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男主的皇貴妃(完)(1 / 2)

皇帝要廢棄後宮, 隻餘皇後一人,朝臣自然不允。就連新上任的楚國公和楚將軍都很是震驚, 他們沒有欣喜若狂, 反而擔憂起來。

曆代皇帝都沒有一生隻寵一人的,如今蕭元昭獨愛楚湘,願意為她做這樣出格的事, 他們自然相信這份心意是真的。但一年後、五年後、十年後呢?

紅顏易老, 長年對著一個人也很容易磨光所有的熱情, 到那時蕭元昭反悔了, 隻需重開選秀就可恢複三宮六院。可楚湘到時又如何自處?她將會成為全天下的笑話、成為最有名的妒後、成為皇帝最嫌棄的存在,也成為下一任寵妃欺壓的對象。

唯有一次次欺壓她, 下一任寵妃才能證明自己是真的得寵,勝過曾獨寵後宮的皇後。

楚國公提著心,回府就讓楚夫人入宮覲見, 同楚湘說說這件事的利害關係。獨寵不是那麼好享受的, 楚國公自己就是男人,哪能不了解男人的心理?他讓楚夫人務必和楚湘講清楚, 指望男人一輩子癡情是不可能的。

楚夫人請楚湘屏退左右, 苦口婆心地和她說, 就希望她能放下獨占皇帝的念頭, 否則後患無窮。她還拿出曆史上幾個知名的寵妃做例子, 擔憂楚湘會步她們的後塵。還曾經有皇後和皇帝是青梅竹馬,可後來也隻得了皇帝一份念舊情的尊重,寵愛早就沒了。

楚湘耐心地聽, 知道他們都是在關心她,並無不悅。隻是這些世俗的擔憂,對一個強大的人來說是最不重要的。因為這所有的擔憂都有解決的方法。兩個人當然不可能一輩子幾十年都保有蜜戀的熱情,但要想不變的平淡,也很簡單,隻要每隔幾年找些有趣的新鮮的事做,保持新鮮度就行了。

至於蕭元昭一個皇帝會不會一輩子對她好,當然會,不說感情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單說她的價值,就是無數宮妃、無數皇子、無數朝臣都無法比擬的。皇帝看到了她的價值,怎麼會為了那些東西舍棄她?這樣想雖然功利但很現實,而且堅不可摧,更何況蕭元昭對她確實是真心的,再有了這些,他就更不會變心了。

她不喜歡考驗人性、考驗男人的感情會不會變,所以在確定蕭元昭是真心之後,她已經將未來可能會影響他們關係的因素都摒除掉了。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家人擔心的那些事,一件都不會發生。

這些她當然不能對楚夫人說,所以她隻是表現出很信任蕭元昭的樣子,幸福地安慰母親,然後否定了母親的勸告。

楚家人也無奈了,思來想去,竟隻有兢兢業業地為蕭元昭做事,儘力在不惹蕭元昭忌諱的情況下發展權勢了。這樣就算將來楚湘失寵,還有家族可以依靠,蕭元昭和其他宮妃看在楚家的權勢上,也不會對楚湘太過分。

楚家為楚湘擔憂了好多,楚湘領這份情,大批的賞賜送入楚家,看得其他人眼熱不已。尤其是三妃的家族,個個都暗恨這受寵的為何不是自家女。

可是無論朝臣是何看法,都擋不住蕭元昭的決定。聖旨很快就公告天下,所有百姓都知道本朝取消選秀了。有嘀咕皇後是妒婦的,也有羨慕帝後恩愛的,反正蕭元昭強勢,誰說什麼都沒有用,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

三妃被送回家中,楚湘給了她們豐厚的賞賜,還放言允她們自主婚事,若她們不願,誰也不可逼迫她們嫁人,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她們將來的生活,也算是給她們的賠償了。

楚湘不再住在泰和宮,直接搬進了蕭元昭的寢宮。上午蕭元昭去上朝,楚湘就去專門開辟的農園裡侍弄莊稼;下午蕭元昭批閱奏折,楚湘有時在禦書房看書陪他,有時叫唱戲的、說書的、跳舞的解悶。

等蕭元昭空閒了,兩人便一起賞花看月、琴棋書畫、微服私訪,找各種好玩的事來做,日日的生活都帶著趣味。

朝臣當然還是不放棄勸說開辦選秀,不過他們聰明地不再直說,而是借各種事情拐彎抹角地一次次試探,然後每次試探的結果都是失望。他們當然不服,畢竟他們不知道楚湘做過什麼,表麵上看,就隻是一個貌美的女子得了皇帝青眼罷了,無甚特彆,如此就讓整個後宮廢棄,這是他們根本無法理解的。

春去秋來,楚湘耕種的莊稼大豐收。她牽著蕭元昭的手帶他站在高台上,放眼望去,莊稼上結的都是沉甸甸的糧食,墜得植株都彎了腰。金黃色的一片,耀眼極了!

