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令江京驚訝的是,江黃門竟然沒有找他麻煩,他在皇帝麵前露臉的次數反而多了起來。
送飯、送湯、送衣、傳召大臣……他最近是忙起來,烈烈寒風中雙腿都要掄出火星子。
雖然他懷疑江黃門有整他的嫌疑,但這些都是在皇帝麵前露臉的好事啊。
難道江黃門最近吃錯什麼藥還是發瘋了?江京心中納罕。
江平既沒有吃錯藥,也沒有發瘋。自從上次劉隆挑明他把持德陽殿的事情,江平審視過去,展望未來,決定不能像以前那樣看顧小皇帝了。
以前皇帝年幼,大皇子尚在,太後掌權,外戚遍布朝廷占據要津,為了小皇帝的安全,江平自然將人看得和眼珠子似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皇帝漸漸長大,江平再用以前那套法子可能就不適合了。
皇帝將來會有皇後、嬪妃、皇子和公主,而他不能看顧全這些人。他也知道若真一手遮天,隻怕下麵的人肯定不服,不如放開。
皇帝大了,學得越來越多,懂得越來越多,江平逐漸感到被甩開的恐慌。
他需要成長,而皇帝也需要心腹,於是江平放開了德陽殿的一些限製。不獨江京在皇帝麵前得了臉,還有幾個宮女也開始上手掌管皇帝的衣著配飾。
劉隆連著處理四天的朝政,第五□□臣休沐,但是作為皇帝的他根本就沒有休沐日,更沒有假日。
彆人假日閒暇,但他假日最忙,忙著主持典儀和祭祀的事情。雖然各種典儀一減再減,但劉隆感覺比處理朝政還累。
比照著鄧綏處理朝政的速度,劉隆要慢了不少。所以大臣休沐的那一天,他依然忙碌著處理之前積壓的奏表。
而他的母後穿著一身新做的雪青色深衣,每天過來幾次,端著梨湯,在他背後看批閱奏表。
“母後。”劉隆轉頭,抬眸賣可憐。
鄧綏仿佛沒有接收到,用手指了指桌案上的奏表,道:“這些都是今天要處理的?”
劉隆點頭,有氣無力道:“昨天積壓的,今日必須處理完。”
鄧綏道:“史書記載始皇帝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隆兒還需要努力。”
劉隆聞言,辯解道:“這個需要天賦。”
真的,皇帝勤政是一件需要天賦的事情,劉隆以親身經曆證明。勤政的皇帝需要強大的精力和強烈的攬權欲望,比如秦始皇,比如明太祖,還有個雍正帝。
然而,劉隆覺得他就是普通人,精力萬萬不能和秦始皇明太祖相比。
至於攬權
的欲望嘛……
劉隆盯著母後,心中祈禱母後一定要早日康複,不然他以後再像這樣連日處理朝政會長不高的,鐵定會長不高的。
鄧綏一看劉隆的表情就明白他心中所想,空出一隻手摸他的頭,安慰道:“好好批改奏表。”
休假一時爽,一直休假一直爽。
鄧綏現在心情舒暢,小皇帝處理朝政有模有樣,有她鎮著那些大臣不敢生什麼歪心思。
每日天黑而眠,天亮而起,身子都比之前輕快幾分。
鄧綏探望完劉隆,回到後殿,召來太醫令複診。太醫令診斷完,笑道:“陛下身子好轉,不用吃藥,我寫個方子讓庖廚做些藥膳來滋補身體。”
陸離大喜,道:“蒼天保佑,陛下終於好了。那以後……”
太醫令道:“陛下之前身子虧損嚴重,正好趁著這次機會固本培元。隻是以後,陛下還是要多休息。”
鄧綏聽了,點一點頭,問道:“大概需要多久?”
