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未婚夫(1 / 2)

林清澤的官配叫陸無霜,陸無霜是鎮子上的富戶的姑娘。

前些日子,陸父給陸無霜定了一門親事,定的就是一名秀才。那一名秀才跟林清澤正好是一個學院的,陸無霜來給她未婚夫送吃食,又遲遲沒有見到她的未婚夫,這才問走出學院的林清澤。

陸無霜一看到溫雅如,她就知道眼前的女子可能誤會了,“我的未婚夫應當就要出來了,這就去門口等等他。”

“你有未婚夫了?”溫雅如震驚,她以為陸無霜是要糾纏林清澤。

“是,前些日子定的。”陸無霜笑著點頭,“等過一陣子,我們就成親,你們可以過來喝杯喜酒。”

溫雅如看著陸無霜離去的背影,有些不大明白,為什麼陸無霜沒有糾纏林清澤。當然,陸無霜沒有愛慕林清澤,這是一件好事情,溫雅如最近讓林清澤不高興,她還擔心林清澤看上彆的女子,特彆是陸無霜這個官配。

“她是找你問路?問人?”溫雅如看向林清澤。

“是。”林清澤道,“見過,她的未婚夫是我的同窗好友。”

“同窗好友?”溫雅如不想林清澤和陸無霜多接觸,縱然陸無霜以後要嫁給林清澤的同窗好友,但君奪臣妻的事情都有發生,朋友的妻子又算什麼。

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如嫂子。

越是禁忌,就越有刺激感,難保就有人去碰觸。

溫雅如看向林清澤,林清澤這般風光霽月之人,他應當不可能做出那般事情來。

“回去。”林清澤沒有過多去說同窗好友和陸無霜的親事,男女授受不親,他哪裡能因為見著同窗的未婚妻就多說話,那對人就是一種侮辱。

天底下的讀書人多了去了,陸無霜本就不愛林清澤,她就不可能一直盯著林清澤。縣城裡有的是比林清澤家境好的學子,也有品性好的學子,陸無霜的父親蹲點縣城的學堂,又去打探那些學子的品性,這才定下人選。

陸無霜的這個未婚夫,主要就是她未婚夫是單親,未來婆母是個寡婦。這個寡婦比較凶悍,陸父就是擔心這個寡婦會刁難陸無霜,好在陸無霜的未婚夫不是一個媽寶男,寡婦母親還算明白事理。

於是陸父就給女兒定下了這一門親事,男方沒有定過親,也沒有成過親,就是家裡稍微窮一點。陸父不擔心未來女婿家裡窮,就是擔心未來女婿品性不好。

溫雅如不知道這些事情,就隻知道陸無霜是林清澤的官配。男頻男主,男主自然就是優秀的,而其他人就是炮灰一般的存在,那些男子再好,哪裡能比得過男主。

“他們以後也是要進京嗎?”溫雅如問。

“是要進京。”林清澤點頭,“中舉之後,就進京。”

“……”溫雅如心想,林清澤的那個同窗好友走的是對照組的路線嗎?林清澤各種出色,那個同窗好友各種落選?

溫雅如想到原著裡確實有那樣的人物,同樣的起點,那些人就是比不過林清澤。

“也好,到時候順路的話,還能一起走。”溫雅如道。

“是。”林清澤和那一位同窗好友都好了,等來年中舉,他們一起進京。

林清澤主要是靠溫雅如,溫雅如賺了銀子能在京城租房子,他的同窗好友就是靠陸家,陸家在說親的時候就說能拿出銀錢給好友進京趕考。

同窗好友還說陸家人賞識他,他絕對不能對不起陸家。他的寡婦母親也有找過媒婆,媒婆給他說的人家,寡婦都不滿意,後來說了陸家,寡婦就滿意了。

寡婦也不是多瞧不起其他人家,而是她選的都是比較普通的人家,那些人還看不上她的兒子。她明白那些人就是覺得她彪悍,怕她對兒媳婦不好,當陸家主動找媒婆上門,還提出了能幫襯她兒子,寡婦自是十分高興。

