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看一座山(1 / 2)

劍來 烽火戲諸侯 10500 字 2個月前

♂? ,,

..,最快更新劍來最新章節!

陳平安這次不經由野夫關進入大驪國境,走出那條棧道和山穀之後,陳平安三人遇到了一隊精騎。

風雪茫茫,雙方對峙。

那支大驪邊境精銳,原本大多已經默然撥轉馬頭,但是突然間一騎衝出,疾馳到陳平安身邊,是一張年輕堅毅的臉龐,充滿了警備和審視,這名大驪邊關斥候的眼眸深處,還有一抹陳平安當時不理解的毅然決然。

當這一騎突兀而出,其餘袍澤亦是咬牙跟上,一時間雪屑四濺,撲麵而來。

陳平安用大驪官話喊道:“我們是龍泉縣人氏,從黃庭國返回,由牛柵欄入關。”

與此同時,陳平安從懷中掏出龍泉縣衙頒發的通關文牒,遊學千萬裡,蓋滿了各國各地各關隘的官印,眼見著那名騎卒要翻身下馬,陳平安三步作一步,小跑上前,伸手高高遞過去,騎卒愈發身體緊繃,一整隊斥候俱是瞳孔微縮,如臨大敵。

那名斥候彎腰接過了關牒,仔細瀏覽之後,驀然笑容燦爛起來,原本緊緊握住刀柄的那隻手,在背後悄悄打了個安的行伍手勢,騎卒仍是執意下馬,遞還文牒,在陳平安小心翼翼收起後,年輕騎卒笑道:“這麼糟糕的天氣,若是遇上麻煩,可以去我們烽燧暫住休整,備好食物,等到風雪小一些,再趕路不遲。”

陳平安感受到騎卒發自肺腑的真誠,立即抱拳笑道:“沒事,我剛好借這個機會練習拳樁,難熬是難熬,但是還扛得住。”

大驪尚武,民風彪悍,名動一洲。

草鞋少年如此堅韌,很快就贏得這一對精騎斥候的好感,便是一名麵容粗樸、不苟言笑的邊關老伍長,也會心一笑。

雙方就此彆過,斥候繼續南下偵查,陳平安繼續北上返鄉。

邊騎伍長回頭望了眼三人北歸的背影,收斂笑意,轉頭對那麾下騎卒訓斥道:“逞什麼英雄,不要命了?!且不說那少年深淺如何,他身邊兩個衣衫單薄的侍女書童,分明是道行不弱的修行中人,否則如何吃得住這份天氣的打磨,方才我們近距離接觸,氣色之好,看不出?

若三人真是敵國的諜子,這次冒然前行問話,害得我們軍覆沒不說,還會耽擱諜報的傳遞!”

年輕騎卒嚅嚅喏喏,仍是有些不服氣,“伍長,咱們身為邊關乙等斥候,這還在大驪境內,不管來自哪裡的練氣士,也得講講咱們邊軍的規矩吧?真要敢殺我們,事後盤查起來,定要他們吃不了兜著走,退一萬步說,不是還有王爺在嘛,我就信誰有本事跟王爺掰手腕子。”

戎馬生涯半輩子的老伍長,氣得一鞭子打過去,不過打在了年輕騎卒肩頭外的空處,雷聲大雨點小而已,氣笑道:“要是換作我剛從軍那會兒,這等行徑,就是挑釁練氣士老爺,知道嗎?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碰到個厚道仗義的將軍,最多幫討要幾十兩撫恤銀子,不厚道的,關死活!”

