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上澆油(1 / 2)

() 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上澆油

新東方希望學校就在縣裡頭成立了,方仁正投資了五百萬修建了校舍,又準備投資兩千萬來聘請師資力量,專門招聘貧困的學生到校裡來上課,讓他們改變命運。

不過,方仁正不可能留在這裡負責什麼事情,因而縣裡頭就讓趙玉琴來負責這個事情,並且兼任新東方希望學校的名譽校長,校長則專門進行聘請,負責校內的具體事務。

這個事情確實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按照方仁正的要求,這是要把新東方希望學校辦成西部的一座頂尖的民辦學校,相當於後世的衡水中學,堪比大城市的優秀學校。

方仁正跟俞老師也講了,必須要把最優秀的老師派到這邊來,如果跟他弄虛作假,那客氣,隻有立刻解除合作。俞老師見他說的真切,並且覺得那樣做對新東方的名譽打擊較大,因而回去之後,倒也十分認真的選拔一批願意去西部的優秀老師過來,拿著不低於大城市的待遇,到這邊來教課。

老師來了之後,便是招聘學生了,這個事情由縣裡頭負責,專門到全縣各個學校裡麵,去挑選貧困的學生過來,到這個學校裡頭上課。

這一下子就改善了貧困學生的就學條件,引的好多學生都想到這邊來,但是隻要不是貧困的學生,新東方希望學校不要,這是辦校的宗旨,專門麵向貧困學生招生,不招家庭條件好的人。

貧困學生到了學校,不但有優質的師資力量,而且還包他們吃住,簡直是到了**社會。這樣的條件可以說一般是不會有的。

各地的媒體突然聽說有了這樣一個學校,立刻蜂擁而至,到學校進行采訪。而有的記者一看冠名是新東方希望學校,便直接聯係的俞老師,對俞老師進行采訪。

一看到媒體記者對此如此感興趣,頓時大喜過望,這可是宣傳他的公司,樹立他的公司形象的絕佳機會。

因而俞老師就在鏡頭

前侃侃而談,把自己的公司大肆誇了一番,可是說到最後,忽然想到隻字未提方仁正的事,覺得這樣可能有些過分,才向媒體吐露,這所學校也是與彆人合作,合作者是夏華地產公司,雙方共同把這個學校辦好,讓西部的貧困學生有一條良好的出路。

一聽有地產公司與他進行合作,記者們便覺得很奇異,沒有哪一家地產公司喜歡去投資教育,夏華地產乾嘛要這麼做?

有的記者不把這個事情當回事,重點仍放在俞老師身上,隻是有個彆記者,覺得這也是一個新聞點,便去聯係夏華地產,想采訪一下負責人。

這才有人聯係到了方仁正,方仁正一聽就拒絕了采訪,表示,這是他應該做的事情,沒什麼需要采訪的,他希望全社會的人都來關注西部的教育,農村的教育,讓教育成為改變他們命運的基石。

記者一看方仁正不接受采訪,就跑到縣裡頭調查了解情況了。這一回,采訪了縣裡的領導,包括趙玉琴,趙玉琴就把情況講了。記者一聽到這個學校其實就是方仁正投資的,而新東方隻不過是方仁正花錢雇來的而已,這與俞老師所說的他們主動到西部去搞教育的情況不相符合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