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何須到午時(1 / 2)

清末的法師 黃文才 15095 字 2個月前

當路人經過,他們隻是在一旁吸煙聊天。

昨天的老警吞雲吐霧道:“鬼佬想拿我們當槍使,但咱們也不是傻,不能當活靶子。”

“反正他們沒來,也看不到,意思意思就得了。”

“聽說那人就是趙傳薪,打的洋人都怕了他。”

“……”

趙傳薪遠遠地看了一會兒,見他們確實沒有搜身,這才放心離開。

維多利亞港。

李之桃和吹水駒因為要出遠門,心裡長草了一樣。

心裡存在對陌生環境的畏懼和擔憂,也有對未來生活的憧憬,還怕趙傳薪出門太久耽誤了開船時間。

數種情緒在心頭來回激蕩,形同熱鍋上的螞蟻。

“趙生怎麼還不來呢?”吹水駒在船舷上來回走動,偶爾碰到了彆人,也不道歉。

他們已經登船了。

李之桃自己也很急,卻故作鎮定訓斥說:“你都問了五遍了,不要問了,趙生自然有他的打算。”

說完,自己也抓耳撓腮。

港口人流如織,兩人憑舷觀望。

忽然,吹水駒指著港口:“那裡,那裡好像是趙生。”

李之桃順著他指著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見了騎馬的趙傳薪。

兩人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輕鬆神色。

剛想要打招呼,異變陡生。

人群裡,忽然有人拉起了絆馬索。

不但幾個行人被絆倒,米山也是被絆倒。

馬背上的趙傳薪被甩了出去,還好在港口米山走的很慢。

不然這一下,趙傳薪能摔個半死。

剛反應過來,趙傳薪看見人群裡衝出來幾個人,手裡拿著的赫然是英警專用的韋伯利轉輪手槍。

趙傳薪想都不想,抬手一槍。

砰!

一人當即倒地。

槍聲響起,人群大亂。

有人尖叫著往港口外奔跑,有人則慌不擇路的衝向了輪船。

趙傳薪就地一滾,躲在混亂的人群當中,讓幾個槍手失去了目標。

砰!

趙傳薪抽空,又一槍,打倒了一個槍手。

他手中的馬牌擼子此時就是靈魂收割器。

對方因為人群尖叫四散奔逃,看不清趙傳薪位置。

而此時就席地而坐的趙傳薪,隻要人群稍微露出個空檔,露出的些許槍手的身影,他就補上一槍。

子彈精準的穿梭過人群的縫隙,總是能擊中敵人。

一個槍手不管不顧的開了槍,結果被一個英國人擋住,英國人中槍痛苦的捂住自己的肚子,拖著血跡繼續跑,生命力異常頑強。

等槍手再看,已經失去了趙傳薪的身影。

他猛然往前跑了兩步,推開一個奔跑的路人,地上空空如也。

然後,他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愕然回頭。

“你在找我麼?”

趙傳薪樂嗬嗬的看著他。

槍手大吃一驚。

剛想調轉槍口,卻聽趙傳薪笑嘻嘻的說:“成全你!”

抬手,拿著精靈刻刀在他的腦門一紮。

腦組織立即損壞,宕機的槍手朝後直挺挺仰去。

腦袋上,多了個汩汩流血的小洞,很小很小……

人群散儘。

還剩下最後一個槍手,拿著槍站在原地發懵。

槍聲、同伴中彈的慘嚎、慌亂的人群,這些使得他戰戰兢兢,握著槍的兩隻手都開始發抖了。

等人群散儘。

他看見了趙傳薪。

趙傳薪嘴裡叼著鷹骨哨,猛地吹響。

那人哆哆嗦嗦的抬起手。

沒等他開槍,背後被一股大力擊中!

整個人炮彈一樣飛出去。

趙傳薪放下骨哨。

嗬,召喚卑鄙的米山!

米山一腳將槍手踢飛後,顛顛的朝趙傳薪跑了過來邀功。

趙傳薪手裡多了一根胡蘿卜,塞進了米山的嘴裡:“沒有白白花錢贖你!”

趙傳薪帶著米山到那個槍手身邊。

也不知道被米山踢斷了肋骨還是怎麼的,這人倒在地上一動不敢動。

隻是不斷發出痛呼。

趙傳薪蹲下去,拍拍他的臉頰:“說,你是什麼人?誰派你們來的?”

