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槐林雙眼一亮,他“哇”了一聲:"你們這麼厲害?!"
"是家裡長輩厲害。你們才更厲害。”聞柏舟笑著下了車,“林先生,我是聞柏舟。"
“我知道你,小聞。"花城的林恒笑著迎了過來,"你們地堡真的偉大,我們所有人都要感謝你們。"
他看起來比澤城的蔡宗河還要年輕,估摸著隻有三十多歲。是聞柏舟見過的最年輕的幸存者基地負責人。
他看著聞柏舟的眼裡滿是激動的神光,走進了就率先張開懷抱用力擁抱著聞柏舟,熱情地拍了拍聞柏舟的背脊,又笑容滿麵地去迎其他人。互相見過禮,林恒才帶著楊槐林,領著他們在花城裡轉悠了起來。
花城的種植區在許多的矮樓裡。除了一樓,二三樓裡的種植區都是依靠著大量的種植箱。
“我們這裡畢竟以前也是農業大市。產業鏈豐富,人才也不缺。種植箱這種東西自己用的話,儲備是儘夠的。”林恒笑道,“我們也努力保存了一些種子。等到天氣更好一些,就可以為生態恢複做點貢獻。"
種植區的矮樓裡,除了種植作物,還有著實驗區。現在正是工作時間,有不少年輕的研究員在實驗區裡認真的做著實驗。
澤城因為飽受輻射病之苦,有著相對發達的醫療研究;而花城則因為自己的先天條件,一直在深入的研究各項作物。正因為他們的研究,花城才能在那樣艱苦的環境裡,支撐起東邊區域的糧食消耗。
隻是他
們的能源來自於澤城,那是當年澤城從戰損的核動力戰艦裡拆卸出來的核動力係統。因為能源有限,所以他們一貫是先供種植區,再供生活區。
也因為這樣的緣故,也形成了人與農作物住在一起的格局。
“讓你們見笑了,我們的生活區有些亂。不過也方便了就近照顧糧食。”林恒笑道,"等以後物資更豐了,應該就能改一改生活環境。"
聞柏舟看著這樣的環境,內心格外震動:"你們真的很了不起。"
林恒笑著擺了擺手:“隻靠我們手裡這點東西,我們自己也活不下去。大家都很了不起。”他們粗粗瀏覽過一遍花城的種植區,正要往生活區去,頭頂卻傳來了一聲飛機的轟鳴。聞柏舟猛地抬頭一看,就見一架鐵灰色的飛行器劃破長空,直往更高處飛去。
"青鸞……"
"對,是青鸞。”林恒笑道,“看來我們得先去屋子裡待一會兒了,青鸞起飛發射沉降彈,一會兒說不定得下雨。"
聞柏舟心下震驚,忍不住問:“天都亮了,它還在發射沉降彈?它離開了,澤城的人又怎麼辦?"
“我和澤城的蔡先生也交流過。澤城那邊拆卸了船市裡的部分供能係統。這樣即便青鸞離開幾天,也不影響澤城的供能。"
林恒解釋道:“這天上的輻射塵一日不消弭,青鸞就會工作一日。澤城也不想因為他們,就耽誤這樣的大事。"
“這樣啊……”他再次抬頭,視野裡已經看不見那艘空天母艦的影子。它應該已經駛去了下一個目的地,為那裡的輻射塵發射沉降彈。
林恒引著他們往生活區去。
花市的生活區原本是農科院的地眼,它深入地下幾米,觀測試驗田的用水規律與地下水源的變化。
雖然現在試驗田與地下水源早已消失,但它卻承擔起了更重要的責任。
一行人剛剛進入地眼,屋外就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
"這雨沾上了可不舒服,幸好咱們回來得快。"林恒笑著主動說道,"之前齊先生與我說,你們想交換一些高產且抗旱的糧種回去。我這裡已經準備好了。不如現在就去看看。"
花城的
高產糧種這些年一直在優化。舍棄了一部分口感後,產量更是成倍的增加。如果不這樣,他們也扛不起幾個幸存者基地的需求。
聞柏舟就是為了這些種子與它們的研究資料,才想來花城一趟。林恒這樣主動的態度,讓聞柏舟有些驚訝:"您現在就給我們?那您想換些什麼?"
林恒笑著擺了擺手:“現在天氣這麼好,我們想換什麼換不到?種糧食不等人,你們就先把種子拿回去,彆的日後再說。"
他看向窗外淋漓的大雨,麵上笑容不變,聲音裡卻多了一絲感慨:“天氣這麼好,咱們救人要緊。"
早點種植,早點豐收,也早點與天上的青鸞一起迎接新時代的陽光。聞柏舟鄭重道:“我會將種子分給在路上路過的地堡一份。”"好。"林恒含笑應道,"這件事就拜托給小聞你了。"
他們並肩往地眼的深處走去。
屋外雨聲瀝瀝,心中卻有一條光明大道,指引著他們堅定的前行。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小聞的故事就暫告於段落啦。
他會努力做自己的事業,也會一直在兩個世界往返。讓世界,也讓自己都變成更好的模樣。所以我也就在這裡止步,與大家說再見。有緣,我們下個故事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