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這搞好,帶動機子沒問題吧?”
“那得看什麼機子,功率太大肯定不行,城裡電力也不夠用,停電是經常的事,不過也彆擔心,一般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電就來了,快得很!”
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還叫快得很哪?蘇長河無語。
有了中午的好好招待,下午兩個電工也沒糊弄,到傍晚時分,終於宣布,“好了!”
他閨女試驗發電機的時候,就讓他買回來好幾個燈泡,蘇長河把燈泡拿出來,先給自家堂屋裝上,等電工說好了,在一幫人的圍觀中,拉下拉繩。
“噔”一聲,燈泡亮了起來。
天還沒完全黑,燈泡的光看著並不怎麼亮,隊裡的人卻非常有興致地一拉一關,一拉再一關。
馬老太太說那一幫孩子,“彆來回開關,燈再給你們玩壞了!去去去,都回家看你們自家的電燈去。”
知道隊裡要通電,其他家也都準備了電燈,就算舍不得用電,那也得買一個最小瓦的燈泡,要不然電不是白通了?
馬老爺子他們送兩個電工同誌離開,轉身回家,就見隊裡一盞又一盞的燈亮起來,燈光從家家戶戶的門窗露出來,照亮了隊裡的路。
幾個老爺子咧嘴笑開,“咱們隊也不比城裡差!”
這一晚,家家戶戶都點著燈,吃飯洗漱閒聊,隊裡不時傳來小孩子的歡呼聲,夾雜著爹媽的巴掌聲,“讓你拉來拉去,燈都要給你搞壞了!”
孩子又跑又跳,吱哇亂叫,叫聲引得雞鳴狗吠,整個前進大隊,熱鬨非凡。
離他們最近的紅莊大隊都隱約聽見些動靜,有人站在高處遠遠地看過去,疑惑地直撓頭,“咋回事啊?我咋瞅著那邊亮著燈啊?”
*
設備齊全,電也通好了,一切都準備好了,蘇長河心心念念的罐頭車間終於可以開工了。
在等待的期間,他就提前試驗了罐頭配方,最後定下生產兩種口味的罐頭,一種紅燒雞,一種紅燒雞翅根,兩種罐頭口味相似,區彆隻在於紅燒雞翅根裡麵放入了乾辣椒,有少許辣味,口感更豐富。
蘇長河把兩種罐頭做出來時,找了隊裡的人來試吃,紅燒雞罐頭老少皆宜,而紅燒雞翅根罐頭更得年輕人喜歡,隊裡的小孩子也喜歡,一邊吃得嘶哈嘶哈,一邊吃了還想吃。
惹得大人教訓自家的娃,“想得真美?還要吃?知道一罐多少錢嗎?吃個屁?這是拿來賣錢的!”
蘇長河結合市場上各種罐頭,給養殖場兩種罐頭的定價並不高,其中紅燒雞罐頭分量稍多,一罐一塊錢,紅燒雞翅根罐頭一罐八毛。
而實際上,一隻三四斤重的肉雞,大約能做五罐紅燒雞罐頭,以及一罐紅燒雞翅根罐頭,也就是能賣出五塊八毛,比直接賣活雞,差不多能多賺一塊多。
雖然做成罐頭賣,要多耗費很多其他費用,比如人工、電費、包裝、調料等等,但是當做的數量越多,分攤到每一罐的其他費用就沒那麼多了。
所以,罐頭車間不可能像其他兩個車間一樣,它得走量,一天至少得生產幾百個罐頭。
蘇長河想好這一切,從車間把單大娘和王春鳳調過來幫忙,他先教這兩人使用機器,讓她倆先熟悉,然後一邊讓罐頭車間繼續生產,另一邊抓緊從隊裡招人。
這次招的人多,罐頭車間至少需要六個人,兩個人分揀,兩個人處理,兩個人操控封罐機。
隊裡有人早有心裡準備,當初蘇長河把設備運回來,就有人想到這一茬,這次養殖場說要招人,趕緊報名。
等人一招齊,經過幾天培訓,大家都能上手,罐頭車間生產出來的罐頭便源源不斷地運進庫房。
而蘇長河、衛陽、馬紅兵、馬超英四人分頭行動,每人身上都揣著幾罐罐頭樣品,出去尋找客戶。
公社主任把前進大隊通電的事辦了,並不是就這麼過去,他也留意著他們的養殖場。這一留意,就發現小小一個生產隊,竟然時常有貨車往來。
公社主任心道:難道他們那個什麼養殖場生意這麼好?
