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水落石出的書簡湖(上)(1 / 2)

劍來 烽火戲諸侯 7554 字 2個月前

北歸路上。

陳平安停馬在一座不知名高山的山巔,因為打算接下來,就近尋找一座仙家渡口,乘坐渡船返回大驪龍泉郡,就趁著這個日頭高照的最後機會,曬起了那些許久沒有翻出來的竹簡,既有棋墩山青神山子孫竹的竹片,也有尋常山野綠竹和書簡湖那座島嶼的紫竹材質。

附近山巒起伏,不過山中有條行商的茶馬古道,入山之後,依稀有些趕路的商賈,匆匆往來。

陳平安故意揀選了一條岔路小道,走了幾裡山脊路,來到這處山頂曬竹簡。

翻出了所有竹簡,陳平安蹲在一旁,怔怔出神。

一想到欠了那麼多債,真是腦殼疼。

陳平安喝了口酒,不斷安慰自己,回到了龍泉郡,在魏檗的運作之下,自己就是位大地主了,拿出點氣度來,些許外債,算什麼。

陳平安揉了揉臉頰,覺得是這個理兒,錢財乃身外之物,君子取財用之有道……陳平安一巴掌拍在自己臉頰上,真當自己是善財童子了不是?

然後陳平安轉頭望去,一位先前在半路遇上的老儒士,氣喘籲籲站在遠處,見著了自己,似乎害怕遇上了瘋子,正打算轉身下山。

當時陳平安騎馬越過老儒士和書童身形,看腳步和呼吸,都是尋常人,當然如果對方是高人,隱藏極深,陳平安也不會有意去探究。

肩挑擔子的少年書童,沒有跟隨老儒士一起趕來,興許是老儒生想要獨自登高作賦,抒發胸臆之後,就會立即返回,繼續趕路。

當然也可能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大修士,披著儒生外衣,將他陳平安當做了一頭肥羊,想要來此殺人越貨?

陳平安都無所謂。

老儒士似乎在心中經過了一番天人交戰,仍是下定決心,來到陳平安十數步外,彎腰看著那些竹簡,看了片刻,如釋重負,轉頭笑問道:“年輕人,是一個人遠遊求學?”

陳平安想了想,點頭笑道:“算是吧,想要多走走。”

“嗯,不錯不錯,行萬裡路,讀萬卷書,如今的後生,買書讀書越來越省力,就越吃不住苦頭了。”

老儒士先點頭,然後問道:“不介意我走動,多看幾眼你這些珍貴的竹簡吧?”

陳平安笑道:“老先生隻管觀看。”

很快陳平安就有些後悔了,老人不單單是看竹簡,翻翻撿撿,還喜歡問這問那,而且問題極多,此言此句,出自何處,有些時候陳平安說了書籍名稱與語句主人,老人更來了興致,詢問陳平安可知那人那書的學問根腳與宗旨立意,陳平安回答得有些吃力,老儒士言語不太客氣,有些陳平安不熟悉、老人無比爛熟於心的學問,後者就要好好教訓一通陳平安的一知半解,讓陳平安隻得頻頻點頭,虛心接受老人的點評。

老儒士真是不怕麻煩,少年書童在遠處喊了兩次,都給老人拒絕了,最後書童便乾脆放下擔子,坐在那邊一個人長籲短歎。

足足一個多時辰,老人總算看完了竹簡,也問完了問題。

老人突然笑問道:“年輕人,我特彆喜歡其中二十四枚竹簡,能不能割愛送我?”

陳平安果斷搖頭,“不行。”

跟你這位老先生又不熟。

陳平安剛打定主意,近期打死不做那善財童子了。

老人有些急眼了,“你這人,讀了那麼多書上道理,怎的如此小家子氣,天下書生是一家,送幾枚竹簡算什麼。”

陳平安笑眯眯道:“不湊巧,老先生是學問淵博的讀書人,我如今可還不算,再說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書上的道理,老先生莫要強人所難啊,不然可就不太善嘍。”

老人伸手指了指陳平安,“好小子,讀書儘讀些歪理,罷了罷了,你既然都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麼大的道理壓我,我也就隻好捏著鼻子說一句‘君子不奪人所好’,安慰自己了。”

陳平安笑而不語。

老人顯然猶不死心,又見陳平安半點不上道,隻得厚著臉皮又問道:“真不送我?二十四枚竹簡太多的話,打個對折,十二枚也成。”

陳平安無奈道:“老先生,真不能送,這些竹簡和上邊的內容,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是要拿回家中好好珍藏起來的,每一枚竹簡,都是一時一地的心境,每次拿出來曬一曬,都是一次反省。”

老人氣呼呼道:“那說明你是讀死書,道理真要讀進了肚子,哪裡還需要翻看竹簡。”

陳平安給逗樂了,他娘的你這位老先生道理倒是一個接一個,歸根結底,還不是想要白拿二十四枚竹簡,收入囊中?陳平安可是早就發現了,那些讓老先生最為愛不釋手的四十五枚竹簡當中,大半可是青神山綠竹和紫竹島的仙家紫竹,一旦陳平安點頭答應,結果老先生就直接拿走了靈氣縈繞的竹簡,若是真心喜好上邊的文字內容,也就罷了,可要是個稍稍有些眼力、貪圖那些靈竹本身的修士,陳平安難道還要翻臉不認,搶回竹簡不成?

老人見陳平安態度很堅決,隻得作罷,嘀嘀咕咕,埋怨不已。

陳平安開始收拾竹簡,看得老先生好像一顆顆銀子從手邊溜走,滿臉心疼。

看得陳平安都有些於心不忍,二十四枚竹簡沒得商量,十二枚也不行,不然就送出六枚竹簡,意思意思一下?不然老先生在這裡耗費了一個多時辰,陳平安都有些心累,想必這位老先生也好不到哪裡去,即便是貪圖那些竹簡,心不累,可一大把年紀了,蹲半天嘮叨半天,也累人的。再者,老先生的一肚子學問,談吐之中,當真做不得假。就是財迷了些,這一點,倒是跟自己同道中人。

老人已經無所不用其極了,趕緊“好心”勸阻陳平安:“年輕人,日頭這麼大,彆著急收起來啊,趁著天氣好,再曬曬,竹簡就怕蟲蛀水浸……你要是擔心日頭西斜再動手,會來不及收拾,我來啊,我可以幫忙的,你這般作為,可對不起這些竹簡和那麼多美好的文字!”

陳平安算是有些服氣了,停下手上動作,笑問道:“老先生,我問一個有些冒犯的問題,行不行?”

老人搖搖頭,試探性問道:“那就彆問了吧?咱們讀書人好麵子。”

陳平安問道:“那老先生到底還想不想要送出幾枚竹簡了?”

老先生斬釘截鐵道:“隨便問!”

陳平安抹了把臉,總覺得自己掉坑裡了。

老人偷偷摸摸拿出身邊一枚地上的綠竹竹簡,呢喃道:“積土成山,風雨興焉。說得真好啊……就是字刻得差了點,有力無氣的,不堪入目,還敝帚自珍作甚,不如送人,重新再刻……”

陳平安無奈道:“老先生,我耳朵靈,聽得見的。”

老先生一臉錯愕,“我都沒說啥,你咋聽得見?年輕人,你難道是山上神仙,聽得見我的心聲?”

陳平安看著老先生的神色表情,還有那眼神。

賊真誠。

陳平安有些奇怪,難道真隻是一位過路的老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