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四十三回(2 / 2)

“付之東流!”娜仁端起瓊枝捧著的文竹小托盤上的一碗枇杷杏仁銀耳羹擱在炕桌上,輕哼一聲。

太皇太後抬手指指康熙,恨得呀!

康熙緊緊抿著嘴沒笑出聲來,蘇麻喇在旁看得好笑,走過來拉著娜仁在椅子上坐下,“您又和老祖宗生什麼氣,老祖宗什麼性子,您還不知道,嘴裡念叨著您,心裡還是覺得您最好。隻怕太後娘娘都比不過!”

“朕也比不過。”康熙默默道。

太皇太後橫他一眼:“算你有自知之明。”

正說著,有一道清亮的女聲傳進來,卻是太後,她一邊瀟瀟灑灑地走進來,一邊麵帶幽怨:“哎呦呦,原來我竟連娜仁也比不過了。”

在場除太皇太後外的眾人忙向她請安,太後一揮袖,又扶起皇後,斜睨娜仁,“可知道了?我是被你比下去了,這有人把你惹生氣了啊,就拿我來找補,捧一個踩一個,像什麼道理?”

娜仁笑道:“自然是我比您惹人疼的道理。”

她與太後說話一向沒什麼忌諱,這會耍起嘴皮子來也溜,太後隨意與她說笑一回,把這一茬岔過去,自在炕上太皇太後西下首落座了。

康熙與皇後在炕對麵的交椅上各自坐下,娜仁輕哼一聲指揮福安道:“去,給我搬個墩子來。”

“還搬什麼墩子,來,到我身邊坐來。”太後積極地向她招手,樂嗬嗬地道:“可到了我截皇額娘的胡的時候了。”

“去!”太皇太後向娜仁招手,道:“過來吧,老祖宗錯了,日後再不說你絮叨了。來我身邊坐。”

一時宮女捧了茶水果子來,皇後忙親自起身奉與太後並康熙,娜仁也不好在旁邊乾坐著。

太皇太後瞥她一眼,攪攪手裡的湯羹,向皇後和顏悅色地道:“你不要動了,坐著吧,咱們說說話。你勞動著,倒讓人心裡怪不好受的,咱們家也沒有讓媳婦服侍的規矩。”

皇後這才落座,太後道:“皇後總是這麼講規矩,說一百次也沒有遵從放鬆的。其實規矩又有什麼?不過套在活人身上的罷了。你有這時間,便在這坐會,咱們閒著磨牙幾句。等回了坤寧宮,又是多少的事兒要忙,也沒有鬆一口氣的時間。”

她說起這話來倒是坦坦蕩蕩,太皇太後微覺觸動,想起些陳年往事來,心裡大不樂業。娜仁察覺出來,椅過去笑問道:“今日這羹熬得如何?卻是兌了桂花蜜的,滋味比往日隻放霜糖的更要好上不少。”

太皇太後神情微微緩和,笑著點頭:“不錯。”

康熙看出太皇太後的心結在哪裡,見皇後無知無覺的樣子,心中不由輕歎,又說起:“近日開了春兒,宮裡的花開得很不錯,等老祖宗您身子痊愈,便可在禦花園內一擺賞花宴,也可以命外命婦入宮與您同樂,豈不是美事一樁?”

“方才我還說起呢,早些年還會出宮進香,這幾年我身子也不大好,宮裡的事兒也多,便落下了。才與娜仁說話,想起先帝還在時,我也時常帶著烏雲珠與娜仁去嘉福寺進香,倒是想趁著二月二這個熱鬨日子,帶她們逛逛廟會去。”太皇太後笑著提起。

康熙忙道:“老祖宗您有這個興致自然是極好的,隻怕您的身子不好,出宮一趟讓您勞累了,也不知太醫怎麼說。”

“唐彆卿說倒好,出去散散心,比憋悶在宮裡養病來得強。我想他的話,還是準的。”太皇太後早有準備,康熙聽了便道:“那便是一樁美事了……孫兒當日要在西苑宴請王公大臣,想來下晌散了,可以奉老祖宗與皇額娘同遊。”

“可不要你跟著。”太皇太後擺擺手:“我是預備帶著她們兩個微服,帶上你了,陣仗可大了。”

皇後勸道:“出去遊逛遊逛,廟會上也熱鬨,散散心是好的。隻怕微服出去,叫人衝撞了……”

“帶足了侍衛,不過叫他們便衣就是,哪有衝撞的?”太皇太後一揚眉,又對皇後道:“你也不要憋在宮裡,悄悄地少帶幾個人,陣仗少些回你娘家一趟,與阿瑪額娘親熱親熱,不叫禦史知道,沒大事!”

她老人家一擺手豪情萬丈地,皇後也被她說心動了,隻是口中仍道:“把姐妹們撂在宮裡不好……”

太皇太後道:“有甚不好的?隻在禦花園裡擺上戲酒,叫她們自己玩樂,還比你在的愜意呢!”

