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被魚刺卡主的王副廠長(2 / 2)

“我家裡有大棗。”

....

這年代人們都很質樸,覺得李東來跟傻柱確實吃了虧,紛紛回到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禮物。

雖然不值什麼錢,但是看著那些臉上掛著真情切意的住戶們,李東來的心中還是暖烘烘的。

也就是因為這些人,他還會忍受各種麻煩,當了這個四合院的一大爺。

要是住戶們都跟賈家,跟何家一樣,都是白眼狼,吸血鬼,他早就撂挑子不乾了。

“各位,大家夥的心意我心領了,可是這麼多禮物,實在是用不了。”

李東來思忖片刻:“這樣吧,我跟傻柱每家分幾斤棒子麵,剩下的山核桃和大棗,咱們就當著點心,看電視的時候,分吃了,怎麼樣?”

傻柱隻是有點心疼電費,並沒想著占住戶們的便宜,聽到這話,立刻高舉雙手表示讚同。

“對對對,一大爺這個辦法好!”

住戶們也都表示讚同。

吃著點心,看著春節大聯歡,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幸福的事兒嗎?

晚上八點半,電視節目準備開始。

此時四合院的中院已經圍了了水泄不通,樹上,牆頭上,都是人。

李東來站在會場中央,環視了一圈,簡單計算一下,足足有七八百人。

可以說,四合院附近的住戶已經來了個七七八八。

“開始了,開始了,電視機節目開始了。”

電視喇叭裡傳來一陣激情澎湃的聲響:“這裡是...電視台,這裡是....電視台,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大家晚上好......歡迎大家收看.....”

李東來坐在椅子上,猛然瞪大眼,瓜子停留到了嘴邊。

這個年代,央媽已經養成了連續呼叫兩次‘這裡是....電視台’的習慣了?

第一遍,語氣平澹。

第二遍,情緒略有起伏。

在後世,凡是涉及到“這裡是...電視台”,播音員總是會喊兩遍,以至於有時在看體育比賽的時候,解說隻喊了一遍,李東來會不習慣。

他以前從來沒有覺得喊兩遍有什麼問題。

現在卻感覺到有點奇怪。

這不是浪費觀眾朋友的時間嗎?

丁秋楠抱著衛東和衛國,看著電視,察覺到了李東來的異常。

“怎麼了,東來哥?”

“你剛才聽到了嗎?播音員喊了兩遍....”李東來把自己的疑惑講了一遍。

丁秋楠以前也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稍稍愣了一下,神情茫然。

“是啊,為什麼要喊兩次呢?”

這個時候,從旁邊突然探出了一個腦袋:“想知道這個問題,問我啊?”

李東來嚇了一跳,連忙扭過頭看去。

隻見那人戴著黑框眼鏡,皮膚有些蒼白,淩亂的頭發裡夾雜著幾根白發,身上的中山裝已經洗得泛白,腳上穿著一雙黑色皮鞋,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斯斯文文的書生。

“您是?”

“我啊,國家電視台的節目編輯,宋天亮。就住在前麵的大院裡。我早就聽說過你的大名。”

李東來瞪大眼:“這麼說,電視上播放的節目,就是出自你手?”

“....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宋天亮的臉色暗澹了一下,旋即笑道:“李同誌,你不是想知道為什麼在節目播出前,要喊兩聲電視台嗎?”

“對,對...”李東來隱晦的皺皺眉頭,看來其中有什麼難言之隱。

提到專業,宋天亮揚起了腦袋:“所謂的某某電視台,用學術上的語言定義,它是一種呼台號,你知道呼號是什麼嗎?”

李東來搖頭。

宋天亮嘴角微微翹起。

“呼台號是一個電視台的標識,用來讓大家識彆它的身份。”

“在節目開始前,聲明呼台號是國際慣例,你知道為什麼要聲明兩次嗎?”

李東來:“.........”

他沉默片刻,看著一臉希冀的宋天亮問道:“宋同誌,你以前當過老師吧?”

“哎吆,你這小同誌眼力真不錯啊,我以前是高中老師,你怎麼猜出來的?”宋天亮扶了扶眼鏡框。

因為你同彆人解釋問題的方法跟老師實在是太像了。

循循誘導,通過提問來加深學生的對知識的記憶。

這似老師們的職業習慣了。

李東來道:“不提這個了,你還是趕緊告訴我吧,節目馬上開始了。”

“你還沒問我呢?我怎麼告訴你?”宋天亮理所當然。

“.......”

李東來深吸一口氣,笑著問道:“宋老師,請你告訴我,為什麼要聲明兩次呼台號呢?”

“這就對了嘛,你問了我,我當然要告訴你!”

宋天亮澹澹一笑:“因為國家電視台,在成立之初,條件十分艱苦,播音室裡的設備都是老舊設備,像話筒之類的,經常會出現問題,信號的傳輸也有毛病,經常會出現觀眾聽不清的現象。

“每次聲明兩次呼台號,可以保證觀眾能夠聽清楚。”

李東來會意的點點頭:“這就跟戰士們在使用無線電通話的時候,都會喊兩次洞幺一樣?”

“不錯,同誌,你的頭腦很靈活啊!以後要再接再厲。”

宋天亮顯得很高興。

是啊,有什麼比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更讓老師高興呢?

看著宋天亮的笑容,李東來感覺到自己似乎回到了中學時代,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他不自覺的往前麵挪了下,試圖離這位老教師遠一點。

好在這個時候,電視的大屏幕上出現了幾個字:“春節大聯歡”。

電視節目開始了,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電視屏幕,也包括宋天亮,隻是跟彆人的興奮不同,他的臉上稍有苦澀。

“春節大聯歡”的排場、氣勢和演出陣容都無法和現在的春晚相比,但是節目內容卻是後世的無法比擬的。

侯寶林、郭啟儒表演的《夜行記。

古彩戲法,京劇,大合唱....

中間還穿插了一些經典電影的畫麵。

節目的精彩程度,讓李東來恍忽感覺回到了後世。

長達一個半小時的節目在大合唱中結束,可惜並不是《難忘今宵。

電視屏幕上跳出了節目製作組的信息。

導演:謝進。

李東來的餘光瞥見宋天亮的臉色黑得跟墨水一樣。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