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建國後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成果...誕生!(中)(2 / 2)

走進不科學 新手釣魚人 16905 字 2024-03-22

比如中子可以釋放電子和電子中微子的反粒子變成質子,能量很高的質子可以放出正電子和電子中微子變成中子。

上述第一個叫做β-衰變,第二個叫做β+衰變。

也就是電子+質子=電子中微子+中子。

而這時候呢。

一切就又回到了最開始的原點:

孤點粒子符合輕子數不守恒以及重子數不守恒,也就是動能小於靜能。

因此同樣的信號。

由孤點粒子形成費米激發態最終生成的電子中微子,與常規放射性背景的信號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真他娘的是個天才~)

不過很快。

章公定便再次眉頭一皺,提出了另一個問題:

“小徐博士,如果你準備從雙電子捕獲入手的話,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吧?”

徐雲連忙正了正身子:

“願聞其詳。”

章公定撓了撓自己的地中海,掰持著手指算到:

“你看啊,在質子轉變成中子中,W-玻色子起了一個傳播作用,對吧?”

“所以整個過程實際上是上誇克吸收了W-玻色子,那麼W-玻色子的這部分能級精度誤差,你準備怎麼修正呢?”

“W-玻色子的能級精度啊......”

徐雲聞言,頓時表情一肅。

如今這個方案屬於他的靈光乍現,詳細的思考的時間其實並不長,或者說也不可能長。

之前能夠說出那句話,很大部分要歸功於他對孤點粒子的了解。

因此眼下聽章公定這麼一問,徐雲也很快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雖然自己的方案消除了常規放射性背景的誤差,卻多了個W-玻色子的影響。

這部分的影響量級大概是80GeV,誤差大概在萬分之七左右,比ΛCDM百分之三的誤差要精確很多。

但這個誤差幅度依舊很大,至少離眾人預想的‘完美’情景有所差距。

如果在之前那還好說點。

但如今隨著這個新方案的提出,眾人的期望值和情緒也愈發拔高了不少。

因此與之前相比,這一次反倒有不少院士不太願意就這樣‘將就’過去了。

但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呢......

就在徐雲沉默之際。

人群外忽然又響起了一道聲音。

比起徐雲此前說話的底氣不足,這道聲音是真的有些虛弱:

“小章....可以試....試加入J/psi粒子修正.....”

徐雲等人順勢望去。

看清說話對象的容貌後,徐雲頓時一驚。

這次的開口之人不是彆人,赫然是......

王耀平王老!

隻見不知何時,王老的輪椅已經被人推到了主控台附近。

這位華夏空間技術的國寶級宿老,此時正披著一條毛毯,一邊喘著氣一邊開口:

“用J/psi粒子做本底模型...應該...應該可以對抵掉W-玻色子的誤差.....”

“J/psi粒子?”

聽到這個名詞。

徐雲、周紹平等人,臉上同時一怔。

不過一秒鐘後。

眾人的這絲錯愕,便立刻化作了......

欣喜!

J/psi粒子。

這是一種產生機製尚不明朗的微粒。

它比較常見的出現方式,主要有si prompt、octlet prompt和B及璨偶素衰變三種過程。

比如QGP產生的標誌之一,就是是高橫動量下的J/Psi的產額抑製。

除以此外。

J/psi -> rho+π-也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強衰變。

J/psi粒子的能量約3GeV,雖然和W-玻色子的80GeV相比相差很大,但它卻有個相當特殊的地方:

那就是它可以滿足對稱性的W-玻色子標量場。

舉個例子。

如果說徐雲他們的實驗過程是一道水流,W-玻色子是混入水中的小磁塊,會對水流的體積統計造成影響。

而J/psi粒子呢,就是一種磁極。

它可以完美的將W-玻色子吸附出來,同時還不會和水流發生反應。

不得不說,不愧是王老,一開口便直中標的,一針見血。

有了J/psi粒子這麼個補丁......

至少從理論上來看,徐雲的方案可以說是完全成立了。

當然了。

作為一個精尖的研究方案,單純在理論上合格是不夠的。

想要讓它能夠順利跑起來,還需要計算出各種關鍵的數值。

這也不是一個容易的活兒。

這種沒有現成模板的數據很難用超算之類的協助,完全都需要重新設定。

各種材料....例如水基液總數、J/psi粒子的入射角度等等,都隻能通過以往的經驗來進行初步設計。

至於量是多是少還是剛好合適.....

