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拳劍皆可放(1 / 2)

劍來 烽火戲諸侯 4821 字 2個月前

陳平安輕輕呼出一口氣,拍了拍臉頰,站起身,返回山門口那間屋子。

遠遠看去,桌上的燈火,光亮透出窗戶。

陳平安下意識就要加快腳步,然後驟然放緩,啞然失笑。

四歲以後,從來沒有哪次“回家”,泥瓶巷祖宅會有燈火等候,成為少年之後,違背誓言,還是去當了龍窯學徒,掙了些銅錢,可每次出門怎麼可能不熄燈,由著燈油消減?今天則是出門時分,已然忘記熄燈,你這會兒匆忙趕去屋子,又能做什麼?吹滅了?可是當下沒有半點睡意,注定要挑燈夜讀,再點燃燈火?那麼這熄燈點燈之間,意義何在?

陳平安乾脆就緩緩而行,進了屋子,關上門,坐在書案後,繼續翻閱香火房檔案和各島祖師堂譜牒,查漏補缺。

心不靜,就先彆練拳,至於修士煉氣,就更不用想了。

陳平安在藕花福地就知道心亂之時,練拳再多,毫無意義。所以那會兒才經常去狀元巷附近的小寺廟,與那位不愛講佛法的老和尚閒聊。

更何況,如今陳平安是提不起精神氣,比心不靜還要更加複雜,那些精氣神如墜井底,巨石綁縛,怎麼提起來?

隻是這種心境,倒也算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心定了。

陳平安合上那些保存不善的泛黃檔案,拿起手邊那把當年在大隋京城鋪子,買玉簪子時掌櫃附贈的普通小刻刀,以刀柄輕輕在桌上畫出一條虛線。

想了想,陳平安抽出一張被他裁剪到書籍封麵大小的宣紙,提筆畫出一條直線,在首尾兩端各自寫下“顧璨大錯”和“顧璨向善”,字體較大,然後在“錯”與“善”之間,依次寫下蠅頭小楷的“書簡湖一地鄉俗”,就在陳平安打算寫一國律法的時候,又將之前七個字抹掉,不但如此,陳平安還將“顧璨向善”一並抹掉,在那條線居中的地方,略有間隔,寫下“知錯”,“改錯”兩個詞語,很快又給陳平安塗抹掉。

最後陳平安將這張紙揉成一團,卻沒有丟入竹簍,而是收入方寸物當中。

陳平安雙手籠袖,背靠椅子,熄滅燈火,閉上眼睛,似睡非睡,下一次睜眼,已是天蒙蒙亮的時分。

常將半夜縈千歲,隻恐一朝便百年。

陳平安站起身,不用手腳舒展,筋骨自行鬆動,傳出一連串的咯吱響聲。陳平安走出屋子,打算繞著青峽島走一圈,青峽島是書簡湖首屈一指的大島,估計走下來得花半天功夫。如今他在屋子那邊的衣食住行,有一位青峽島少女修士負責,陳平安便去住在附近看守山門的一位老修士打聲招呼,見著了那位少女修士,就說今天不用往這邊送食盒。

老人是個洞府境修士,趕緊應承下來。

陳平安突然笑道:“估計她還是會準備的,我不在的話,她也不敢擅自走入屋子,那就這樣,今天的三餐,就讓她送到你這邊,讓張老前輩享享口福,隻管放開肚子吃便是,先前張老前輩與我說了不少青峽島舊事,就當是報酬了。”¥  …&免費閱讀

老修士忐忑道:“陳先生,我可不會因為嘴饞丟了性命吧?”

陳平安搖頭道:“不會的。”

老修士仍是不太爽利,委實是在這青峽島見多了風波詭譎的起起伏伏,由不得他不膽小如鼠,“陳先生可莫要誆我,我曉得陳先生是好心,見我這個糟老頭子日子清貧,就幫我改善改善夥食,隻是那些美食,都是春庭府邸裡的專供,陳先生若是過兩天就離開了青峽島,一些個躲在暗處眼紅的壞種,可是要給我穿小鞋的。”

陳平安道:“那就將春庭府食盒都擱在張老前輩這邊,回頭我來拿。”

老修士笑道:“還是這樣比較穩妥。”

陳平安離去後,老修士有些埋怨這個年輕人不會做人,真要可憐自己,難道就不會與春庭府打聲招呼,到時候誰還敢給自己甩臉子,這個賬房先生,假惺惺做派,每天在那間屋子裡邊故弄玄虛,在書簡湖,這種裝神弄鬼和沽名釣譽的手段,老修士見多了去,活不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