋漓的樊宏,出聲喝止。

鄭海珠轉回頭盯著他,譏誚地笑道:“樊觀政,好,我不東拉西扯,我倒是此刻就想扯下你外頭這件袍子,給眾位老爺說說你的身價。你的布袍裹得再嚴實,裡頭的中衣領子,可還是露出來了。那是上好的湖州寺綾,何況還費心織入八達通錦的紋樣。還有你的鞋,你珵帶上掛著的玩賞物件兒,你頭上那頂工藝不俗的網冠。樊觀政,你從頭到腳這身行頭,起碼值五十兩銀子,抵得上一隊為國戍邊的鴛鴦陣軍士半年的軍餉。”

樊宏沒有立刻琢磨明白眼前婦人的出招路數,還以為她要攻訐自家是什麼貪蠹門第,不由傲然道:“鄭氏,本官家中,累代營田養蠶,本官的吃穿用度,都來得光明正大。”

鄭海珠衝他搖搖頭,開始指名道姓,眸光卻轉了悲憫之意:“樊宏,你家光明正大地,就能發財,就能讓你讀書考進士,就能讓你頂著幾十兩銀子的行頭,坐在堂堂吏部衙門裡觀政。可是,我大明的營兵、衛兵,還有巡檢司的弓兵,他們再是光明正大地恪儘職守,仍不能按時拿餉;我大明的戶部,再是兢兢業業地開源節流,仍不能湊夠軍餉。所以你來告訴我,軍餉從哪裡來?從你身上扒下來嗎?倭國人的銀子,不是銀子嗎?賺倭人的銀子,令我大明將士能豐衣足食,軍力既強,國境和百姓必有護佑,甭管倭人還是紅毛還是弗朗基人,亦或是遼東的韃子、草原的北虜,又何懼哉?”

鄭海珠原本已經估摸到,今日是東林中的激進派要讓自己難堪,心緒並不激動,此刻說著說著,想到曆史上晚明的這些熱衷黨爭的嘴炮文官群體,再思及前朝為了給大明搞錢而鞠躬儘瘁、死後卻被惡劣對待的張居正,一時之間,也覺得氣血上湧,喉頭甜腥。

“為了給朝廷多弄些銀子,是挖了你們祖墳了,還是奪了你們飯碗了,竟至於令你們如此不顧起碼的斯文禮儀、恨不得當街用唾沫淹死我!”

“鄭員外,氣順一順,不至於,不至於。”

人群外,楊漣的聲音響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