她揮手命紫月報出數據,本朝農作物產量一般,楚湘這一片地換算成皇家莊子裡同樣麵積的地,產量竟翻了十倍!!

蕭元昭原還是陪著楚湘玩鬨的表情頓時變得震驚,不可置信地看向楚湘,又看向那一片稻田,“十倍?此言當真?”

楚湘笑道:“自然是真的,眼見為實,我說了要給你一個大驚喜,這個驚喜大不大?”

楚湘心想,這次有了經驗,下次產量還能更多。不止是水稻,其他的糧食菜果都能更多。

蕭元昭聽到了她的心聲,驚喜的感覺像看到了漫天煙花。當初大婚時楚湘說要送他禮物,如今,他覺得天下最美好的禮物莫過於此。有了翻十倍的產量,他的子民將豐衣足食,再不會輕易餓死。

他不顧眾多宮人在側,緊緊地抱住楚湘,聲音都透著幾分激動,“湘兒,你真是個挖不儘的寶藏!你怎麼做到的?這個驚喜真的太大了,我很喜歡,也很感謝,天下臣民都會感謝你!”

楚湘在他懷裡仰頭看他,“我隻是恰好在這方麵開了竅,比旁人發現得更多罷了。如此,是不是再也沒人反對我獨霸皇上了?”

蕭元昭朗聲大笑,“你真小心眼兒,一點風聲沒露,還不讓我公開你的功勞,原來在這等著呢?這項大功一出,多少人被打臉?說,你想如何?”

“當然是宣他們進宮親眼看看,讓他們以後眼光彆那麼狹隘,一個個有閒工夫都該好好為國效力,哪來那麼多精力管皇帝的後宮?你這麼精明的皇帝,難道會無緣無故專寵一個貌美的女子?他們懷疑你被美色所迷,我看他們才是腦子遲鈍。”

“好,就依你所言。”

蕭元昭將文武百官都召入宮中,命管理農事的官員為大家講解這片農園的成果有多驚人。朝臣聽說這是楚湘種出來的,看向她的目光都充滿震驚。

有人心裡懷疑這是皇帝故意為楚湘造勢,但緊接著楚湘親自走入農園,朗聲講起每一次的改進和耕種要注意的事項,他們這個念頭就打消了。

這不是造勢,這真的是楚湘為天下臣民帶來的大福氣!

有人悄悄問楚澤,“皇後娘娘居然懂得耕種?你們這樣的人家,如何讓娘娘接觸到了耕種?”

楚澤還看著稻田滿眼震驚,下意識地說:“她以前就不怎麼愛出門,喜歡在自己的院子裡侍弄花草,但是、但是我還以為她隻喜歡花草,沒想到她還種出了莊稼。”

說到這,楚澤還愧疚起來,“我這個做哥哥的太差勁了,過去忽略娘娘,居然對她的喜好都沒留心過。還是皇上厚愛,為娘娘開辟這個農園,才讓娘娘之長有所發揮。”

朝臣了然地點頭,心想回去也要問問夫人,家中姑娘們都有何喜好,不該拘著她們,讓她們多琢磨琢磨,興許也能琢磨出非同一般的東西。

當朝臣再三確定這高產的糧食可以推廣到各個地區種植時,激動地跪地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民眾饑荒的災難在他們這個朝代解決,他們這些人也多了幾分流芳百世的機會,將來後人提起本朝,定會誇讚這一盛世。身為本朝的官員,他們與有榮焉,也打從心底裡接受了當朝國母!