按照電視和電影裡的劇情,反派肯定要咬牙堅持死不鬆口。

搞不好還會“呸”的啐你滿臉。

甚至趙傳薪已經做好了隨時躲避唾沫的準備。

然而,

對方麵露驚恐和痛苦:“我說我說,我們是大眼勝的人,彌墩發了你的人頭懸賞,大眼勝接了懸賞,差佬給發了槍,我們就來找你了。”

“大眼勝是誰?”

“大眼勝是勝輝堂的四八九。”

“什麼是四八九?”

這人快哭了。

他疼的要死。

偏偏還得忍著,回答趙傳薪層出不窮的問題。

“四八九,加起來等於二十一。洪門的‘共’,拆分開正好是二十一這個數字。所以,四八九代表堂主。”

趙傳薪服了:“本事沒多少,幺蛾子倒挺多。以為你們是間諜呢,還玩暗語。”

他又問了幾個包括大眼勝在什麼地方的問題,這人最後是疼昏過去的。

趙傳薪才不管他的死活。

隻是一抬頭,船已經離開,進入大海中了。

這……

他現在猶豫,若跳海追過去,那米山帶不走了。

若不去,那李之桃和吹水駒怎麼辦?

最後還是翻身上馬,反正李之桃和吹水駒到了天津,身上有他給的錢肯定餓不死。

讓他們等著吧。

“樹欲靜而風不止,那老子就會會你們這些魑魅魍魎!”

……

李梓鈺挑挑揀揀的對彌墩講了一些趙傳薪的事。

比如他如何從身高長相和行事手段,推測出趙傳薪就是趙傳薪,凶手也是趙傳薪的。

但是,

他卻沒有告訴彌墩關於銀行的事。

李梓鈺為人處世有一套自己的原則。

首先,他在學習上沒有狹隘的民族觀。他不吝嗇任何可以補充自己大腦的知識,無論這種知識出於哪個民族或者國家。

更不會如同後世一些鍵盤俠,生拉硬套的強調和詆毀全世界文明出自華夏,西方曆史全部偽造,包括金字塔和巨石陣在內的都是鋼筋混凝土剛剛建起來的。

類似這種表麵看似好像很驕傲,背裡卻充滿自卑心裡的想法,他從未有過。

他不覺得自己比彆人差,學到手了,他覺得他比西方人更優秀。

但是,他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哪怕目前在港島從事偵緝工作。

內地隻是目前沒有可供他發展的環境而已。

但他依然是中國人。

所以,當他想明白了,就不打算交代這件事了。

那純屬多管閒事,反正沒在港島的銀行提款不是麼?

但趙傳薪在港島鬨騰傷了英警,而這裡屬於他的工作範圍。

職責所在,一往無前。

這就是他的行為準則。

看似矛盾,

可在其位謀其職,一碼歸一碼,隻要對得起自己本心就行。

當彌墩得知了具體情況後,派人先後找了兩個人。

第一個是大眼勝,他發出了懸賞,並給予隱蔽性好的轉輪手槍做武器。

第二個是鄭國華。

彌墩要求鄭國華整合目前港島混亂的堂口。

並且強調以後不得有類似趙傳薪這類人出現。

在彌墩看來,華人管理華人便能有效的遏製這種情況。

洋人—百姓—清廷—洋人

這是個畏懼鏈,循環的。

可在港島,這條鏈中少了個環節。

華人治華人成了最佳方法。

可能是怕自己壓不住場子,也可能是為了顯得更加鄭重,鄭國華邀請了在總督前炙手可熱的李梓鈺,共同參加這次會議。

會議在蓮香樓舉行。

參加會議的,一共有26個堂口的話事人。

人多,每個人各執己見,尤為顯得他們像一群烏合之眾。

在場的李梓鈺都被他們吵的頭疼不已。

鄭國華說:“各位都是江湖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今天來,主要為了一件事。

近兩年,港島的是非尤其多,自從諸位從和合圖分裂出去後,各自為戰。好些的還在碼頭扛包做苦力,可有的人卻開始為非作歹,早已摒棄了當初和合圖為百姓做主,伸張正義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