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第177章(1 / 2)

今天的將軍府特彆熱鬨,不管是內院還是外院,都掛著紅燈籠,下人還時而放幾個爆竹,令雲襄縣的百姓都好奇將軍府在乾什麼?甚至很多小朋友都在外麵看著。

爆竹是硫磺礦和硝石礦被發現的時候,楊海燕請老師傅做的,做了不少,碰到特殊的日子,過年過節的,都可以放一下,還特彆有意思。

雲襄縣的百姓對才來四五個月的將軍府雖然不了解,但是印象還是很好的。首先,將軍解決了城牆和獸山的問題,令他們不用擔心寒冬會有猛獸出沒。

其次,將軍府招了士兵,軍營田地招了管事,將軍府還收糧食,且收糧食的時候,銀子是從來不拖欠的,對於這點,老百姓最是高興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將軍府不魚肉百姓。對老百姓來說,最怕的就是一個高官來到當地,結果這個高官欺壓百姓,弄的整個縣城烏煙瘴氣的。可是這四五個月下來,大家都知道將軍府不是這樣的,所以能不高興嗎?

將軍府雖然熱鬨,但是府裡的客人也不多。秦家在雲襄縣本來就沒親戚,所請的也不過是縣衙的幾人。而主角之一的杜科又是京城人,在這裡就更加沒有親戚了,所以,將軍府的人才不多。

不過,人少,招待起來就省事了。

內院裡,楊海燕招待著楊縣令太太、呂太太、楊校尉太太,秦奶奶、秦母還有秦三嬸也在,秦思芽帶著秦秋芽招待著小娘子們,小娘子有楊縣令的女兒和孟秋。

而秦守成也沒有閒著,他帶著牛蛋和昆大鷹招待呂大偉、呂小偉、楊校尉家的兒子、楊縣令家的兒子,他們都是學院裡的同窗,都非常的熟悉。

而秦守業則被秦放帶在了身邊,作為軍營的賬房,接觸更多的人,擴大他的眼界,對秦守業來說也是好事。

魏霆首先起身:“今日乃是杜大人和秦將軍的喜事,咱們敬杜大人和秦將軍。”

隨著魏霆的話落,沈禮賢、楊縣令、柏縣丞、宋主簿也紛紛站起來:“敬杜大人和秦將軍。”

楊縣令真是感歎萬千,在秦放來之前,他還在想,秦放一介寒門子弟,是如何得到今日的成就,而今來了這場拜師宴,他才知道,秦放背後的人竟然是兵部侍郎杜科杜大人,要知道杜大人可是皇上的心腹。

果然啊,拜對老師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秦放這個人,他不能得罪,更應該好好的交往。

當然,楊縣令也沒有想依靠秦放、巴結秦放,然後升官發財的意思。以他的身份,守著雲襄縣,圖個安穩的日子就算了。如果湊到皇上麵前,說不準因為楊家的事情,皇上尋個錯處就把他發落了。也好在秦放上任到雲襄縣這段時間,他和秦放相處的還是挺好的。

杜科起身,他平日裡極少碰酒,今日高興,自然也要喝上幾杯。“既如此,老夫就多謝幾位賞臉了,大家入官場已久,比秦放這個初入官場的小子有見識,以後秦放還要各位多多照應。”

說起來,秦放真正入官場的也不過是三個月,從今年正式被封為武德將軍開始。之前一直在軍營裡,不算入官場。

魏霆道:“杜大人客氣了。”

沈禮賢也道:“可不是,秦將軍乃是杜大人的弟子,指不定還要秦將軍照應我們。”

楊縣令笑聽著他們調侃,這裡沒有他說話的份。

杜科是個不喜歡同彆人廢話的人,客氣的說了場麵話之後,就說起了正事:“本官這次來雲襄縣,是有皇命在身的,今日楊大人既然來了,本官就說說皇命的事情……”

男賓這邊談起了正事,女賓那邊倒是閒話家常。

楊縣令太太的目光多次停在秦秋芽身上,方才楊海燕介紹過,這是秦放的堂妹,秦家三房的獨女,今年十三歲。楊太太本就是聰明的人,秦放能把秦家的人都接來,可見他對家裡隔房的叔叔也是尊敬的,也有提拔的意思,所以對於秦秋芽,她自然也就高看了一眼。

而且,這姑娘斯斯文文,雖然有些小家子氣,性格內向,但剛從農村來出來,這種性格也是能理解,過上一段時間,自然是會改過來的。即便沒有改過來,她也覺得這種性格不是個事兒。

想到這裡,楊縣令太太道:“鄉君,秋芽姑娘可是說親了沒有?”

