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他的說法,堂堂一個縣大老爺竟然不時下廚給妻兒做飯食,這些都是他在何府聽裡邊的小丫頭們嘀咕的,但樊玉北不相信。他不信,三夫人卻深信不疑了。
堂堂知府大人都能叫一個婦人家拿捏著,可見米仙仙的本事。
她眼巴巴的望著。
米仙仙不自在的側了側身,乾巴巴的說:“這個吧,夫妻之間哪有甚麼順不順的,不都是相互體諒麼。”
像她,便是一個體貼賢惠的好妻子。
相公整日在外邊忙,不時還歇在衙門裡邊,家中裡裡外外都是她在操心,還有四個孩子要教導,可是不得空閒得很。且她還並無怨言,一句半句都沒說,可不是個賢惠人是甚的。
三夫人不信,還拉著她的手拍了拍,“你放心,這話過了我的嘴,不會有彆人知曉的。”
秘密麼,她懂。
米仙仙確實不想摻和到彆人夫妻兩人之間去,沒事還好,有事還不得怪她啊,換了是彆人也就罷了,左右怨她的人也不少,但三夫人可是侄女以後的婆母,她要是把人得罪了,以後受苦的便該是何心了。
隻含糊其詞的:“你可是遇上甚麼難處了,你先說一說。”
三夫人高興,便說她男人平日裡喜歡端著架子,不貼心,時常氣得她睡不著覺,尤其是近日,夫妻兩個倒是鬨了兩回,三夫人便想治一治他,省得他不把人放眼裡的。
“我還是明白了,這男人啊,該治還是得治,不然啊那眼裡是丁點沒人的,對了,你家平日是怎的治的?”
何家的花樣就多了,光是洗衣板都有三張。
不過這些米仙仙是不會朝外人講的,幾個兒子時日久了難免會知道些,但對外人她還沒拿自己閨房中的事跟彆人說的,不過她到底是給三夫人出了個主意。
“以前在鄉下的時候聽人說過一句,說這男子都離不得女子,你不讓他上被窩,等上兩日他就能給你服個軟。”
這是婆家大嫂張氏的原話。
張氏還曾經親自做過,不過碰上了大哥何誌忠那等心誌堅定之輩沒用。
樊三爺當初能頂著長輩的反對娶了三夫人,想來也是位心誌堅定之輩。她隨手出個主意,過兩日三夫人在樊三爺跟前兒碰了璧自然也就不乾這些事了。
她敢治那是有那底氣,她相公給慣的,她才敢在他跟前兒得寸進尺。
世上的男子又不都是傻子,願意被治,被媳婦給壓一頭,多是心甘情願的配合,不然有誰能壓他們頭上的?
三夫人捧著這主意猶如那聖旨一般,高高興興的走了。
沒兩日,傳了信兒來,一番感激,好生感謝,還說要請她吃茶。
樊三爺屈服了。
米仙仙:“……”
同是親家,大嫂張氏該學學了。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