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章 東李娘娘與張嫣(2 / 2)

大明英華 空穀流韻 3456 字 2024-03-27

東李娘娘內心讚賞鄭氏懂規矩、心細如發,此刻見鄭氏在乾清宮奏對完畢,還曉得特意來給自己請安,越發一改向來在內廷的清冷端莊作派,滿麵和煦,與鄭海珠褒獎一番兩位鬆江女先生。

鄭海珠帶著兩個女弟子謝恩後,望一眼陪坐在東李身邊的寧德公主,以及侍讀的英國公家幾位小姐,向東李娘娘恭敬道:“承蒙娘娘看得上她們。鬆江那邊,每一茬女學生裡,人才俊秀的還真不少,有些膽子大,幾何也好,就去營兵裡給火器炮組當算手,有些性子內秀,長於詩書音律,做女先生是頂好的出路……”

鑼鼓聽音,明敏的東李娘娘,一聽便曉得鄭海珠的下文是啥。

恰她家中也有叔伯輩中過舉人的,父親又重視她與妹妹的開蒙,東李家的書香氣,與西李娘娘的市儈家風,簡直天淵之彆。

東李遂在凝眸思忖後,爽朗道:“鄭氏,上梁正,則下梁不歪。你學堂裡的人,本宮放心。”

她側頭,慈藹地叮嚀英國公家的兩位張小姐:“你們今日回去,與令堂說,本宮請她來賞花,順便敘一敘開設張氏女學的事宜。”

英國公是大明一等一的勳貴,現任英國公夫人一品誥命,有東李與張夫人這內外廷兩位命婦的支持,鄭海珠喜上眉梢。

女孩入學、成集體地接受教育,是她在這個帝國的實驗規劃之一。但教育理念的改革,往往不能如政權的更迭那樣,產生自激烈的摧枯拉朽式的革命。

從南方平民學校畢業的女教師,能先為國朝勳貴的後代上課,慢慢地、自上而下地改變“女子被禁錮於閨塾後宅”的沉屙觀念,不失為一個辦法。

卻聽英國公的長孫女張薇,毫無瑟縮地對李、鄭兩位本就親近的成年婦人道:“娘娘,鄭師傅,去歲臘月,張嫣姐姐就有這般念頭,還想與娘娘請個示下,做張氏女學的山長來著。隻是,她現在可做不成咯。”

“張……嫣……”鄭海珠再次聽到這個半年前就入過耳的名字,心電閃動,隻麵上不顯,略帶困惑地囁嚅著。

張薇莞爾道:“鄭師傅忘記了麼?我和張茵與你講過,嫣兒姐姐,是我們族中的大才女,雖住在河南府,詩名文采,各處張氏都曉得。”

“哦?那什麼叫‘她做不成女學山長?是說親了麼?”鄭海珠明知故問。

東李娘娘哪裡知道座下的婦人有上帝視角,隻微笑著解釋:“鄭師傅,你剛回京,想來還不曉得,萬歲爺和禮部定了,皇長子今歲大婚。是以,開春後,各府都在遴選閨秀。張家這位小才女,自是在河南府上報名錄中。”

鄭海珠聞言,心道,明代皇後皆從平民小戶選出,看來到了目下的年份,也不儘然。英國公張氏的遠親,依然可以入選。

或許,前有萬曆帝母親李貴妃家給邊軍的劣質棉甲案例,今有泰昌帝李選侍家的貪得無厭,終究令天子和文臣集團,開始意識到,國丈國舅的素質堪憂,帶來的後患,並不遜於勳貴世家成為外戚的危險。

那麼,如此看來,這位頗受家族認可、又對女學很感興趣的少女張嫣,多半就是曆史上朱由校的張皇後了。

鄭海珠略坐片刻,立在閣子外的曹化淳,就貼心地來提醒,鄭師傅領了聖意,還須去文華殿瞧瞧兩位皇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