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第 176 章(2 / 2)

何家親近的人家大都已經不在縣裡,隻有如劉家三舅母焦氏這般不近不遠的,不過兩家走得少,他們兄弟幾個來又並未大張旗鼓的,這些不遠不近的親戚們也都沒收到信兒,幾兄弟住的也是客棧裡頭。

四餅還以為二餅三餅兩個這兩日已經回府城去查看了,隻見兩個餅搖頭:“還沒去。”

去府城這一來一回的在路上便要耽擱一日兩日的功夫,時間上來不及,兩個便想著等何敬考完後在跟著一道回府城。

這兩日何楠何景兄弟先是備了禮去米家表姐米馨的夫家張家,米馨有孕,米仙仙也特意給這個侄女備了禮的。何家兄弟一登門,張家那邊很是震驚,手忙腳亂的,這些年他們年年節日的往京城送禮,一次不落,為的也就是能把這門親給穩住,讓人能記得,等以後真有事兒了能搭把手的。

張家是做買賣的,自然也知道這情分是要培養的,尤其是這親戚間,要是不往來,這情分也就淡了,是以雖說離得遠,但逢年過節的這禮卻是一次沒落下。

兄弟倆去張家送了禮,看了米馨,還去老家村裡的學堂裡走了走,看了會學堂裡的父子教導村裡的孩子讀書,被聞訊而來的村長給迎了家去。

麵對著兩個半大的小兒,村長卻絲毫不敢輕視了去的,一進了門就讓人招待著好茶好糕點的擺著,看他們兄弟倆客氣有禮的抿著茶,不由得感慨出了聲兒。

何家這幾個孩子,打小就養得不同,彆人家的還在玩泥巴,整個村裡隻他們幾個乾乾淨淨的,米仙仙也少帶他們出來,如今一晃,當年幾個乾乾淨淨的小娃子都這麼大了。

“你們爹娘可還好?”村長問。

說來當年何家離開村裡到現在,村裡便幾乎沒見過他們了,何平宴夫妻還在縣裡的時候倒是見過兩回,等到了府城後幾乎沒人見過,更不提如今去了京城。

小梨子溝說的都是些老黃曆了,村裡出了個大官老爺,全村上下誰不抬頭挺胸的,出門走親串門的都喜歡說這事兒,翻來覆去的把何家的事說著,他們百說不厭,聽的人也百聽不厭的,隻翻來覆去的都隻有那些陳年舊事,何家當年還在時的情形,若是問及如今的情形,誰也說不上來的。

何家那老太太劉氏兩個還在縣裡的時候,他們還能登門去套個近乎,問問何平宴等人的情形,如今何家舉家給搬到了府城裡頭,就是想去套個近乎都摸不到門路的。

二餅三餅點頭,說都好。

村長又問了問劉氏等人的情形,末了還把他們帶到何家的老房子去,那房舍外邊長著不少的青草,不高,開了門,裡邊有層灰,但房梁架構完整,底下還能看出有支撐的痕跡,這房舍雖不說時常打掃,但還能看出來不時會維護保養。

村長也這樣說:“你們家這房舍每隔一旬兩旬的我家老婆子就過來給掃掃灰,看看有沒有哪裡要修補的,不過到底缺了點人氣兒,房舍修的時候用的料子不大好,若是再過些年沒人,怕是護不動了。”

何家這房舍剛修的時候用的料子不好,不過也正常,村裡家家戶戶都這樣,沒銀子,隻能省著來。

房舍也是有氣兒的,時常住了人的房舍明亮通暢,像是整個都活了起來一般,沒住人的便要陰暗不少,很是潮濕。

“這也都修了這麼多年了,你們倆離開村裡的時候才不過六七歲的,想來是已經不大記得了?”

二餅三餅確實沒多少印象了,不過還是記得幾分,二餅比三餅記得多些,他還記得幼時三餅好動,他沒少操心,不時便要拉著人防了他往外頭跑。

回了客棧,四餅還問:“咱們家房舍要垮了啊,那修麼?”

二餅三餅都對小梨子溝村記憶模糊,更不提四餅了,他對縣裡有印象,餘下的都是在府城的時候。

修房舍那可是大事,得查日子、房舍材料,請人修房,樣樣都不是輕鬆活計,就是大餅何越在要請人修個房舍指不得都得弄得灰頭土臉的,更不提二餅三餅了。

他們搖搖頭:“修不修得看爹娘的意思,要真修定也請了大伯來,咱們甚麼都不懂,不能添亂子,如今主要的還是你下場科舉的事。”

三餅還說:“大哥學問紮實,又遊曆了這兩年,這回下場應是十拿九穩的事兒,小餅,你這是頭一回下場,要是”

“沒有要是,我肯定能考過的。”四餅打斷他:“三哥你彆說話,聽我的。”

四餅對自己非常有信心。

三餅:“行吧,聽你的。”

他都沒好意思說,這回小餅下場,青雲書院教導他的夫子本是讓他再緩一緩的,說他學問是機敏,但根基不紮實,多打磨打磨再下場更好,不過四餅沒聽,犟著要下場,也隻得隨了他的意。

夫子都不看好,他到底哪兒來的自信說能一路考過去的?

算了,讓他高興高興吧。

予喬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