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 哪個皇帝得位……(1 / 2)

天幕一句“得位最正的開國皇帝之一”, 讓無數開國皇帝眉頭一皺。

古青青是不是含沙射影說他們得位不正?

唐太宗李世民輕聲咳嗽,移開眼神,唐朝的開國皇帝,也就是他的父親李淵, 從前是隋朝的唐國公。

他跟楊廣還有親戚關係呢。

要是這麼算, 那李淵算是篡位, 得位自然不正。

——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原本就黑的臉, 此刻更加黑了, 深深感覺自己被內涵到了。

他原本是後周的將軍, 主少國疑,於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這麼來算, 也確實是篡位, 對皇上不忠心。

各大王朝往往以忠孝立國, 可是宋朝開國皇帝開了這個頭,忠誠這種價值觀實在是很難宣揚下去。所以,宋朝非常提倡孝道。

趙匡胤心中腹誹, 他到了陳橋那裡, 兄弟們非要給他披上黃袍, 他再三推辭,說自己也不能背叛皇上,但是他們非要逼著他當皇帝。

他也很為難, 他也是被迫的。

趙匡胤有些心虛地想。

————

漢高祖劉邦非常驚訝:“朕乃布衣, 隻拿著三尺劍取天下, 本來以為夠難了, 結果這人居然是乞丐!不容易,真不容易。”

幼年時,他家裡有田, 父母和兄長都勤勞肯乾,跟鄉裡的人相比,還算不錯。因為家裡有點小錢,他才能安心當遊俠,用家裡的錢請朋友吃飯。

後來還謀了泗水亭長的官職。

起碼劉邦沒有當街討過飯。

劉邦對這位皇帝的好奇心爆表了,感慨許久之後,摩挲著自己的胡子:“這得位最正的皇帝裡麵包不包括朕呢?”

“朕曾經也是什麼都沒有的黔首。”

呂後:“陛下,你也當過泗水亭長,你覺得這樣不算篡位嗎?”

泗水亭長相當於地方派出所的所長,也算是吃公糧的人,食君之祿,為君分憂,自然有義務效忠秦始皇。

劉邦輕咳一聲,說起了歪理:“這哪能算篡位?始皇帝手下官員那麼多,哪裡會理我一個小小亭長?咱不配用這個詞。”

“你要是這麼講的話,那朕要好好跟你掰扯掰扯。聽說那秦國王室以前還是給周天子養馬的呢!他們這不算馬奴篡位嗎!”

大家都是篡位的,大哥不要笑二哥。

————

天幕下,朱元璋正在數落自己的兒子們。

之前天幕放了嘉靖皇帝的視頻,劇透了那明太宗是朱棣。一時間門,朱元璋氣得要命。

他兒子居然搶了他孫子的皇位!簡直混賬!

朱棣的兄弟們的意見也很大。朱允炆可是大哥朱標的兒子,朱標對他們多好啊,朱允炆性格也不錯。

想不到濃眉大眼的四哥朱棣,居然這麼喪良心!

雖然朱棣解釋可能是兄終弟及,但沒幾個人相信。

朱棣一下子成為眾矢之的。

朱元璋果斷下令,所有藩王不得出京,等到事情水落石出,才能回到封地。相當於被軟禁了起來。

朱元璋氣呼呼地指著朱棣:“不孝子,咱希望下一位皇帝還是咱大明的皇帝,讓咱聽聽你到底是造反,還是兄終弟及。如果不講的話,你就不要想著回北邊了。”

朱棣默默點頭,接受了朱元璋的安排。他還以為自己會被關進大牢,結果隻是被軟禁在府邸裡麵,已經算不錯了。

朱允炆眨了眨眼睛,腦海裡冒出許多計謀,肯定不是什麼胡扯的兄終弟及,而是造反。等到事情水落石出,不用自己出手,朱元璋就會把燕王處理掉。

可惜的是,爺爺對待大臣非常狠辣,對待兒子們卻很好,即使朱棣會造反,應該也不會要了朱棣的命,大概率就是除爵。

俗話說,野火燒不儘,春風吹又生,他想讓燕王死得徹底。

他心想,沒關係,等到爺爺除去燕王的羽翼,他會出手。

在萬眾期待中,視頻開始播放。

朱元璋一聽這介紹詞,因為兒孫不孝而產生的鬱悶之情消散了。

他怎麼感覺這上榜的人好像是他自己呢?

——

果不其然,接下來屏幕就揭曉了謎底。

【他就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1328年,朱元璋出生於安徽鳳陽。朱家務農為生,家裡很貧窮。他在整個朱家家族裡麵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

這個“重”是輩分。

重一,重二,重三是伯父生的,是朱元璋的堂兄。朱重四才是朱元璋的嫡親大哥。

古徽州流傳著一句俗語:“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

家裡太窮了,小孩長大就要往外丟了。徽商那麼發達,一部分原因也是被逼的。家裡養不活他們,所以年輕人必須背井離鄉才能得到出路。

如果人生是場遊戲,那麼朱元璋拿到的是地獄模式,連飯都吃不飽。

朱元璋一家人給地主劉德乾活。

古代沒有兒童保護法,雇傭童工不犯法。八歲的時候,朱元璋便給地主劉德放牛。

這個地主很刻薄,不過地主很少有不刻薄的。據說,朱元璋經常被打罵,一天隻能吃一頓飯,總是吃不飽。

雖然生活貧窮,但日子還算安定幸福,哥哥娶了嫂子,生了孩子,家裡越過越好。】

【與此同時,時間門已經來到了元朝末年。王朝末年總是相似的,各種牛鬼蛇神都跑出來了,而元朝的尤其多。因為民族矛盾尤其劇烈。

元朝把中國人分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漢人,第四等是南人(原先南宋統治區域的漢人等等)。

據說,殺死蒙古族人要償命,殺死漢族人隻需要繳納一頭毛驢的錢。*

朱元璋九歲的時候,明朝的宰相伯顏,還提出了一個方案:“殺掉天下姓張、王、劉、李、趙的漢人。”

《元史·順帝紀》載:“伯顏請殺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

宰相伯顏是蒙古蔑兒乞氏人,這個部落在草原上的名聲特彆臭,他們屠殺彆的部落的人,並且吃人.肉。

成吉思汗非常厭惡這個部落,幾乎把他們殺光了,但還有殘留,伯顏就是他們的後代,可能天性殘忍。

伯顏重用色目人,極其討厭漢人,直接廢除了科舉,還禁止漢人學習蒙古語言。

漢人宗族意識強烈,同姓人經常抱團。在這位宰相的眼裡,把這些大姓殺光,那漢人就好管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