陳婉卿被軟禁在宮中一角,不能出門,但可以知道外界的消息。在聽說楚湘讓糧食產量翻了十倍的時候,她整個人都呆住了。她已經不確定楚湘是不是穿越女,因為古代土著也有很多能人,不見得就做不到這個程度。

但如果楚湘真的是穿越女,那這格局當真比她大太多了。她拿出來的鏡子、護膚品、首飾,都是為了賺女人的錢,還帶著幾分穿越女的優越感。可楚湘所為卻是造福天下,隻這一點,她就明白為什麼蕭元昭對她不屑一顧了。

她很美,花樣很多,可蕭元昭心裡已經有了比她更好的,自然對她看不上眼。

她的係統需要她做任務得積分買東西,她被困在這裡沒辦法做任務,之前為了逃脫,買那些匕首、藥粉、空間之類的已經把積分花光了。現在她得不到係統的幫助,就隻能拚命回想現代的一切,拿出來證明自己還有價值。

她心裡恐慌得厲害,忽然就想通了蕭元昭為何從不來看她。因為楚湘的價值比她大得多,她拿出來的現代的知識,雖然新奇,卻還不足以讓一國帝王放在眼裡。

她無數次被係統催促著想辦法,可是在知道楚湘這麼出色之後,她就心灰意冷了。她不知道她還能在這個世界活多久,也許最後的結果就是她和係統一起消亡。

她好後悔,早知今日,她一定低調做人,不再仗著穿越和係統就自大。可後悔無用,她隻能繼續受困,苦中作樂地想,起碼吃穿用度都是好的,除了沒有樂趣,她也不會受到嚴刑逼供了。

她想得沒錯,蕭元昭就算對現代再好奇,也不可能為此多重視她,她在現代隻是個普通人,她說描繪的現代的那些東西都無法實現,對蕭元昭來說,就像一個空想家編造的空中樓閣,並沒有太大的價值。

不過蕭元昭也沒再對她做什麼,看在她知無不言言無不儘的份上,還給了她數不儘的書籍和玩樂之物,供她打發時間。

她在宮中沒受什麼苦,後來慢慢不再恐懼之後,心態也放鬆了,認命了,竟一直活到八十多歲,壽終正寢。

蕭元昭開創了數百年內的最強盛世,在楚湘的協助下,農業極其發達,連帶推動了許多其他行業的發展,真正做到了國泰民安,讓百姓豐衣足食。

他甚至連續三年減賦,成為在位期間賦稅最少的皇帝。楚湘開辦了女學,允天下女子讀書,並召集天下商戶推動慈善捐款,在各個貧困地區開辦學堂。不但教授四書五經,還教授工匠之術,培養了無數人才,也提升了商戶的地位。

帝後的功勞令天下臣服,所有百姓提起他們都是感恩戴德。唯一的遺憾便是他們沒有子嗣,曾有朝臣以此為由,請求蕭元昭納妃,被蕭元昭當場駁回。

好多人盛讚他對皇後癡情,替他無後而惋惜,對楚湘頗有微詞。蕭元昭無論在任何地方,聽到這種說法都要嚴懲對方,護楚湘到底。

此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縱然每一任皇帝都希望將皇位傳給親子,但實際上哪個皇帝和其子嗣的親情是溫情純粹的?父殺子、子殺父之事不勝枚舉,所謂傳承子嗣不過是為了那點血脈。而事實上,真到了他這個高度,還真不在乎那點血脈。

他從陳婉卿那裡知曉,任何一個朝代都不可能一直延續,盛極必衰,他已經開創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對得起列祖列宗和天下百姓,之後的朝代更迭,他無法管,也不在意將來的皇帝身體裡是否流有他的血脈。

就像陳婉卿口中的“現代”,每一任現代“皇帝”可都不是血脈傳承的,而是靠能力,如此才能確保天下大安。

他從兄弟的孫輩中挑選了一個最聰慧的孩子,教導多年,封為皇太孫。皇太孫因為不是他直係血脈,便沒有生來帶有的優越感,謹言慎行,對他和楚湘也十分孝順,認真學習他們教導的每一樣知識,長大後出乎預料的出眾,頗有他當年的風範,令他滿意至極。

朝臣再未因為子嗣之事煩過他,他對楚湘的心意也從未變過,一是因為他本就愛重楚湘,二是楚湘為他、為天下帶來的一切是多少子嗣都及不上的。他有楚湘相伴,一生致力於推高盛世,造福百姓,收服邊疆領土,到老年還覺得時日不夠,恨不得再活五百年。

他從未虛度過光陰,獲得的東西是誰都羨慕不來的,他根本沒有遺憾。他反而有些慶幸,遇到陳婉卿這樣一個人,讓他對未來都充滿了釋然,隻管將眼前的江山打理得山河錦繡,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