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給龍王爺放血燉酸菜(1 / 2)

清末的法師 黃文才 13050 字 2個月前

韓國也有韓奸,部分心係清廷,部分投靠日本。

日本滅韓,其實是靠簽訂三次日韓協定,逐步進行蠶食的。

第一次1904年日韓協定,日本人將韓國的財務和外務掌握到手中。

第二次1905年日韓協定,日本正式剝奪韓國的外交權。日本在韓國設置了韓廷的太上府——統監府。侵略頭子伊藤博文成為統監府的統監,總攬全局。

第三次,也就是今年,日本已經在密謀簽訂第三次日韓協議了,但是還沒真正實施。

將來,會有韓奸主動“請願”,哭爹喊娘跪求韓國加入日本帝國,解散自家的軍隊。

現在給日本當走狗,包括未來侵華的日軍中,也有韓國人。

關外百姓親切的稱呼他們為——二鬼子。

晚清國內的時局詭譎多變。

自然也有人看到了這場危機。

慈禧雖然畏懼打仗,但也不願意看到清廷滅亡。

自太平天國以後,漢人士大夫開始崛起,清廷時局略有起色。可偏偏又經曆了八國聯軍侵華,漢人士大夫又被滿貴給打壓回原型。

隨著李鴻章等人故去後,剩下的滿貴都不成氣候。

以奕劻、載灃等為首的滿貴,自然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所以眼下就是這個局麵,慈禧力求穩妥不打仗情況下解決爭端,奕劻和載灃他們卻覺得君臣該臥薪嘗膽全力保邦。

所以,徐世昌才有那麼一點硬氣的依仗。

但顯然這硬氣也是有限的。

趙傳薪要不插手,統監府派出所該建還是得建,日本人依然會得逞。

火車上,這些事情在趙傳薪腦海裡走馬觀花的轉了一圈。

對麵,穿西裝打領帶的金武誌好奇的問:“趙先生,你在想什麼?”

他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

實際上,此時日韓的貴族和知識分子,還是以會漢字為榮。

甚至日本的貴族學習西洋文化的時候,拒絕看英文書籍,認為那是粗鄙不堪的語言。

韓國經曆了“去中國化”後,導致自己人讀不明白自己的曆史了,因為史書全是用漢字記錄的。

趙傳薪拄著下巴看著窗外掠過的景物,說:“在想,韓國百姓像豬一樣的生活,卻得不到豬的快樂。

這怪我。

我有責任,有義務,幫他們扯起反抗的大旗,反抗日本的暴政。”

金武誌心虛的左右看了看,見沒人聽懂他們的話後,才小聲道:“趙先生,在這裡就不要討論此事了。”

他也是韓國人,豈不是說他也是豬的一員?

“沒事。”趙傳薪無所謂道:“被日本人聽了去,他們動手我也不怕。”

金武誌苦笑:“可我怕啊。”

“無妨,到時候我自然會出手。”趙傳薪信誓旦旦道。“即便保不下你,也會替你收屍。”

隻是後一句,讓金武誌變了臉色。

“……”

當個翻譯,竟然有生命危險。

見金武誌滿臉哀求之色,趙傳薪哈哈一笑:“逗你玩的,看把你嚇得。我問你,如果日本人想要簽第三次日韓協約,你會不會成為韓奸,甘當日本走狗?”

金武誌一臉正色:“我不是那種人。”

那慫樣,怎麼看都像是那種人。

趙傳薪豎起拇指:“好誌氣。不如加入我們背水軍,等回頭和日本人打起來,我給你機會讓你打頭陣好為國捐軀。”

聽了此言,金武誌臉頓時垮了下來:“趙先生,我是個書生,隻有書生意氣,不懂打仗的。趙先生,你就不擔心打不過日本人嗎?”

“我什麼時候說過一定要打的過日本人了?”

“額,打不過日本人,清廷和日本都視你為眼中釘,又該如何?”

金武誌是做過功課的,知道這趟的主顧是位什麼樣的人。

恁慈禧,乾洋人,恨他的人忒多了些。

趙傳薪依舊沒心沒肺的表情:“有啥可擔心?如果我最終一事無成,關外那麼多溝溝岔岔,我隻身一人帶上狗和馬,弄一群雞鴨,找地方隱居。等隨便過個百十年,到時候我提二兩燒刀去伊藤博文的墳頭拉二胡順便蹦迪去。”

牛逼!

