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傍晚, 趙清漪回來的比較早, 差不多和家中三個孩子放學時間一樣。
吃晚飯時,她就宣布, 明天家中人員不準外出。此時掀起全國抗腳盆雞的**, 果府也在全麵防備腳盆雞的動作, 蔣將軍在23日就召開了部隊營級以上會議, 決心保衛江海。
這幾天商務印書館的幾個大佬也覺趙清漪有先見之明,利用他們的影響力,讓文化教育界人士, 積極轉移大學的書籍、教育設備。
還有商務印書館的機器都分拆下來, 他們先搬回家裡,還有很多東西他們送到了租界裡的人家, 比如存放在趙家或容家。她院子裡還搭起了棚, 文化界的這些重要設備堆滿了。
28日晚11點,腳盆雞海軍陸戰隊突襲Z北,第十x路軍156旅6團,當即予以猛烈還擊。
29日一早,腳盆雞飛機飛臨江海市高空, 市民心中憤慨又驚懼,但它們的目標就是轟炸商務印書館、圖書館和江海的各大學校。
趙清漪卻帶著兄弟們在容氏洋行的倉庫, 容耀廷也在旁邊, 趙清漪要組織人員去前線慰問,而容耀廷也打算去野戰醫院儘一分力,要和她一起去。
忽然一個小弟來報, 說是胡主編打來的電話,也難為他了,能打到倉庫這邊來。
趙清漪接起電話:“我是趙清漪!”
電話中胡主編激動的說:“趙小姐呀!它們……它們炸了……炸了印書館和圖書館……趙小姐,這下怎麼辦呢,我們那些書籍能保下來嗎?我們幾個老家夥寧願自己死,也要留下些東西呀!”
趙清漪深吸一口氣,說:“胡先生,你放心,東西在地底,飛機炸不到的。”
胡主編他們到底是文人,在戰爭年代,手無縛雞之力怎麼辦?他們和趙清漪扯了許久,趙清漪看看手表,終於說:“胡先生,你們先安心,要是真有什麼不放心,你們到我家先暫住也行,腳盆雞不管怎麼樣也暫時不會打到租界裡來。我現在還有事兒,回頭再聊。”
“好好好,我們不耽誤你的事了。”
掛了電話後,趙清漪想了想,這些文人聽到槍/炮就怕也是常情,於是她又打了個電話去給林青雲。
接電話的不是他,而是林誠。
“雲哥讓我看著家,聽說腳盆雞一幫浪人在毀壞學校、圖書館還有市內的很多設備,大哥帶人去教訓他們了。”
趙清漪聽了也不知是何滋味,在這種年代,百姓麻木,學生空有熱血,抗擊腳盆雞滲透的浪人的破壞還要黑幫出身的人來乾。(注:比如曆史上像杜/月/笙也是抗/日的。不黑不吹,當然他對大同會也是迫害的,被蔣利用。)
真的隻有等大同會喚醒百姓,種花家才有可能煥然一新,所以說不是大同會要奪天下,無望的百姓和國家也需要大同會呀。隻有在這個時代感受過無奈的人,才能體會這種感覺。
趙清漪掏/出一把勃/朗寧交給容耀廷,說:“哥,你和陳鐸哥先去Z北,我下午趕來。”
“你要去哪?我跟你一起!”
“市區裡有些雜碎,我去看看。”
“我和你一起!”
趙清漪搖了搖頭,說:“我帶著霍飛他們去好了,你先趕去那邊代表我們容、趙兩家人慰軍,並且協助救治傷員那,那邊的傷員更需要你。你路上小心……敢用槍嗎?”
容耀廷收了起來,說:“你也彆總小看我。”容耀廷本來是不太懂這些的,但是趙清漪手底下的保鏢都配槍了,容耀廷長期在藥廠,接觸那些人,當然會一些,不過他從來沒有殺過人。
這時,趙清恒和王楚過來了,趙清漪嚇了一跳:“你們來乾什麼?”
趙清恒眼中濕潤:“學校被炸了,都燒沒了。”
趙清漪罵道:“燒沒了將來再建,哭什麼?!
兩個少年一把抹去淚水,趙清漪帶著十幾個兄弟,要看去東方圖書館看看,叫了霍飛、杜立清點幾個身手靈活的人一起,其他人保護容耀廷去前線慰問。
十七八個兄弟從一輛卡車上抬下幾個大箱子,用扳手撬開,正是趙清漪托青龍幫添的軍/火,毛瑟/手/槍的子/彈還有一批手榴/彈和趙清漪提供的迷/煙/彈、催淚/彈。另又有一種簡易戰術背心,可以帶一個基數的彈/藥。
霍飛喝令:“排好隊!來領東西!”
大家全排好隊去領了東西,穿上背心,帶好彈藥。雖然,一路要保護慰問車隊去前線,也是有可能遇上滲透到市區的小股腳盆雞軍隊的。
趙清漪看了看大家,又和容耀廷對視一眼,才提氣說:“倭寇要殺進來了!他們要殺光我們種花家的男人,淫遍你們的妻子女兒!咱們能屈服嗎,能自己割了卵蛋去給倭寇當太監伺候他們嗎!”
“不能!不能!”
“前方的十X路軍將士正在浴血奮戰,已經有不少我們種花家的兒郎血染疆場!已有青龍幫的兄弟們與市內殺人放火的倭寇浪人乾架。咱們要去幫他們!幫前方的將士送口吃的,送點藥品,去幫青龍幫的弟兄殺光倭寇浪人!”
“殺光他們!”
……
趙清漪驅車趕往東方圖書館,看看身邊的趙清恒,他非要跟來,趙清漪想想,自己親自帶他在身邊,現在能護住他,他學點本事也好。
趙清恒是有槍的,他煉過身手,此時也不禁緊張,趙清漪說:“看到什麼,你要有心理準備,跟牢我,記住,打仗的時候要冷靜,越焦慮越恐懼,死得越快。”
趙清恒倔強的說:“我不怕,我要打腳盆雞。”
趙清漪哧一聲笑,此時江海街人煙稀少,很多商鋪都關門了。隱隱聽到槍聲,趙清漪等人加快速度。
“前方有一幫人帶了槍!”
車猛得停了下來,趙清漪問道:“是不是青龍幫的?”
“不像是,如果是青龍幫的,見了我們的旗號會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