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從根源上清除(求訂閱)(1 / 2)

雖然過去了很長時間,一些記憶現下都已經模糊了。

但對方身穿著的這套龍袍大狐狸還是能認出來的當初皇太極被兒子封正成神的時候它也在場。

可怎麼才幾十年沒見,對方就變成了這副模樣?

像是被人施加了刑一樣,

全身的皮膚剝離,暴露在外的肌肉跟筋膜緊貼在骨骼,全身赤紅枯瘦的模樣,猙獰又恐怖。

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哪兒來的餓鬼。

而且不光是外表嚇人,他的狀態更讓大狐狸吃驚。

香火跟權柄順著他的骨骼破碎的地方流露出來,在筋肉的表層形成一層土金色的光暈,將他的全身包裹了起來。

隻是這層光暈,如今看起來有些單薄,而且光芒明暗不定,像是隨時要渙散的模樣。

這太正常了。

甚至如果不是顧忌著自己的小命,大狐狸都想伸手給皇太極比一個大拇指。

很勇!

先前那群喇嘛們扛著的白骨佛陀,都隻扛了一下就嘎。

皇太極居然能撐過第一輪。

雖然代價是隨後更殘暴的重錘,

那座宏偉的山巒直接被舉過頭頂抱摔而下,外界的餘波便波及整個遼東大地。

而作為旁觀者,光是山巒落下時掀起的氣流就讓它心驚膽戰,帶入到自己早成肉泥了,而作為親曆者皇太極居然還撐著一口氣沒死,那他不強還有誰強?

當然,也有可能祂放水了。

這麼想著,大狐狸側頭看向身旁巨大的麵孔,難道是自己想錯了,祂的目的不是為了滅亡帶清龍脈,崩滅國運?

大狐狸心存疑惑。

隨後它便看到了暈厥的皇太極被扔進了那片滿是邪祟的空間中。

緊接著巨大的地祇回過頭,雙手順著地麵的裂隙探入地下,左右摸索了一番像是抓住了什麼東西,之後全身筋肉隆起,口鼻中噴出一股灼燙的氣流。

於是,隨著祂佝僂的身軀一點點挺直,腳下的大地寸寸崩裂,裂縫一直向著視線儘頭綿延而去。

地下翻湧的泥土深處隱約可見一龐然大物,即便隻看到隻鱗片甲也讓它全身的毛發炸起。

斬斷龍脈,報複帶清?

不,

現實是比它想的更魔幻,也更加狠辣,祂竟然要把帶清的龍脈從地下扯出來

龍脈本質是山川地脈跟江河水脈凝結的產物。

如果擁有靈智那便是山水神靈,是地祇。

可如果在它擁有靈智前的時間裡,附近剛好降生了一個氣運垂青的人物,被對方降生時彌散的氣運侵染,它便會開始另一種變化,地脈會逐漸的跟地生靈氣息交織,捆綁形成龍脈。

跟龍脈捆綁是百利無一害的,龍脈的存在會自發的幫助生靈消災解厄,穩固氣運而像是大狐狸這些獸類跟修行中人前路也會變的更加坦蕩。

當然這些都是附帶的,龍脈存在更主要的作用還是幫助那些氣運之子們建功立業,封王稱帝。

大狐狸能知道這麼多是因為關外這邊風俗原始,它們這些妖物曾經也是被當初的帶清當正神供奉過的,可惜後來皇太極帶人進關之後,中原的佛道,高原的喇嘛蜂擁而至。

尤其是後者的存在擠壓了它們的生存空間,妖物逐漸被排擠到中心圈子之外

所以封王稱帝之後,龍脈的變化如何,估計也隻有帶清的皇宮裡有這方麵的記載。

不過就算隻以它知道的東西來看,龍脈被連根刨起,對這遼東大地的生靈都是一場災難。

就相當於工資豐

厚,待遇超群的公司,有一天突然人事告訴你公司破產欠債,你失業了。

從人人,瞬間變成無業遊民,流落街頭。

不過這也還好,員工麼疼痛也隻是暫時的,換個地方興許比之前待遇還好。

真正慘的是大清,遼東之地沒了龍脈對他們這些主人的影響才是最大的。

由於龍脈是被打包帶走而不是斬斷,那其中存留帶清所有人的氣運,命格全部都不會歸還。

清廷眾人,相當於從高高在的一等人變成了黑戶。

所以在帶清的王朝崩滅的同時,會自而下帶著祖先英靈跟族群血脈一起跳進曆史垃圾堆,史書甚至不會留下他們的隻言片語!

相比之下,孤魂野鬼的待遇都比他們強。

至少後者每逢清明重陽,還有人記著給口飯吃。

站在雄偉的肩膀,看著下方那掙紮不停,卻又無力阻止一點點被拖拽到地麵來的龍脈,大狐狸目光幽幽嘴中低聲呢喃道:也不知道帶清作了什麼孽,碰這種事

不過身為神靈,做這種荼毒生靈,毀滅一地的事情真的不會遭天譴嗎?

後半句話大狐狸沒敢真說出口,畢竟自己還在對方的肩膀待著,敢說這麼多都已經鼓足勇氣了。

況且世人都說妖魔邪祟恐怖,但它們頂多也就是害人,搞點奴仆,還沒見過哪個敢像這位這麼玩的。

昂昂昂

隨著大半條龍脈被從地下拽了出來,它也在奮力掙紮著,同時每一個遼東生靈此刻都有種大難臨頭的預感,不少人甚至聽到了聲聲悲戚的龍吟。

短暫的慌亂過後,有不少人順著心中的感覺,從四麵八方聚攏而來。

深呼吸

張珂雙手用力,抓緊了手裡比魚還滑溜的龍脈,咬著牙一步步後退。

現在在他手中的可不隻是一條龍脈,

還有遼東大地的億萬生靈心神感召之下配合龍脈對他發出的抵觸。

山水脈絡跟氣運命格齊齊發力在反抗著自己,關鍵是他還不能用蠻力。

這就導致張珂隻能慢慢來,將離開地下的龍脈繞著自己的脖頸纏一圈,自己一邊旋轉,一邊後退如同繞線一般,將僅剩在地下的龍首拔出來。

隨著一聲悶響過後,埋藏在地下的龍脈徹底被抽離了大地。

一瞬間,山清水秀色彩斑斕的遼東大地被蒙了一層黯淡的陰影,此時時間並非深秋,但地的草木卻逐漸散發出一股衰敗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