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凝香火,聚金身(求訂閱)(1 / 2)

精絕城,城隍廟。

今日正是城隍廟建成,舉行開光儀式的吉祥日子。

按常理來說,其實廟宇應該早就在數個月之前就落成了。

但,奈何他們供奉的這位城隍爺不甘寂寞。

就在這短短數月之間。

不光占據了這安息都護府近半的地盤,這位甚至還將手腳還延展到了西突厥那邊權柄一擴再擴,也因此,原本隻是縣城規格的城隍廟,如今就顯的有些不夠用了。

在不動主殿跟主體的情況下。

後續的時間,基本都在擴充規格修修補補從府城隍,到都城隍的規格各種亭台樓閣,配備的附殿陸續加。

而且由於廟裡的這位老爺,他不單單執掌城隍之職。

山水土地。

基本隻要是地麵的,祂都握持在手中,這就導致新建造的廟宇得在原本城隍的建製再做增改,變的符合這位的地位。

修修補補。

好不容易施工完畢,總算等到了給神像開光,請神入住的吉日。

廟宇準備正式營業,結果又傳來了意外前方戰事大順利,突厥王城被滅,全境投降。

消息是好消息,但負責督造廟宇的官吏跟工匠可就不這麼想了,他們一個個欲哭無淚。

好在沒等他們再次開工,一封來自行軍總管盧國公的公文製止了廟宇再擴,並且讓道門弟子重新選定吉日。

敦煌,府衙。

此時眉發皆白的盧國公,正在跟那位姓蘇的將領交代事情。

定方啊,突厥王室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另外有人接管,當下有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做,你替本國公去精絕城一趟,拜會一下那位城隍,見證下廟宇的開光儀式。

一座正神廟宇落成,當地主官總得出場見證一下。

雖然神人共治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如今大唐人與神各司其職,但那些作亂的惡詭跟犯人可不講究這些更何況今後都是同僚,還是鄰居。

於情於理,作為主官他都應該去拜會。

但如今西突厥被滅的戰報才剛剛起程,還在去往長安的路,功勞還沒確定下來,那位的品級跟神名自然也就懸而未決。

在情況未明的情況下。

他這位國公就不太好出場了。

畢竟,能承受得住他國公一拜的廟宇神靈少之又少,那位雖然勞苦功高,地盤廣闊,但如今的身份還是府城隍。

揣著好心前去拜會,結果身的國運衝撞了神像,好事也得變壞。

相較之下,蘇定方這位副將恰好合適替代他出場。

蘇定方抱拳道:諾但,倘若那位心懷不滿,屬下又該如何?

盧國公擺擺手:這又不是什麼大事,現在不修廟宇也隻是為了避免一直折騰那些工匠,勞民傷財罷了,同樣也是為了避免工期一拖再拖,廟宇遲遲無法正常運轉。

廟宇儘快落成,那城隍香火旺盛的同時,也能讓這西域之地的百姓更快心向我大唐,不論是對祂還是對大唐,都百利而無一害,雙贏的事,等到封賞的聖旨下達,該修繕增添的,我也不會多嘴多舌。

罷了,神靈喜怒無常,我還是修書一封,道明原委。定方你帶去在神像前焚了,做到禮數周全。

至於其他的

畢竟,那位如今再怎麼說也算名列正神之位,總不至於為了這點小事就害了蘇定方這位副將。

說完,他又好像想到了什麼,補充道:定方,你走之前再從這敦煌城內帶一批工匠

精絕城內的主廟修好了,這西域其他城池裡,也不能耽誤。

神明嘛,保土安民,移風易俗才是正事,這西域雖然偏僻荒涼,但依靠綠洲跟水源建造的城池,大大小小也有幾十座,當真要運轉起來,也相當繁重。

至於打仗這種糙活兒累活兒,就交給他們這群大頭兵就行。

是!

話音落下,蘇定方轉身離開,他並不是個多事的人,況且這又並非兵事,所以國公怎麼交代,他就怎麼執行。

帶幾十位工匠跟護衛的兵卒,一路急行。

三日後,風塵仆仆的一行人來到了精絕城外。

今天便是提前商議好,準備給神像開光,請城隍爺入駐的吉日。

原本,此事是由老王道士跟當地的修行者們一同操辦,官府這邊是當地屯兵的校尉,而民間代表則是素有名望的本地賢者。

當然,說是本地賢者,其實是精絕城原本的王室。

但現如今,在蘇定方趕到的情況下,區區校尉,自然沒辦法站在主角的位份,原本的人員也得調整經過了一番倉促的安排,儀式總算正式開始。

廟宇所在的街道兩側,被前來圍觀的百姓擠滿。

現場人山人海。

這可跟官府沒什麼關係,這些精絕城的百姓,全都是自發前來的。

畢竟是張珂最初接管的地盤。

此地百姓見證過不止一次神靈現身的場麵,尤其是當初那場靈機潮汐,雖說好處大部分都被修行者們包圓了,但百姓們也受到了不小的福緣,消災解難的同時,幾乎每個人的壽命也有不同程度的浮。

添福增壽,百病儘消。

好家夥,這樣靈驗的神靈不來拜拜,供奉,難不成去做什麼禮拜禱告。

活著連真神的麵都見不到一次,隻有遭受不完的苦難,等死後升天堂。

你說這話,你信嗎?

哦,不對,天堂也不是人人能的。

不買贖罪券的人,也跟天堂沒緣。

嗬嗬。

所以,彆管精絕城內的百姓,他們原本信奉的是什麼,從城隍頻頻顯靈,再加城內修行者日常幫人消災解難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基本征服了全城下的百姓。

也因此,在等到儀式結束的那一刻起,廟外的人潮便再難以阻攔,紛紛湧向城隍廟內當然,他們雖然搶著想在神前露個臉,搶在其他人前供一炷香。

但,總歸這是個神靈顯聖的時代,而且廟宇裡供奉的這位也不單單有靈驗的名號,同時凶殘的脾氣也從前線傳遞了回來。

在擠進廟裡,踏石板路後,前一刻還嘈雜,蜂擁的百姓立馬安靜下來。

按順序,一個個進正殿,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