眼看她是鐵了心要微服出去逛了,康熙隻能放低底線,“朕叫其勒莫格點十幾個手腳利落的人跟著,他也得跟著去,不然朕也不放心,事情上也不方便。”

“要得要得。”太皇太後笑眯眯地點頭,儼然是一副隻要他答應就什麼都好說的樣子。

康熙又歎了口氣,“還是得多些人跟著,廟會上人多噪雜,手腳容易生亂,隻怕有那起子不長眼的,衝撞了。帶幾個太監出去,人家隻以為是宗親,便得避讓些,也震懾震懾。唐百身上有幾分功夫,一定要跟著。”

娜仁小雞啄米似的點頭,太皇太後笑道:“皇帝你就放心吧,這些事情都是輕車熟路的。你和朝臣們西苑好好地樂,我帶著你皇額娘和娜仁出去逛廟會,皇後回娘家與家人齊聚天倫,可不是各有各的去處?你操那麼多的心,仔細著變成小老頭!”

康熙滿臉無語,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應答,隻能點頭稱是,表示受教了。

不過看得出來他對太皇太後帶著太後與娜仁出宮的事兒還是不大放心,下晌到永壽宮用晚膳,還在嘮叨娜仁:“你說老祖宗怎麼想的,擺出陣仗清清靜靜地,去進個香、逛個廟會不好嗎?偏生要搞那勞什子的微服……”

“打住,說得好像你沒微服過似的。”娜仁自力更生給自己添了碗湯,斜他一眼:“你出去浪的時候怎麼沒想那麼多呢?放心吧,我三哥辦事有譜。”

康熙輕歎著道:“隻怕再有譜的人被阿姐你一帶也沒譜了!隻盼皇額娘能多看住老祖宗與你一些。”

娜仁一撇嘴,“你指望太後不如指望我,隻怕出宮了,玩得最歡的就是太後!”

“皇額娘知道阿姐你這麼說她嗎?”康熙忍不住輕笑著搖頭,“你們堂姐妹的事兒,朕是管不了的。”

“知道管不了就被摻和!喝湯!今兒的酸蘿卜老鴨湯燉得好,也是最後一頓了,就這點子酸蘿卜,都入了湯了。”娜仁白他。

康熙聽了,忙動手添湯,連梁九功都沒用上,又歎道:“又得等上秋,才能喝上這湯了。”

娜仁悶頭喝湯,沒心思陪他傷春悲秋。

二月二那日一早,皇後先命人知會各處免了請安,娜仁聽了一笑,坐在妝台前麵對銅鏡打量著,“瓊枝你瞧我這頭發如何?”

“這燕尾頭在宮外是常見的,簪上這珍珠點目的青鸞金釵又華貴些,也叫人知道身份不凡不可冒犯,好看極了。”瓊枝替她簪了發釵,又扶她起來在等身鏡前一照,她今日穿的是一身上襖下裙的兩截衣裳,上身是白綾襖兒、橘紅遍地撒花過膝窄褃褂,下搭柳綠百褶裙,垂芙蓉玉佩,雲鬟輕挽圓髻雍容,耳邊明晃晃的珍珠耳墜子彰顯身份不凡。

就這一身走出去,除了小偷小摸的,沒人敢近身一丈之內。

娜仁未免覺著有些誇張,瓊枝卻道:“就是要這個效果。”烏嬤嬤也道:“要得,穿著這一身,等閒沒人敢衝撞。”又道:“瓊枝今兒穿得這襖兒也好看,福寬你們兩個陪著主子出去,定要處處驚醒小心,彆叫人衝撞了。”

福寬笑著道:“嬤嬤您就放心吧,除了我們,冬葵、唐百都是有功夫在身上的,還有皇上點的侍衛,其勒莫格少爺也跟著,再安全不過了。”

烏嬤嬤這才放心,又取了一件披風與另一身裙褂用包袱包住了叫帶著,前者是提防受寒,後者是防備那一處不仔細臟了衣裳。

瓊枝連忙接著,背在身上,等到了慈寧宮,見太皇太後身邊的福安、太後身邊的阿蘭,都是一樣的預備,不由相視一笑。

皇後出宮前先來向太皇太後與太後磕頭,見眾人都是外頭常見的裝束,便笑了,“老祖宗即使穿著外頭的衣裳,也一看就知道是養尊處優的人,雍容氣度在裡頭呢。”

“偏生你這妮子嘴甜!”太皇太後高興,與她說著話,沒一時有人來回車轎齊備,皇後便帶著貼身的宮女幾人被侍衛簇擁著去了。

另一行人陣仗更大一些,需得與皇後錯開出去。

這邊暫且等著,娜仁與太後對視一眼,都有些興奮。

浪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