能夠成為大驪邊軍的乙等斥候,無疑是大驪軍伍的翹楚銳士,就沒幾個是蠢人,年輕騎卒趕緊亡羊補牢道:“老伍長消消氣,以後打到了那大隋高氏的老巢,我用軍功給老人家換個細皮嫩肉的豪門娘們,好好降火……”

老伍長笑罵道:“滾蛋,就那麼點軍功,給老子塞牙縫都不夠,甭廢話,繼續巡視!上頭發話了,小心黃庭國那邊狗急跳牆,越是這種天氣越要注意,倒是不怕他們一頭撞進來找死,可是打了這麼多年仗,可都是咱們的馬蹄往彆人家踩去,萬萬沒有讓彆人踩進咱們家門的道理。”

年輕騎卒嬉皮笑臉道:“曉得了曉得了,我這就先行一步,保管一隻蒼蠅都飛不進前邊的牛脊背山穀。”

年輕騎卒深呼吸一口氣,拉了拉略顯僵硬的厚實貂帽,晃掉一些冰渣子,緩緩前奔。

一名中年斥候忍不住問道:“伍長,之前兩國邊境上鬨出那麼大動靜,聽說黃庭國境內天崩地裂的,死了好多人,咱們這邊倒是沒啥損失,這其中是不是有啥說頭?伍長小道消息多,好些個老袍澤如今都是都尉大人了,我可知道之前專門找人喝過酒,有沒有可以說道說道的?”

老伍長神色凝重,沒有泄露天機,隻是咧嘴笑了笑,眼神炙熱,語氣陰森,“沒啥可以說道的,就是咱們很快就有肉吃了,好事!”

那邊,頂著風雪前行的陳平安緩緩道:“我之前見過大隋的騎軍,護送著我們從邊境到京城,跟我們大驪騎軍相比,總感覺哪裡不一樣……具體的說不上來。”

青衣小童懶散道:“老爺,這多簡單一事兒,大隋的騎軍,養在深宅大院裡頭的看門狗,看著厲害而已,當然真打起架來,估計也能湊合。可是們大驪的騎軍,尤其是邊關騎軍,就是一群野狗,四處咬人,牙齒早就給磨鋒利了,換成是黃庭國的邊關戊卒,見著咱們三個,早就跑得遠遠,哪裡有膽子上前問話。”

青衣小童打了個哈欠,隨口說道:“以前在禦江,聽我水神兄弟講過一樁密事,十多年前,大隋北邊有一支邊軍,跟一夥山上練氣士起了衝突,主將一怒之下,儘起六千精銳,連同他和屬下的軍中麾下武秘書郎,加上從袍澤那邊借調而來的隨軍練氣士,一起追殺了八百多裡,四名行凶的練氣士,愣是給他們宰掉了三個。”

粉裙女童驚訝道:“在黃庭國,無論是地方行伍,還是山下江湖,可不敢跟山上練氣士慪氣。芝蘭曹氏之所以不遺餘力栽培幼子,就是想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用需要處處仰人鼻息。”

“黃庭國洪氏,從上到下都爛透了根子,將來打仗,哪裡會是大驪蠻子的對手。”

青衣小童百無聊賴地伸出雙手,一次次凝聚出晶瑩剔透的雪球,然後一次次拋擲向遠方,“大驪邊軍也折損得七零八落,尤其是武秘書郎戰死大半,總之鬨得很大,大驪皇帝陛下龍顏震怒,把那名正三品武將召回京城,一口氣將其貶為底層士卒,這才讓那四名練氣士背後的山門消氣。隻是聽說沒過幾年,那名鎮守北關的沙場武人,就出現在了南邊野夫關,而且很快就恢複了原先官職,之前所在那支邊軍,更是獲得大驪新晉‘鐵騎’之一的榮譽頭銜,邊軍人馬不但迅速恢複滿員,還加入了許多甲等大馬和甲等悍卒,如今風光得很。”

陳平安想起大隋山崖書院,自言自語道:“千萬彆打仗啊。”

青衣小童向高處迅猛拋出一顆雪球,然後用第二顆雪球激射而去,雙方砰然碎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看這場滅國大戰,是逃不掉了。關鍵就看大隋爭氣不爭氣,不過如果大驪的白玉京真有傳聞那麼厲害,我看大隋原本占優的山上勢力,大多會選擇明哲保身,畢竟誰也不願意被一把從白玉京掠出的飛劍,瞬間斬殺於陣法庇護的洞府之內,那就真是死不瞑目嘍,誰願意試一試白玉京飛劍的殺力?境界越高,練氣士越惜命怕死。反正我那水神兄弟就說,隻要白玉京飛劍有傳聞一半的威勢,他就主動投降,以大驪廟堂的行事風格,指不定還會保留他禦江水神的神位。”

粉裙女童一臉茫然,“白玉京是什麼呀?還會跑出飛劍?”