在場的都不是傻子,這話是什麼意思誰都聽得懂。

秦三嬸心裡一緊,可是她嘴巴笨,不知道怎麼說。因此,她隻能看著楊海燕。

楊海燕笑了笑道:“還沒有,秋芽今年才十三歲,按著家裡的意思,一共也才三個妹妹,如今大妹已經成親了,剩下的兩個妹妹了想多留幾年。不過,好姑娘不怕挑,好郎君卻是提早被挑了。所以,如果有碰到好的郎君,也是可以先相看起來的。”

早點相看,也能多接觸接觸,把人看的徹底一點。

楊縣令太太道:“可不是,就是這個理。”

楊校尉太太和呂太太也陪笑著,她們對秦秋芽是沒有想法的,楊校尉家的兒子今年才十歲,呂大偉和呂小偉是雙胞胎,今年才九歲。如果要說有想法,和秦思芽倒是有可能。

也許是楊縣令太太提到了秦秋芽的婚事,她們都不約而同的想起了秦思芽。姑娘比哥兒大個一兩歲沒什麼,相反,女人年紀稍大些,生孩子也好,所以,她們倒是都打起了秦思芽的主意。不過,兩人也沒有表現出來。

而楊縣令太太對秦秋芽也就提了一嘴,之後也沒有提起。不過大家心裡也有數,提了一嘴,就是有接下來的意思,隻不過明麵上沒說。

等晚宴散了之後,大家各自回去了。

楊縣令太太和楊縣令坐在回去的馬車上,楊縣令太太道:“今日女眷那邊,我見到了秦將軍的家人,可都是些實實在在的人,看著都麵善,極好相處。”

楊縣令挑眉:“你怎的跟我說起了這些?”這女眷的事情,同他何乾?

楊縣令太太道:“秦將軍家人口簡單,且都是老實人家,他家中有一堂妹,今年十三歲,準備說親了。”

楊縣令聽了,沉思了一下:“你是要給我兒和秦將軍的堂妹說親?”

楊縣令太太道:“我兒今年十五了,且你也不準備讓他考科舉,雖說你現在可以庇佑他,但到底……我想為他找一房善良樸實,有能成為他靠山的嶽家。其實,秦將軍嫡親的妹妹最是合適,雖然今年隻有十歲,但我兒等一等也無妨。可我們家中這樣的情況,秦將軍定然是不會把嫡親的妹妹嫁到我們家的,所以,我們退一步,選秦將軍的堂妹,你覺得如何?”

楊縣令沉默了。其實,他是希望兒子考科舉的,他進士出身,自然也希望兒子能考上進士。可是為了兒子的安全,為了楊家的安全,隻能委屈兒子了。楊家人目前不好到皇上麵前路麵,最好是距離京城越遠越好。所以,兒子最大的成就,隻能止步於秀才了。考個秀才,至少在雲襄縣這一畝三分地,哪怕將來他去了,兒子也有個臉麵在這裡過下去。

他們楊家人要想再科舉,隻能是三代後了。

但他妻子說到了秦家的婚事上,他也有些意動。秦家如今正在雄起,如果兒子和秦將軍的堂妹定了親,秦將軍又是杜大人的學生,那兒子是不是……可以科舉了?將來就算有人拿楊太傅家的事情說事,有杜大人和秦將軍做兒子的後盾,應該也沒事。

楊縣令太太見楊縣令沉默,便知道他在想了。當娘的,怎麼能不為兒子考慮一二呢?

且不說楊縣令家心動這件事,就是楊海燕洗了澡,和秦放一起躺在床上,也提起了這件事:“相公,今日楊太太於我說起了秋芽的親事,楊縣令雖然不錯,楊太太也不是那等難相處的人,但如果把秋芽嫁到楊家,我是不讚成的。”

秦放一愣:“該不會你想多了吧?也許楊太太想做個媒人。”

楊海燕道:“我也隻是一說。因為奪嫡的事情,楊太傅家被株連,楊縣令家雖然沒事,但是保不準以後會怎樣。”雖然裡沒有提到楊縣令一家,但現在秦放走了官路子,任何會影響到秦放的事情,在能避免的時候,她都想避免。她本來就是楊太傅家出來的,這身份已經夠敏感了。如果秦家和楊家再有其他的關係,那就要當心小人了嘴雜了。

秦放道:“這種事情得三叔和三嬸拿主意,你同他們提一提便是。”

說起三嬸,楊海燕想起了秦母的話:“其實今兒阿母同我提起過,她說三叔三嬸想在你的下屬中,找一個好的小夥子,來配秋芽,你覺得陶山怎麼樣?”

陶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