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 16 章(2 / 2)

說著從一旁的公文包裡邊拿出一張聘書:“陳小姐,這是廖公親自寫的聘書,您收好。”

廖公?是的,廖俊波,上海軍政府的財政部長,是軍政府的錢袋子,財神爺,今年已經五十多了。

陳殊接過來,那上麵的字還是用毛筆寫的。這時,人人以寫鋼筆硬體為時尚,寫這樣一筆毛筆字倒不常見。

陳殊斟酌用詞:“馮先生,很冒昧的問您……”

馮琦笑笑:“陳小姐叫我馮秘書就好,廖公也是這麼稱呼我的。”

陳殊點頭:“馮秘書,我並沒有向軍政府投遞簡曆,而且我也沒有見過廖公。廖公為什麼會聘請我去做他的秘書呢?況且,我也沒有秘書的工作經驗,隻怕是不能勝任這項工作的。”心裡所想,口中便委婉的表現出來。對於陳殊而言,這個時期的政府與軍閥,都是危險的代名詞,最好不要與其有所關聯。

馮琦耐心的聽完:“陳小姐不用擔心,秘書的工作隻是冗雜了一些,並不是太難。陳小姐的文章,廖公也讀過,很是欣賞。本來廖公是要親自來的,隻是另有要事耽擱了。更何況,陳小姐是提督親自打電話向廖公推薦的。陳小姐能寫出那樣的文章,區區秘書一職,廖公還說,隻怕是屈就您了。”

文章?喔,是那篇《大國崛起》。這可是幾百年曆史的總結,無數專家學者智慧的結晶,能不讓人耳目一新嗎?

這樣說起來,陳殊倒是坦然了一些。隻是,陳殊是學醫的,來到這裡,還是想乾老本行。縱然那位聖約翰大學校長沒有回信,陳殊還是想多去幾個大學碰碰運氣。

因此委婉的拒絕:“能夠到廖公身邊做事,是我的榮幸。隻是家裡最近有事,實在是走不開……”

話還沒說完,那位馮秘書就接口:“我知道的,陳小姐家裡的老夫人最近身體不太好。其實廖公這段時間都不在上海,陳小姐隻需要去軍政府報個到。之後,也不耽誤陳小姐儘孝。”

最近馮老夫人的身體的確是不太好,住院了,馮太太每天早出晚歸,很是辛苦。

這位馮秘書大概來之前,很是做了一番功課,調查了陳殊的背景,隻是他誤會了陳殊和馮家的關係。

這樣說來,陳殊也不好再推辭了,與那位馮秘書約定好了,下個星期三去軍政府報道。

馮秘書完成了自己的任務,笑眯眯的告辭了。

晚上馮太太、馮先生回來了,馮老太太的病情又惡化了,已經完全不認得人了。不僅不認得人,連基本的吃飯、如廁都不能獨立完成,成天都要馮太太照看著。

馮太太看起來累極了,雙眼下都是青黑。

陳殊和爾雅、爾雯,做了麵條端上來,馮太太不好意思:“陳小姐,麻煩你了。”

陳殊心裡早把馮太太當做了親人,見她照顧病人是極累的:“老夫人的病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好的,我們還是去外麵請個幫傭,無論是料理家務,還是去醫院照顧老夫人,都能幫您分擔一點兒。”

馮先生頭發上還積著雪,他不僅去小學教書,還找了份寫寫抄抄的兼職,也很不容易,開口就是拒絕:“這些日子,又是換房子,又是老太太生病,已經花費陳小姐很多鈔票了,我們不能再得寸進尺。”

馮太太也無論如何不同意:“爾雅、爾雯都大了,家裡的家務她們兩能做一些了,陳小姐不用擔心。”

陳殊不好再說,隻暗地裡打算先去外麵請個人回來,先斬後奏,馮太太也不會把人送回去的。

吃了晚飯,一家人早早睡去了。

唯獨陳殊還亮著燈,她想了想,拿出信紙,給《光明日報》的主編孔立人回信。

言道,出書自己是沒有什麼意見的,隻是擔心字數太短,不能夠成為一本書的規格。至於出書的細節,自己並不懂,一切都委托給孔主編了。

寫完了,仔細的檢查一遍,沒有錯誤的地方,這才封好。

這位孔主編是年前寫的信,卻這時才收到。

陳殊想,那位聖約翰大學的校長也許已經寫了信了,隻是自己還沒有收到罷了。陳殊是希望自己能夠去醫學院讀書,繼續自己的老本行的。

陳殊躺在床上,那位廖公突如其來的聘書,也叫人疑惑。他甚至連陳殊的麵的沒有見過,就派人送過來一份兒聘書,這實在是不能不讓人感到奇怪。

作者有話要說:  還看得下去的小天使,順手點個收藏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