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周懷經常替王娥往趙賀家裡送些東西。時間長了,趙賀與周懷稱兄道弟,偶爾還喝上幾杯酒,趙賀自以為二人有了交情。
兩姊妹一大早就出去抓蝗蟲,進了內室洗乾淨手臉,換了衣服才出來。
周懷讓二人坐下,說明來意:“我今日來是要給趙兄弟說一件大喜事,你也知道自從聖上即位以來,宮中就甚少采買宮女。”
“恰巧我們上林苑前些日子幾個老宮女沒了,正要補上。現在外麵賣兒鬻女,多少人家想要入宮連門道都沒有呢。我就想起了伯姚來。”
趙賀吃到女人進宮的甜,忙道:“行行行,伯姚還不謝謝你周伯伯。進了宮,你一輩子不愁吃不愁喝。”
伯姚衝趙賀冷哼一聲道:“阿父,要去你去,我不去。”趙賀臉一黑,男子去宮中那是做那沒根的寺人,這死丫頭說的什麼話。
周懷伸手阻止發怒的趙賀,轉頭笑問:“伯姚,你為什麼不去?進宮還有俸祿可拿呢。”
伯姚道:“伯伯,仲姬還小,我去了,她無人照應。”
周懷聞言歎息道:“那就罷了。”
說完,他對趙賀笑道:“令愛姊妹情深,令人佩服。昨日東街的王大嘴找我反給我幾千錢,求我讓他家的女兒進宮。我是看著伯姚長大,又和趙兄弟相與,就沒答應他。”
趙賀聽了咂舌道:“去宮還要給錢?”
周懷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慢悠悠道:“今時不同往日。眼見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將女兒送到宮中,不僅省了一筆飯錢,而且每月宮女都有俸祿,說不定還能接濟家裡人呢。”
趙賀聽完十分心動,又問:“那現在采買宮女宮裡還給錢嗎?”
周懷道:“給。”
“多少錢?”
“五千錢。”
趙賀想了想,對周懷說道:“伯姚跟你走,仲姬白送給你,周兄弟你看這樣中不中?”
伯姚驀地轉頭看向趙賀,趙賀被伯姚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盯得心虛。
周懷搖頭道:“她太小,去了宮裡也不能乾活,隻能吃白飯。伯姚不願意就算了,我吃完就找王大嘴,發個一萬錢的小財。”
趙賀現在完全被五千錢的賣身錢和宮女每月的俸祿迷了心,著急道:“咱們是兄弟,王大嘴的女兒長得哪有我家伯姚水靈。仲姬年紀也大了,不吵不鬨,伯姚嘴裡省出來的就夠她吃了。”
伯姚聽了這話,垂下眼睛,將紅了眼睛的仲姬抱在懷裡,沒有說話。
周懷麵露遲疑之色,趙賀狠狠心道:“你給我四千錢就行,剩下的一千錢我請你喝酒。”
周懷搖搖頭,舉杯對趙賀道:“喝酒喝酒,咱們不提這些。”
趙賀哪能讓周懷不提這些,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現在若是不定下來,恐怕伯姚這輩子就進宮無望了。
趙賀一咬牙道:“三千錢,你給我三千錢就行。”
周懷放下酒杯,歎了一聲,道:“行叭,看在咱們兄弟份上,頂著上官責罵,添張嘴就添張嘴吧。”
周懷叫了一聲跟來的小寺人,讓他去取三千錢來,轉頭看見小小的仲姬眉頭還是緊皺。這讓趙賀看得心驚膽戰,生怕他後悔了,連連敬酒。
大約兩刻鐘,小寺人取來三千錢,周懷奇道:“怎麼這麼快?”
小寺人笑道:“路上碰到張翁,問我乾什麼去,我說回去取錢。他說回去太遠,直接給我三千錢,讓我送給你。”
周懷笑著將錢放到桌上,趙賀好奇問道:“這張翁是誰?”這麼大方。
周懷笑道:“南市賣肉的屠夫,如今皇家都在節儉,上林苑養的豬一部分就賣給張屠夫。”
趙賀感慨道:“年成不好,皇家也沒餘糧了。”
周懷糾正道:“皇家仍有皇家的氣派,隻是陛下和聖上愛民如子,這些所賣收入都用來收蝗蟲呢。”
趙賀聽到皇家收蝗蟲,瞬間來了精神,問道:“這蝗蟲是什麼靈丹妙藥嗎?皇帝賣肉都來收這玩意。”
周懷手一頓,抬起頭笑道:“這是上麵賑災呢,蝗蟲吃莊稼,朝廷用粟換蝗蟲,一來是消滅了蝗蟲,二來也給百姓些糧食度日。”
周懷將三千錢往邊上一推,放下酒杯,五銖錢相互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音,立馬吸引了趙賀的注意力。
趙賀道:“說正事說正事,那……那個伯姚和仲姬,周兄弟你就帶走吧,這錢……”
周懷似有悔色,最後不情不願地從懷裡取出兩份契書,道:“算了,誰讓咱們相與的好呢?”
說罷,兩人訂了契約,又讓伯姚和一臉懵懂的仲姬按了手印。周懷喝完酒,就帶著伯姚和仲姬走了。
四人坐在馬車裡,伯姚問道:“伯伯,是阿母讓你接我們的嗎?”
