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第 176 章(2 / 2)

朕隻想要GDP 初雲之初 9239 字 2024-03-19

直到周庶人料理完雲南的事情,帶著十幾車的草木標本和書籍,長途跋涉,重歸故土。

再度回到京師,周庶人自然先要去拜見父母兄長,而待到出宮之後,免不得又要往周王府去走一遭。

原配夫妻經年再見,彼此都覺得陌生了。

周王府看著麵前幾乎像是變了一個人的丈夫,遲疑著沒有做聲。

反倒是周庶人先行開口:“這些年在雲南,一直都沒有回來,期間雖然也寫過信,但有些話終究還是當麵說來的更好一些。”

他躬下身去,向周王妃作揖請罪:“當初在宮裡,是我昏了頭,對不住你,這些年府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實在虧欠你良多。”

周王妃心緒複雜至極,卻也沒說“沒關係”,嘴唇動了動,終於說了句:“都過去了。”

周庶人又低聲道:“還有一事要多謝你,我聽說,你專程給杏娘做了道場……”

周王妃道:“也是可憐人。”

周庶人沒有作聲,隻是神色黯然。

周王妃便咳了一聲,又問:“可帶了杏娘的棺槨北上?”

周庶人溫聲道:“她臨終前說,更喜歡雲南。”

周王妃輕輕“噢”了一聲。

曾經同床共枕的結發夫妻,這時候卻如同陌生人。

周庶人自覺氛圍尷尬,遂迅速道:“父皇遲疑著該當如何安置我才好,我倒覺得如今這樣就很不壞,我在上書房見了大郎,你把他教導的很好,想來日後,他會是個比我好得多的周王……”

“至於我,”他站起身來,輕笑道:“還是醫書典籍更加適合吧。”

周庶人向她道:“把南院收拾出來吧,我帶回來的那些東西都安置過去,那邊地方大,也僻靜,日後免不得有太醫時常過來與我議事。”

這樣也正合周王妃心意,她含笑應了:“好。”

……

皇帝早先登基之初,仍然有著效仿周朝封建舊製的想法,隻是後來不知怎麼,卻自己打消了這個念頭,因而除去北方邊境不寧時燕王被派遣出征,其餘諸王都留於京師,渾然沒有就藩的意思了。

再等到皇帝駕崩,太子登基,乃至於太子駕崩,皇太孫登基之後的幾十年裡,本朝都未有外封親王之事。

與之相應的,周庶人當然也就沒有離京了。

他死之後,史官對於他的定位有些為難。

這位太/祖皇帝的第五子一生功績赫赫,極得民心,要是不得一個美諡,彆說周王一係,天下百姓隻怕也不會放過他!

可是這麼著問題就來了——這位爺的王爵是被太/祖皇帝廢黜掉的,之後便是庶人身份,直到辭世,此時蓋棺定論,又該當如何?

這史官壯著膽子去問上司,迎頭就被啐了一口:“你是不是傻?那是周王的父親,他要不是周王,不就相當於否定了周王世係?!此事自然有天子操持,何須我等掛心!”

果不其然,很快皇帝便降下旨意,複周庶人為周王,並賜諡號為“文”。

周文王——這可是頂尖的美諡了!

且又有向西周文王致敬之意。

朝中官員並不曾對這諡號提出異議,畢竟周王是憑借實打實的功績得到的這個諡號。

而此時此刻,周王府內,從前的小周王、如今的周王卻是跪在母親麵前,涕淚漣漣:“娘,真的要按照父王所言——”

周王太妃上了年紀,發間卻沒有多少銀絲,看起來宛若四十婦人。

此刻兒子發問,她平和以對:“你不是已經答應你父親了嗎?為人兒息,怎麼能言而無信?”

人到中年的周王泣不成聲,麵有躊躇:“可是父王說的,實在是太過……”

已故的周王留下遺言,不願葬入皇陵,而是要求兒子將自己的屍身燒掉,骨灰沿著京師至雲南一線撒開。

在周王聽來,這跟挫骨揚灰,曝屍荒野有什麼區彆?!

偏生這是父親的遺願,父親又在病床前得到了當今天子的點頭首肯!

周王作為人子,實在不太能接受如此處置父親的後事,甚至於他心裡邊隱隱的在為母親抱不平。

周庶人被發配雲南的時候,他年紀還很小,對於父親並沒有多少印象,之後周庶人還京,父子二人雖然也時常相見,但錯過的終究已經錯過了。

相較於父親,他自然更加偏向於陪伴自己長大的母親。

對於當年夫妻二人之間的齟齬,周王太妃也好,周庶人也罷,都沒有隱瞞兒子的意思,故而周王此時心中難免存了更深的一層疑竇。

父王是不是不想跟母親合葬,而是惦念著當年陪他一起南下,後來死在雲南的那個妾侍,所以才會有這麼荒唐的決定?

可如此一來,娘不就太委屈了嗎?!

周王太妃見狀,反倒笑了,摸著兒子的頭頂,悠悠道:“你有這份孝心,娘也就知足了。”

又說:“不過,你又怎麼知道,我百年之後,就願意跟你爹合葬?”

周王錯愕抬頭。

卻見周王太妃臉上帶笑,神情柔和:“回頭想想,我這一輩子,隻覺得有你這孩子很好,又與幾個妯娌投契。若有來生,能叫我們幾個投胎成一家姐妹,那才好呢,至於你父親……還是算了吧。”

周王一時不知如何應對了。

雖然爹娘這些年來隻有麵子情分,但到底是他的爹娘啊,天下哪個孩子會覺得他們倆應該跟彆人配成對呢!

周王太妃的思緒卻已經飄到了彆處。

周庶人臨終之前見了兒孫,見了天子,最後守在他身邊的,其實還是她這個結發妻子。

周庶人氣息奄奄的同她說:“你,不生氣吧?”

周王太妃知道他說的是什麼,微微搖一下頭。

周庶人喘息著笑了笑,緊接著就是兩聲咳嗽:“我猜也是。”

又自顧自道:“京師到雲南,這條路改變了我的一生,即便是死了,還是想再走一遍……”

周王太妃笑道:“順道去見見杏娘?”

周庶人又咳了一聲:“是啊。”

周王太妃莞爾道:“來世直接去做個大夫吧,彆走彎路,寫什麼酸詩了。”

周庶人道:“詩還是要寫的……”

繼而沙啞著嗓子,緩慢吟誦出聲:“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閒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