唯一的驗證方式就是實操,然後根據最後的結果進行調試。

不過總而言之。

最難的切入點已經全部搞定了。

前前後後消耗了不少精力的徐雲,也才此時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昨晚由於某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陸姓教授打呼嚕的緣故,他在招待所裡其實就沒怎麼睡好。

於是他和潘院士說了一聲,便回到了台下的座位上小憩了起來。

結果剛沒眯一會兒,他的耳邊便傳來了一陣交談聲。

徐雲下意識睜開眼,發現此時周紹平正站在他身邊兩三個身位,與助理說著話:

“小馬,你去趟行李室,把我的老花鏡拿過來,抓緊點時間!”

待助理離開後。

徐雲拍了拍臉頰,有些好奇的對周紹平問道:

“周院士,您眼鏡壞了?”

“哦,是小徐啊。”

周紹平此時也發現了坐在自己身邊的徐雲,笑著指了指自己現在戴著的眼鏡:

“不是不是,我現在這副是沒有度數的裝飾鏡,想壞也壞不了的。”

徐雲頓時一愣:

“那您找馬助理去拿老花鏡是......”

周紹平看了他一眼,用下巴朝主控台努了努:

“你提出的方案雖然在理論上可行,但製定成具體的操作步驟,卻還需要很複雜的適配與規劃。”

“這種適配電腦啊超算啊都設計不出來,其他的研究員經驗又不足,所以我們幾個老骨頭就和小季商量了一下,由我們出麵來協助製定具體的方案。”

“畢竟方案設計,華夏沒幾個人比我們有經驗了。”

周紹平話音剛落。

周圍也陸續傳來了各位老院士的聲音:

“小陳,給我泡壺西洋參!”

“小郭,我假牙呢?”

“小季,這個實驗室沒啥設備,能抽煙不?”

“誰給我支筆?媒介子這玩意兒就是得用筆算才合適,出了大漠後幾十年沒用筆算了,可惜老鄭走得早......”

除了周紹平外。

最靠近徐雲的院士是性格很暴躁的章公定,此時他正樂嗬嗬的朝幾個同行做著抱拳的手勢:

“諸位老哥等我片刻,我去換個紙尿褲就回來,人老了,除了腦袋還勉強能轉,有些部位管不住咯......”

很快。

包括潘院士在內,所有能動的院士們,都分配到了對應的適配任務。

“.......”

看著熱熱鬨鬨的現場,徐雲的鼻子忽然有些發酸。

作為全國乃至全球都頂級的地下基地,錦屏實驗室擁有著很多很多先進的設備。

在一些數據分析方麵,它甚至超過了常見的‘國家隊’之流。

但當某個環節缺乏模板可套,需要完全自主適配的時候......

這些設備就有些無力了。

這種情景下唯一有用的,便是豐富的科研經驗。

而縱觀整個華夏。

誰能有這些老院士的經驗豐富呢?

這是一個很殘酷但又無法否定的現實。

但看著這一位位八十歲、九十歲的老人包著紙尿褲上陣....

徐雲的心頭總是有些不是滋味。

還是不夠強啊......

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是如此......

過了一會兒。

徐雲眼中閃過一絲決斷,快步走到了周紹平身邊,道:

“周院士,我來給您打個下手吧。”

“打下手?”

周紹平頓時一愣,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猶豫:

“小徐博士,我要做的可不是單純的計算,否則用計算機就能解決了。”

“像高橫動量、規範場基底的跨度,都需要很複雜的適配,最少都是兩三個模塊一起聯動,你能行嗎?”

徐雲用力的一點頭:

“您放心吧,我肯定跟得上您!”

周紹平似乎還想說些什麼,但想到徐雲此前的表現,他最後還是遲疑著同意了:

“行,那你就來試試吧,跟我來。”

徐雲點點頭,跟著他走到了試驗台邊。

與此同時。

他的掌心之內。

一張卡片悄然化作了虛影.....

........

注:

通宵碼了這些,撐不住了,錯彆字醒來改。

四天四萬字了,求月票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