青衣小童哈哈大笑,輕輕彈指,一粒雪球擊中粉裙女童的額頭,“嗖一下,一柄飛劍就會從大驪京城的白玉京掠出,以上五境陸地劍仙的禦劍速度,轉瞬之間飛過千山萬水,就洞穿了這傻妞的頭顱,好玩不?”

粉裙女童雙手捂住額頭,給嚇得不輕。

青衣小童譏笑道:“就那點微末道行,殺還需要用白玉京飛劍?是傻妞不假,可大驪朝廷又不傻。白玉京十數柄飛劍,如今率先針對的練氣士,部是大隋境內那些個躲在水底下的老烏龜王八蛋,我猜啊,其中有資格上榜的那撮大隋練氣士,肯定有人悄悄離開大隋版圖了,為的就是避其鋒芒。”

陳平安雖然一直沒有插話,但是對於禦江水蛇的論點和猜測,覺得絕大多數有理有據,所以部默默聽在耳裡,記在心上。所以陳平安愈發想不明白,這麼一個看問題挺透徹的聰明家夥,怎麼在家鄉禦江那邊,就心甘情願給那位居心叵測的水神背黑鍋?

難道是燈下黑?

陳平安沒有開口詢問。這到底是青衣小童的自家事。

陳平安開始默默走樁,迎著風雪一遍又一遍。

在及膝的大雪,撼山拳譜的走樁,不得不極其緩慢,陳平安從山崖棧道一路走到這裡,耗費的氣力和精神,時間越持久,越往後邊,是是平時的十倍百倍之多。

身上下,從外到內,陳平安幾乎凍成一塊冰塊,以至於到了後期,根本不用陳平安可刻意運轉十八停劍氣流轉,那條宛如火龍巡狩關隘的玄妙氣機,就會自行快速遊走,無形中幫助陳平安勉強維持住一口真氣不墜。

每一次呼吸吐納,都是一次痛徹骨髓的遭罪。

憊懶的青衣小童看得頭大,覺得不可理喻,天賦差就認命不好嗎?彆人在修行路上一日千裡,陳平安每天都在這兒事倍功半,多丟人啊。

粉裙女童則看得快要心疼死了。

半旬過後,風雪漸歇,之後趕路不至於太過艱辛困苦。

三人期間繞過兩座關隘和十數座大大小小的高聳烽燧。

陳平安還是會自找苦吃,每天練習拳樁之餘,主動跟青衣小童切磋武藝,經常被後者一拳打得陷入深雪之中不見人影。

可二境依然是可憐兮兮的二境,陳平安的武道進階,真是雷打不動。

青衣小童不知是哀其不幸,還是怒其不爭,有幾次出手重了,打得缺心眼一根筋的自家老爺斷線風箏亂飛出去,得掙紮好久才能站起身,一旁觀戰的粉裙女童便轉過頭去,不忍再看。

在這樣千篇一律的返鄉途中,今年的第一場雪就此落幕,三人終於趕到一座在輿圖上標注為風雅縣的城鎮,因為陳平安揀選了一條通往家鄉西山的歸路,所以不會經過繡花江、紅燭鎮和棋墩山那條線路。

陳平安想要多走過一些陌生的地方。

讀幾部書,識千餘字,行萬裡路,練百萬拳,這就是陳平安當下的心願,總歸都是需要一步步走出來的,陳平安這次返鄉行程,每天都過得很充實,當然苦頭沒少吃。比起趕赴大隋書院的遊學之路,可以騰出更多時間,通過練拳來打熬體魄,以運氣來淬煉神魂,滴水穿石,燕子銜泥,點點滴滴都是添補。

青衣小童會覺得他是在浪費光陰,可是陳平安能夠清晰感知到一點點裨益的累積,這種感覺,如同泥瓶巷的燒瓷少年,每天辛勤勞作,相當於多出幾顆銅錢入賬,家底在悄然增加,外人覺得乏味,可是陳平安自己感覺不要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