這一位寡婦倒也不是一個忘恩負義之徒,沒想著一直拖著陸無霜,隻道年底成親。三媒六聘,總不能讓女方委屈。

林清澤也為同窗好友高興,好友家裡窮苦,平時讀書還得抄書,且又賺不了幾個錢,還容易傷身。有一個能支持同窗的人家,那是極好的。

他的同窗也不覺得靠著未婚妻有什麼不對的,就是想著以後再對妻子好。

林清澤交的朋友品性不算差,品性太差的人,也成不了他的朋友。

“陸家很有錢吧。”溫雅如道。

“你認識她?”林清澤疑惑。

“她去鋪子買過糕點。”溫雅如道,反正林清澤不知道陸無霜是不是有去過,林清澤也不可能找陸無霜對質,“她長得也好看。”

“沒注意。”陸無霜又不是林清澤的未婚妻,他哪裡可能去注意她長得好看不好看。

“嗯。”沒注意好,溫雅如不想林清澤盯著陸無霜看。

林清澤瞥了一眼溫雅如,自己的這個妻子似乎很關心這些人。

“我給你做了紅燒肉。”溫雅如道,“還燉了雞湯,夫君要讀書,難免辛勞,多補補。”

林清澤聽到這話,倒也不好再說其他的。溫雅如總是這麼關心他,他甚至能感覺到溫雅如語氣裡的卑微和討好。

也許溫雅如自己沒有感覺她有多卑微,可當一個人要去討好另外一個人的時候,她的語氣難免就不自信,語氣也軟。

溫雅如當那是女子對男子的柔和,而不是跪舔,她認為夫妻之間有時候就得女方低頭。她給自己找好了各種理由,那不是卑微,是為了讓他們的生活過得更加美好。

在梁玥生辰這一天,梁玥是從宮裡出來的,太後留她在宮裡住一天。太後還陪著梁玥一塊兒來景王府,而林老太太也帶著吳寶林來了。

太後原先沒有瞧見過吳寶林,這一次就讓林老太太帶著吳寶林到跟前。

“太後娘娘。”吳寶林給太後磕頭。

“上學堂了?”太後詢問。

“是。”吳寶林應聲,“夫子最近教導我們《論語》。”

“不是《三字經》嗎?”太後瞧著吳寶林的年紀這般小,又想著這孩子是從鄉下來的,怕這孩子跟不上。

“有夫子教。”吳寶林道,“有夫子到家裡教。”

這都是梁景軒安排好的,就是為了讓吳寶林能跟上進度,還有教導吳寶林強身健體的師傅。梁景軒就是要把吳寶林培養成為梁玥的堅實後盾,從小開始培養,得讓吳寶林記得梁玥的好。

“那也得你腦袋瓜子聰明。”太後看向林老太太,“你這個外孫也能耐。”

“他娘以前就教導他,要讓他對他姐姐好。”林老太太道,“當年,就是靠著那些銀子,家裡才能好上許多。”

“多讀書,以後有出息了,也能當官。”太後不管朝政,卻也知道自己的兒子會做安排,絕對虧待不了吳寶林。

太後曾經想著讓梁景軒過繼孩子,梁景軒拒絕了。小兒子沒有親生的兒子,也不想要彆的兄弟的兒子繼承他的東西,他們心裡都清楚,有的人就是衝著爵位去的。

在梁景軒帶著梁玥回來後,太後沒有再說過繼的事情。

梁景軒活著的時候還,要是他沒了,過繼的孩子父母還健在,那孩子就可能不在乎梁玥,還可能認為是梁玥害得他不能認親生父母。

孩子的親生父母也可能在孩子的耳邊說一些話,這事情不好辦。

太後在皇宮裡待了很多年,看多了那些爭鬥。有的妃嬪的孩子被抱到彆的妃嬪身邊養,有的孩子親近養母,有的孩子到最後還是親近親生的母親,而對養母不好。

林老太太聽了太後的話,也知道這些人用心栽培吳寶林。

“借太後娘娘吉言。”林老太太道。

來景王府參加榮寧公主生辰宴的人多,當她們得知太後來了之後,她們也想拜見太後,就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到太後的跟前。

長平長公主也來了,她向來懂得討好太後,等到了太後跟前,又瞧見林老太太和吳寶林,她又誇了誇吳寶林。

“孩子小,經不住誇的。”林老太太臉上帶著笑容,“就怕他不著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