那畫麵想想都令人心醉。

金武誌服了:“趙先生,再過百年,一百二十歲可是高壽啊。”

其實他知道趙傳薪如今肯定遠不止二十歲,因為幾年前趙傳薪便崛起了,現在即便不到三十,也是相差不遠,說不定年紀更大,隻是看著年輕而已。

但他會說話,故意說的趙傳薪很年輕。

但話外之音是,一百二十歲,一般人活不到那時候。

畢竟清末的人均壽命很低,天災人禍不斷,普通人活六十都算高壽了。

趙傳薪撇撇嘴:“一百二還高壽?那隻是個基數。在那基礎上,我還得活至少四十年才夠本。我們法師界壽命的事,你把握不了的。”

金武誌一愣,想起了趙傳薪可還有個大法師的外號。

這還真拿不準了。

據聞陳摶老祖到現在都活著,不知在哪遊戲人間呢。

兩人一路扯淡,到了遼地。

在這裡,兩人需要越過鴨綠江抵達韓國。

趙傳薪望著長近乎上千米的鴨綠江麵,滾滾而渾濁的江水,不由得想起了一些事。

金武誌見他駐足,問:“趙先生,你在看什麼?”

趙傳薪大手一揮:“沒什麼,今日趙某也要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是的,後麵有一群可愛的人,也是和他這般挺胸凸肚帶著信仰過的江。

嗬,生死什麼的,早已置之度外。

日本早在1905年,就已經確立了在這裡建設大橋。不過要動工,還要在兩年後。

日本不顧清廷的抗議,耍無賴式的強行在岸對麵的新義州施工,然後各種無賴和威脅逼迫。

時局動蕩的清廷毫無辦法,眼睜睜看著將橋架上,連通了中韓兩界。

後來,這橋又被美國佬給炸了。

便是後世鼎鼎大名的鴨綠江斷橋。

不過此時沒橋,兩人要乘船渡江。

這是一艘小汽輪。

上船後,有個帶著孩子的婦女和趙傳薪、金武誌商量:“二位,我帶著孩子,能不能讓我們坐前麵,這孩子不老實。”

金武誌有些怕水,船又小,晃晃悠悠的,臉都白了。

本來他是不情願的,船後麵更加顛簸。

但是趙傳薪卻拉著他起身:“沒問題,你們坐吧,我們去後頭。”

金武誌被趙傳薪拉著,不由自主的朝後麵走去。

他胃裡有些倒騰的說:“趙先生,我們買的是船頭票,憑什麼讓給他們?我有些暈船的,而且這般顛簸,坐後麵不穩妥。”

趙傳薪看著洶湧的江水,樂嗬嗬道:“我還有個名號,叫混江龍。在水下,龍王也要給趙某三分薄麵的,乖,彆怕。”

誰知,金武誌的臉色更白:“趙先生,萬萬不可胡說,在水上行船,最忌諱說這些。”

“嗬嗬。”

這艘小江輪慢的像是老牛,歪歪斜斜的。

因為這裡距離入海口不遠,加上近日來春雨不斷,水位上漲不少,所以江流尤其湍急。

一邊抵抗湍急的水流,一邊驅動前行,也是為難它了。

這導致汽輪上很顛簸。

趙傳薪給讓座的那個婦女,拉扯著不老實的孩子,口中不斷的數落那孩子不聽話。

“再胡鬨,就把你扔進江裡去喂王八!”

船老大聽了,臉色頓變。

怕什麼來什麼,這船忽然劇烈的顛簸起來。

也不知是暗流,還是水下有什麼拖著船,導致本就動力不足的小汽輪的船尾突兀的發生偏轉。

船老大口中念念有詞:“龍王爺饒命,龍王爺饒命,那婦人不是有心的,放過我們吧。”

同時,手裡急忙打舵。

結果,船頭再次發生劇烈的晃動。

不光是船老大,趙傳薪身邊的金武誌也嚇得夠嗆。

即便他有些敬畏趙傳薪,此時卻依然忍不住抱怨:“趙先生,你看你,一定是你的話冒犯了龍王爺……”

他沒聽見前麵婦人的話,不然肯定還會賴在婦人身上。

他這邊話剛落,船老大那頭也發生了變故。

船老大突然爆發,惡狠狠地來到婦人身邊,一把奪過她手裡的孩子:“都怪你,要不是你說什麼把孩子丟進水裡,龍王爺也不會怪罪。這下好了,龍王爺的祭品有指望了,你的孩子不丟下水,咱們誰也彆想活。”

婦女駭然失色,忙要去搶奪孩子。

同時口中哭嚎:“還給莪的孩子,他才五歲……”

但是船老大久在船上生活,底盤很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