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履曆所有人都清楚,提前一年上學還連跳兩級,小學成績單上所有考試除了100還是100;參加繪畫比賽從市裡一路到全國,最後捧回了一個一等獎還因此上了電視;上了初中以後,彆的不說,至少英語和數學依然保持次次100,在學生們眼裡這就是活著的傳奇,在老師們眼裡,這就是最優秀的學生,十年難得一遇。
所以輪到季芸芸上台,她不緊張,倒是台下的人比她緊張,或者說是期待。
“尹老師,這就是您女兒嗎?”
羅文傑下來之後坐回到尹繼蘭身邊,看見季芸芸上台便問道。
“是啊,怎麼樣,有沒有信心和她比一比?”
羅文傑也知道自己偏科,但在文科方麵他自信不比任何人差,所以他果斷點頭:“有啊,怎麼沒有!”
“好,有誌氣!輸了可不能哭哦!”尹繼蘭知道這個學生“打”遍全年紀無敵手,難免有些心高氣傲,所以這次比賽是個難得的機會讓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雖然這個外頭所謂的“天”就是她女兒季芸芸。
“good afternoon,dies anda great honorbe here and……”
流暢至極甚至也可以說動聽至極的英文從季芸芸口中流淌而出,標準清晰的倫敦腔,如果有人聽過bbc的廣播,也許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錯覺。
這輩子但凡感興趣的事季芸芸都要求自己做到極致,無論哪種語言,初學的時候都按照國家電視台的語音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脫口而出爛熟於心之後再去研究俚語以及日常口語方麵的縮略發音和慣用語。
九分的努力外加九十一分的天賦金手指,季芸芸的出場讓所有參賽者感到絕望,尤其是羅文傑。
自視甚高的羅文傑當然聽過季芸芸的大名,不僅僅因為她是自己老師的女兒,更因為季芸芸是他認為唯一在外語方麵和自己能有一拚的同道中人,不是他瞧不起人,單論英語這一科,十分優秀的朱玲也差他一步之遙。
隻不過大家差著一個年級,之前沒機會在一起比,現在難得有這麼個選拔,他內心裡一直覺得終於能在同一個賽場裡證明自己了,這個主持人的機會他必須拿下。
可惜現實永遠是殘酷的,如果說他的天分是140分甚至140+,那麼季芸芸就是高山仰止的滿分150,甚至是160、170。
世界上永遠充滿競爭,比如能上京大的都是學霸,可京大依然能排出個一二三四,天才也分三六九等,永遠有人比你強。
越是優秀的人越能深刻體會到更優秀人的優秀,就如這一刻的羅文傑,目瞪口呆。
“尹老師,這真的是你女兒?”
幾乎一模一樣的問句,語氣卻千差萬彆。
“是啊,是我女兒。”尹繼蘭打量著羅文傑的神色,問道:“知道為什麼老師總告訴你要永遠保持一顆謙虛的心了嗎?”
“你確實是我最優秀的學生,一直都是,但世界上優秀的人不止你一個,不要把眼光局限於一城一池之地,你的對手在外麵,在未來,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