太醫令沉吟一下,道:“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
今日是臘月初十,朝中緊要的事情處理得差不多,祭典有大鴻臚和蔡倫,主祭人是皇帝。她倒是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繼續修養身體。
“倒是可以,你看著辦。”鄧綏下定決心。
劉隆晚上從江平處得到這個消息,開心道:“母後,朝政有我,你就放心修養身體。”
鄧綏聞言笑起來,溫和道:“我相信隆兒。”
劉隆聞言頓感身上責任重大,更加認真地批改奏表,同時也有了盼頭。
嘿嘿,隻要再努力一個月,至多兩個月,母後就能複工處理奏表了,他也就可以過快樂的學生生涯了。
劉隆這幾天再一次深刻認識到學習生涯的快樂和珍貴,感慨輸入知識的輕鬆,感歎輸出想法和決策的艱難。
日子有了盼頭後,劉隆乾勁十足,處理奏表的速度快了不少,大臣說什麼話能迅速明白背後的含義。
一切都變得很順利。
江平則在小皇帝處理政務的期間,抓緊時間看史書,了解典故章程以及熟悉朝臣世家。
雖說現在還不能像蔡侯那樣為小皇帝出謀劃策,但至少不能因為聽不懂被人拋在腦後。
江平時常拿王娥警示自己,他可不想像王娥那樣整日在皇帝麵前絮叨衣服食物,最後被皇帝認為一直閒著容易荒廢人生,勸她多看看多學學,學個興趣,掌握個手藝。
於是,質樸的王娥傻乎乎地被皇帝“忽悠”走了,歡天喜地地去織室學習紡織和刺繡的手藝。
噫,他可不是王娥,聰明著呢。
江平知道要多學習,最好將來能像蔡侯那樣為皇帝出謀劃策,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兩人商議事情,自己站在旁邊一句話都插不上,半個好主意都提不出。
“聖上,用飯了。”江京領著小寺人滿臉堆笑。
飯菜是炙鹿肉、羊肉蘿卜湯、韭黃拌豆芽、一個胡餅、一碗粟米飯以及一
碗羊奶。
江平看見後,眉頭微皺,對江京道:“冬日天氣乾燥,殿中又放了炭盆,聖上不宜多用炙烤之物。”
江京低眉順眼地應了,劉隆隻說了一聲:“下次記得就好。”
等皇帝吃完,江京收食案時發現聖上將食物吃得乾乾淨淨。
皇帝對炙烤之物情有獨鐘,江平在皇帝勞累或者情緒低落時都會將燉煮的羹湯換成炙烤鹿肉或羊肉,討皇帝歡心。
江京這麼做了,卻被江平責備。他心中暗罵江平,真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自己做得,彆人就做不得。
後代皇帝什麼食不過三口的規矩,北宮裡是沒有的。若是一道菜最多吃三口,那得準備多少道菜,浪費多少東西。
皇太後是每頓一肉飯而已,劉隆是吃多少做多少。至於說從飲食中探得皇帝喜好,劉隆表示無所謂,得到喜好,還能給他下毒不成?
東漢皇宮中,藥材管理嚴格,外麵的人進來要搜身,想用藥毒皇帝難之又難。
劉隆信心滿滿,對下毒嗤之以鼻。他好像忘了她的母後在幾乎被陰後逼到走投無路時差點仰藥自儘,東漢曆史還真有個小皇帝被人毒死。
不過,他即使知道了,估計也不會改成食不過三口。
那簡直太浪費了,上行下效之後,就真的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了。這個朱門也包括皇宮。
江京等幾個寺人和宮女漸漸熟練起來。時間一劃而過到了臘月二十八,劉隆緊趕慢趕處理完了奏表,沒有拖到大年三十還要加班。
更讓他高興的是,母後說了,等年後她就能處理政務了。
劉隆的心情好極了,更完衣洗手,正要出去,卻被江京叫住。
劉隆一臉疑惑地回頭,隻見江京一臉激動之色,嘴唇顫抖著,因而心中更加疑惑。
“聖上……聖上……聖上可知皇太後並非聖上生母?”江京壯著膽子,盯著皇帝的眼睛說。
是非成敗隻在今朝!
江京這些天碰觸到皇帝,但又被江平緊緊轄製在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他依然是皇帝身邊可有可無隨時替換的寺人。
想起鄭眾的事跡,江京的臉上閃過狂熱,他也想封侯,也想成為炙手可熱的大人物。
劉隆聽到江京的話,整個人呆愣了,似乎不知所措,一臉茫然。他一開始知道母後不是他的生母,這些年的養育之恩已經讓劉隆將她視作母親。
劉隆沒有和任何人說生母這個事情,任何人也不敢和他說這個事情。劉隆、鄧綏和鄧氏處在一個微妙的平衡中,一個假想的血緣親情平衡中。
現在有人在他麵前挑破了這個事情,這讓劉隆措手不及,腦子飛速轉動,思考破局的辦法,想要繼續保持與鄧氏的聯盟。
江京以為皇帝震驚至極失去言語,低聲飛快解釋道:“聖上的母親乃是江美人,皇太後抱聖上以為己子,江美人不久身亡。聖上經曆與先帝類似,難道就不想像先帝那樣驅逐鄧氏,獨掌朝綱嗎?”
“啊……”劉隆發出短促的聲音。
江京的言語中帶著蠱惑,目光灼灼盯著劉隆:“聖上親政多日,群臣稱讚,聖上你難道要將這大漢權柄繼續委之外人?聖上,奴婢已經聯絡好了人,隻要……”
“北宮宮人諂媚太後,但南宮卻有忠心之士,鄧氏諸人已扶靈回南,三公此刻就在公署辦公。隻要聖上借口見帝師,到了南宮,伸手一揮從者雲集,你再派人傳召三公,誅除鄧氏就在今朝!”
還未聽完,劉隆的腦子仿佛一下子炸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