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林覺的想法是建立一個專司軍事的衙門,比如保留樞密院的架構不變。但這樣一來,自己必須要兼任樞密使,方可名正言順掌控軍權。但這麼一來,機構上又和大周之前那樣有所重疊,而且自己兼任樞密使也會讓人感覺太過明顯。鑒於此,林覺才將軍權歸於兵房統轄,這樣的話,兵權歸屬內閣之下,便等同於是自己直接掌控了。這麼做實際上引起了陳之亮等人的不滿,但林覺做出了解釋。內閣雖掌兵,但重大用兵事宜還需議政會批準,並非隨意用兵。而之後需要製定的‘兵律’也將約束軍隊的行為,所以無需大驚小怪。陳之亮聽了覺得頗有道理,畢竟議政會才是最高的權力部門,有權決定重大事務。內閣首席大臣的任免都在議政會的手裡,自然連同他的所有權力都屬於議政會所轄。如林覺違規用兵,議政會對其首席之職進行罷免,便等同於剝奪其兵權。
陳之亮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他相信議政會數千人的規模已經囊括了大周所有的力量。林覺再厲害,也不敢和天下人為敵。這其實也是陳之亮和袁先道等人相信議政會將大有作為的基本認識。若非是有這樣的認知的話,他們對於議政會這個聞所未聞的玩意是絕對不會支持和相信的
。
三天時間密集的推薦和討論表決,人員架構基本搭建完畢。雖不能說完全如林覺的意,但林覺知道,必須也要做一些讓步,否則這出戲便唱不下去了。必須要給所有人一種尊重議政會的決定的感覺,為此必須做出一些無關緊要的讓步。但是重大事項和人員任免林覺是絕對不會含糊的。而林覺的讓步其實也給議政官們注入了一種極大的動力。他們發現,議政會的決定真的能夠讓林覺表示順從,便更進一步的相信議政會真的是能夠讓林覺低頭的權力機構。越發的對議政會製度深信不疑。
人員敲定之後,便是更為艱苦的開始立法的過程。雖然大周本有律法,但這一次立法顯然有所不同。現有之法雖可借鑒,但絕大多數都需要重新斟酌擬定,甚至有的需要推到重來。這個過程之繁瑣和燒腦可想而知。這也是為何街頭的百姓們看到原本一個個乘黑馬車,騎高頭大馬,衣著鮮華的官員們都變得蓬頭垢麵不修邊幅,甚至有些神經兮兮的原因。這立法的過程簡直太磨人了。
為了加快進度,在《大周總律》通過之後,議政會分為十幾個小組分彆進行各項條款的擬定和討論,最後統一進行敲定和定議。由於這是今後需要所有人都遵循之法,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明白其重要性,不敢掉以輕心。林覺更是親自全程參與,不分晝夜。在這件事上,林覺知道必須要全麵而慎重。因為這將涉及到的是大周億萬百姓,絕不可兒戲。要想接近以律法治國的目標,律法本身更需要全麵準確而合乎時下情形。惡法帶來的後果不啻於一次亂局。
那些遠道而來的地方軍政官員們怎麼也沒想到,他們在京城一呆便是數月之久。來時還是夏日炎炎之時,當所有重要的事務都完成之後,已經是深秋時節,快要入冬了。
上上下下數千人的努力,終於在入冬之前結束了所有的機構和律法的搭建和擬定。對所有參與的人而言,這也是一個蛻變和自我升華和學習的過程。因為參與律法,每個官員都深切的了解到了整個大周方方麵麵的情形,這對這些地方官而言是一次絕無僅有的體驗和學習深入思考的過程。這讓他們對自己身處的這個叫大周的國家多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培養了他們胸懷天下的大局觀感。對於絕大多數官員而言,這足以扭轉和影響他們今後的一生。
十月初九,立冬之日。林覺第一次以內閣首席大臣的身份出席議政會閉幕大會。當日數十道聖旨同時發布,昭告天下。宣布大周結束兩府三司製度,以內閣議政會監察院為全新架構的治國架構成立。並且廢止之前所有律法,發布《大周總律》以及各種分支律法二十六部。人員任命的聖旨也同時發布天下。
天下為之震動,萬民為之驚愕。人們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但他們都明白一件事,那便是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