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 161 章(2 / 2)

“是真不知,還是不想說?”梁帝似笑非笑地望著他,“朕看你寫的故事裡,那梅先生哪裡是個落魄教書先生,無論是品性也好能力也罷,一看就是未來的文壇大儒,一代名相啊。都說文人喜歡借詩言誌,怎麼現在朕給你這個機會,你卻避之不及了呢?”

這話說的刁鑽,就連景星闌都不禁為喬鏡抹了一把汗。可他雖然心裡焦急,卻也知道這個時候自己不宜出聲插/入兩人的談話,否則維護的意味就太明顯了,反而會惹得梁帝不高興。

表麵上,男人隻是沉默地斂著眉,神色平靜,但那隻緊捏著筷子的泛白手指卻暴露了他真實的內心。

桌上一時安靜下來。

就連站在梁帝身後的貼身太監都為喬鏡捏了一把汗,但喬鏡卻並未沉默太久,而是不卑不亢地淡淡道:“文人的確有借詩言誌這一說,但陛下特意把我從鄉下喊過來,恐怕不是想聽我說了什麼,而是被草民這個故事觸動到了心裡的念頭了吧?”

梁帝盯著他瞧了一會兒,忽然撐著下巴,哈哈大笑起來。

“有意思,”他笑著對景星闌說,“還真跟書上說的一樣,天底下的奇人都喜歡貓在深山老林裡隱居,還個個都有一副怪脾氣。”

他搖了搖頭,嘖嘖感歎道:“朕就說呢,你怎麼最近突然說著要在京郊小住,果然有貓膩。”

景星闌也勾起唇角:“哪裡,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梁帝笑了一會兒,正色對喬鏡道:“朕能從文字中看出來,你和那些賣肉乾給和尚的混賬家夥們不一樣。不知你是否有入朝為官的想法?”

把他和那些人對比,喬鏡一時不知梁帝究竟是在誇他還是在貶他。但既然梁帝都主動開口邀請了,喬鏡若是答應的話,他未來在大梁起碼也是個天子近臣的級彆。

可惜,喬鏡現在滿腦子想著的,都是自己到底該怎麼委婉地拒絕梁帝的邀請。

但或許是他糾結的表情太明顯,梁帝已經明白了喬鏡的想法,他笑了笑,也沒有繼續堅持,畢竟方才的邀請也隻是他一時心血來潮,按道理是不符合朝中規矩的。

“若是不願的話就算了,讓朕看看後麵幾章的書稿,這個總可以吧?”

“當然。”喬鏡鬆了一口氣,把隨身攜帶的書稿雙手遞過去。

但梁帝才一接過來,捏了捏手中紙張的厚度,就情不自禁地皺起了眉頭。

“這麼薄?”他納悶道,“我聽說你已經存了起碼六七日的稿子了,怎麼才寫這麼點?”

喬鏡:“…………”

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他居然會被一國之君當麵催更。

甚至還嫌棄他文章寫得短小。

這份侮辱有些大,他睜大了眼睛,在身旁景星闌的憋笑聲中努力辯解道:“草民近來有些卡文,幾度刪減,精益求精……”

“這裡麵怎麼還夾了幾張隨筆?”梁帝不理會他的解釋,低著頭隻顧看,沒兩下就翻到了幾張一看就不是書稿的內容,頓時眉頭皺得更緊了,“好哇,你這可是欺君之罪!”

他半開玩笑地說道。

喬鏡磕磕巴巴道:“這,這個是臨走時太急,一沒注意就夾在裡麵一起帶來了。”

梁帝沒看過癮,人也沒撈到,自然心有不滿。

本來想著板起臉嚇唬嚇唬喬鏡,可景星闌又在旁邊,梁帝一看他專注地盯著身旁青年的含笑眼神,就知道自己沒法繼續逗這年輕人玩了。

他在心裡暗歎一聲藍顏禍水,皇弟真是被迷的不輕,乾脆耐下性子,順便把那幾張隨筆也一起給看了。

這些隨筆都是喬鏡寫著玩的,內容全都是他在劉家村的所見所聞,還夾雜著一些對田裡秧苗的觀察記錄。喬鏡自己覺得寫得挺枯燥的,比起隨筆來說倒是更像記錄和日誌,什麼今天天氣如何啦,劉家村人如何采茶炒茶啦,小院裡的牽牛花花苞又長出來幾個小米粒啦……總之,都是些零零碎碎的小事,當成閒聊的話題人家都會嫌你囉嗦的那種。

大約是感受到了摸魚的快樂,他還在隨筆中用大篇幅詳細描寫了景星闌做的那些農家美食:

醃製好的鴨腿肉肉質肥美緊實,絲縷分明,最適宜配上自釀的米酒,飯前稍蒸一下,滿院鹹香,饞的村裡的幾隻貓狗都蹲在院外不肯離開;噴香的金黃鍋巴切成小塊,還可以適當撒上一些孜然和辣椒麵,哢嚓一口,又脆又上頭;還有流黃的鹹鴨蛋配上煮得稀爛、米粒入口即化的熱騰騰白粥,再來點清脆爽口的紅油竹筍……

正所謂對於種田美食文的喜愛是刻在每一個農耕文明人骨子裡的基因,梁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日常吃的都是尋常人一輩子也沒見過的珍饈,卻也免不了被這些惟妙惟肖的美食描寫所吸引。

或者更確切的說,比起單純對美食的渴望,這更是久居深宮的梁帝對喬鏡筆下愜意自由的田園生活產生的憧憬和向往。

可正當梁帝看得入迷,想要翻下一頁的時候,他卻發現,自己的手中空空如也。

沒了。

看完了。

——多麼寂寞如雪的三個字。

說實話,很難用言語表達出梁帝此時複雜的心情。他抬起頭,深深地看了喬鏡一眼,問道:“你這隨筆,還打算繼續寫下去嗎?”

喬鏡不明所以地點了點頭:“應該會的吧?”

他說完這句話後,才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那天地裡的那些青苗被劉十一壓壞了不少,但在來的路上,他還沒來得及把這件事告訴景星闌。

“記得多寫點,朕要看。”梁帝不知道他的思緒已經放飛到了九霄雲外,接著說道,“到時候寫完了就讓暗衛送過來,也免得你們來回跑了……等一下。”他摸著下巴沉思起來,“朕是不是許久都沒有出過大梁城了?正好朕最近身子疲乏,去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休養一段時間也不錯。”

聞言,景星闌臉上的笑容瞬間一僵。

要是梁帝來了,那他們還過什麼二人世界?

他忙出聲勸道:“皇兄,貿然離京太危險了,還是三思吧。”

隨行的太監也勸道:“陛下,您是萬金之軀,不能輕易犯險啊。雖離京城不遠,但這窮鄉僻壤的,萬一有刺客怎麼辦?”

“你說的也對。”梁帝點點頭,“以朕的身份,確實挺危險的。”

大梁雖然威名在外,戰無不勝,但也和周邊的很多小國結下了梁子。不少因為大梁戍邊軍被迫流亡在外的王子皇孫對梁帝是恨之入骨,甚至不惜花重金聘請刺客進京刺殺。自梁帝登基以來,光是禦膳房和太醫院就已經抓到了好幾個奸細叛徒,更彆提其他地方了。

但還不等景星闌鬆口氣,梁帝又道:“朕若是微服私訪的話,這樣就安全許多了吧?正好可以用這種方法清理一下身邊有二心的家夥,朕就不信這麼好的機會,他們還能忍住。”

景星闌:“…………”

您擱這兒釣魚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