周懷笑道:“什麼都瞞不過你,王阿姆說你大了,怕你爹隨意找個人家把你嫁了,就接你到宮裡做宮女。”
“你也彆怕,這宮裡不愁吃不愁穿,還能讀書,比你在家裡強多了。彆的宮女三十多歲才出宮,但你阿母在聖上麵前得臉,你想離宮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伯姚道:“多謝伯伯,伯姚心裡記著伯伯的恩德。”說完,她輕輕推了下仲姬。
小仲姬學舌:“多謝伯伯,仲姬心裡記著伯伯的恩德。”
仲姬與聖上同齡,看到小仲姬,周懷才意識到聖上是多麼的聰穎,心中感慨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
現在皇室用度緊縮,宮裡不好安排進人,伯姚和仲姬就在上林苑裡學種花。
周懷傳來消息,江平告訴王娥。王娥心中大安,如今她們一家人都在宮中呢。
王娥對心細的江平千恩萬謝,江平對她道:“王阿姆,你不要怪我沒把伯姚仲姬調到宮裡。她們身份特殊,這事我辦不到。若進了宮,大長秋和尚方令必定要知道。他們知道了,陛下也知道了。”
“陛下聖明,對聖上身邊的人都是千挑萬選,前天有個小寺人給聖上送了草編的蛐蛐籠子,當天就被陛下悄無聲息地打發到鴻池去了。”
王娥道:“伯姚和仲姬能進宮,我已是千恩萬謝,再不敢提其他的要求。”
各地滅蝗進行地如火如荼,鄧綏欣慰極了。
七月份,又有三郡遭了大水。朝廷這些年賑災的經驗極為豐富,立馬派人帶著糧食去了。
劉隆在鄧綏身邊看到這三郡的奏表,道:“這幾個郡,雨水若是連下幾日,就有大水之患。若是能修個水渠,緩解下河流壓力就好了。”
鄧綏歎道:“國庫空虛,修渠要慢慢來。”劉隆點點頭。
劉隆這時就特彆羨慕後邊的那些朝代,他前麵就是兩個朝代,各種基礎設施都才開始建。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劉隆所處的位置就比秦漢好一些,還能沿用秦漢的馳道灌溉河渠。現在江南都沒充分開發呢,經濟的重心還在黃河流域。
突然一日,鄧騭紅了眼睛,過來請求還家照顧母親,鄧綏大驚,趕忙問道:“阿母怎麼了?”
鄧騭頓了頓,喉嚨沙啞,艱難回道:“阿母年紀大了,前些日子病了,一直沒好。”
鄧綏道:“太醫令呢?快去叫太醫令來,隨我一起去鄧府。”
鄧騭忙道:“陛下千金之軀,金尊玉貴,怎可輕易離宮?”
鄧綏道:“大兄勿言,阿母病重,為人子女看上一眼才能放心。”鄧騭屈不過,隻好護送皇太後車架回鄧府。
這次鄧綏封皇後後,第一次回到家中,闊彆十多年,竟然生出物是人非的惆悵來。
她匆匆下了馬車,來到母親的臥室,隻見母親臉色蒼白地躺在床上,心中酸酸的。
陰驪珠聽到腳步聲,轉頭看去,竟然看到了女兒,笑道:“我這是在做夢嗎?竟然看到了二娘。”
“阿母!”鄧綏快步上前,握住陰驪珠的手,哽咽道:“是我,女兒不孝,竟然不知阿母病重。”
陰驪珠聽到這話,這才回神,原來不是做夢。她掙紮著要起來,被鄧綏輕輕按下,道:“阿母,今日沒有君臣,隻有母女。”
陰驪珠聞言笑道:“好好好,隻有母女。”鄧騭的妻子寇容匆匆趕忙,正要進去接見皇太後,卻被守在門口的鄧騭一把拉住。
寇容斜了他一眼:“你拉我做什麼?”
鄧騭以目示意,又將人拉進東廂房,才低聲說道:“陛下和阿母在裡麵說話,咱們在外麵等。”
寇容反握住鄧騭的手,笑盈盈道:“好,我聽你的,咱們在外麵等著。”寇容是東漢開國元勳寇恂的孫女,兩家門當戶對,寇容和鄧騭青梅竹馬,感情甚篤。
屋內,陰驪珠和鄧綏敘著家常。陰驪珠在鄧綏的幫助坐起來,伸手撫摸著女兒的臉,懊悔道:“我這段日子在後悔,後悔把你送到宮中。你才剛過三十歲,膝下也沒個子息,先帝又去得早……”
鄧綏緊緊握住陰驪珠的手,一雙眼睛凝視著母親,道:“阿母,我在宮中極好。聖上對我十分孝順,有他承歡膝下,怎麼能說無子呢?”
提到聖上,陰驪珠充滿了擔憂,欲言又止道:“我聽外麵說,聖上有明君之相,先帝也是明君,可竇氏……”
鄧綏搖搖頭道:“咱們鄧氏和竇氏不一樣。古人雲:力能勝貧,謹能避禍。咱們鄧氏上上下下合族靜居,幾位兄長與人為善。竇氏那是自己招了禍患。”
“還有,”鄧綏突然笑起來道:“聖上是一個好人。”
“好人?”陰驪珠奇道。好人有什麼特彆嗎?現在的世家子弟都在標榜自己是孝子順孫,天大的大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