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魚不能,至少不該(1 / 2)

白天收到了大同·府的消息,當下,佛門也好,三山道門也罷,在短暫的磋商之後,紛紛有人離開了山門,星夜兼程前往北地邊關。

當然沒這麼容易相信!

自從大元幾乎挖斷了九州的法統之後,這天下有多久再沒新神誕生了?

原先的遺老們逐漸支撐不住,失去了蹤影,隻剩下神位空懸在那裡。

他們也不是沒有試過,但,無一例外全都失敗了,甚至還弄出了一些醜聞。

現在,

在北地的邊關,遠離中原的地方新冒出了一尊河神不說,一上任就能梳理水脈,吞吐靈機?

他們第一反應是不信。

甚至還想過,整個大同·府都淪陷了.....

但草原上的大元遺族們,遠離當今陛下還來不及,哪兒會上趕著寇邊。

猶豫之後,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

他們這些人就是第一批,為了確定消息的真假。

一旦,真的,確定在邊關有了一尊新神,那佛門也好,道教也罷,隔天就會派出更大的隊伍。

要人給人,要物給物!

甚至,各家的真人,主持也會陸續下場。

隻要能扶持起這一點星火來,那就還有的時間拖,祂矗在那,就不用每天都惶惶不可終日,生怕哪天法統崩了,下一刻就是末法之劫接踵而至!

更多的,

沒見到實物前還不太敢奢望。

至於張珂,等了幾天,光看到人來人往了。

在自己的地盤上和尚跟道士們越聚越多,且隨著時間氣氛愈發的壓抑。

每天一張嘴就是禿驢跟牛鼻子,互瞪兩眼之後就坐下來辨法。

贏了的嘲諷一笑,然後到渾河岸邊來,笑著給河裡的水族(張珂)講道。

輸了的瞪著眼,扭頭回去,隔天就有老一輩的人來找事兒,然後再辨法,再重複.....循環往複,矛盾越來積越大,張珂都擔心下一刻就一言不合開始火並——甚至波及到自己,畢竟這件事他才是源頭。

總有人,會秉承著得不到就毀掉的心思!

他一個小河神,夾雜在一群陽神起步的大佬群裡,瑟瑟發抖幾乎是每天的日常。

倒是河裡的水族這些天跟著占了大便宜。

白天有佛道兩家的大佬們親自講道,

晚上伴隨著張珂吞吐靈機。

日以繼夜,像是踏上了一條高速路,幾乎每天樣子都變一變,而且也愈發靈動,一些簡單的命令也能夠聽懂並執行。

到第六天的時候,

張珂手下有了第一批的蝦兵魚將。

然後張珂派遣他們前往柳河,莊峪河,大峪河等渾河的各個支流,跟著蝦兵魚將身後是渾河水,借著蝦兵魚將掃清支流的時候順手侵占河流,同樣也是壓陣。

哪方麵如果真出了問題,他會第一時間攜勢而去,給對方當頭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