他讓心腹去打聽打聽,心腹也知道他對前進大隊的另眼相待是因為什麼,打探完回來,激動地說道:“主任,聽說他們生產出一種雞肉罐頭,都銷售到整個安省了!來往的車子有省城百貨大樓、供銷社、機械廠、鋼鐵廠,還有淮寧縣以及安省下麵其他幾個縣!”
“看那運輸的情況,罐頭賣得肯定很好!”
心腹心裡也很高興,這是他們公社下麵生產隊弄出來的動靜,怎麼也得上交一部分到公社吧?
公社主任訝異:“還真讓他們做成了?”
他尋思什麼時候把那位會做人的蘇長河再叫過來好好談談,蘇長河現在可沒時間,他忙著呢。
第一批貨已經賣完,一共賣出一萬三千八百罐,其中紅燒雞罐頭一萬一千五百罐,紅燒雞翅根罐頭兩千三百罐,也就是說,這一批總共收入一萬三千三百四十塊。
蘇長河買設備的錢終於掙回來了!自從去年過年,他手裡終於握上了超過一萬的錢!
養殖場的大家夥辛辛苦苦乾了一個月,蘇長河大手一揮,“發獎金!”
大家夥興高采烈,高興完一個個迫不及待地繼續乾活,笑話,有錢還不掙啊?她們生產一個罐頭可就是一份錢啊,按現在這個賣出的數量,年底分紅至少得比去年多一倍!
時任罐頭車間隊長的單大娘現在頗具女強人的颯爽英姿,她頭上裹著頭巾,胳膊上套著護袖,身上套著圍裙,一身工廠女工打扮,風風火火地找上蘇長河。
“長河,活雞不夠了!”
罐頭車間天天生產,養殖場裡的雞生長還需要時間,前麵剩的幾百早用完了,後半個月就沒原材料了,還是蘇長河帶著幾個業務員往山裡跑了幾趟,能收多少收多少,才勉強支撐上罐頭車間的使用。
現在又聽到單大娘叫原材料不夠,蘇長河都頭疼,以前單搞養殖場的時候,就希望整個安省隻有他們一家養殖場,好讓他們承包整個安省市場。
現在他卻巴不得淮寧多幾個養殖場,要不然他們的罐頭車間真得停產了。
蘇長河道:“好好好,我知道了,你們先生產著,我已經安排衛陽他們去周邊大隊收貨了,收到貨就給你們送過去!”
一個大隊的雞全收了,也不過一兩百隻,根本用不了多久,蘇長河打算周邊再收一波,就帶著幾個人去其他公社乃至其他縣看看,務必要供應上原材料。
他們的罐頭現在銷售正好,花點錢收貨,加工出來,也很有賺頭。
他這邊正安撫單大娘,卻不知道衛陽他們三個遇到了問題,各個大隊的家禽漲價了。
市場往往就是這樣,物以稀為貴,家禽以前不稀有,被他們收購得多了,賣方看到利益,自然會漲價。
他們一漲價,衛陽他們就要花更多的錢,罐頭的成本增加,養殖場掙的錢就少了。
這還是小事,更大的問題是,前進大隊又被告了。
準確來說,是建設大隊、紅星大隊、紅莊大隊、北鄉大隊,四個在前進大隊附近的生產隊聯合找上公社主任訴苦去了。
前進大隊的動靜那麼大,又是豎電線杆通電,又是車來車往,還到他們隊裡收雞收蔬菜,他們又不是傻子,當然要打聽前進大隊在搞什麼東西?
這一打聽,啥?你們還辦養殖場?你們還搞起罐頭?你們貨都賣到省城去了?
其他大隊聽得一愣一愣的,嫉妒得眼睛都紅了。
大家夥都是地裡刨食,苦哈哈過日子的人,你們咋就跟喝了柴油似的,一下子就跑大家前頭去了?
這讓大家心裡怎麼平衡?
他們還不知道前進大隊去年每家每戶分了兩百多塊錢,馬老爺子他們特地千叮嚀萬囑咐,和隊裡所有人強調,不準把養殖場的事告訴大隊外的人,更不準說自家分了多少錢,不然年底就扣分紅。
涉及到自家的錢,過年的時候,前進大隊的人就算憋得都快內傷了,也忍著沒說。
不過手裡有錢了,底氣就不一樣,更何況大家也舍得花錢買東西,回娘家走親戚的時候,手頭難免闊綽些。
其他大隊有和前進大隊沾親帶故的人家,隱約猜出來他們日子肯定好過了,就是不知道他們具體分了多少錢。
要是讓他們知道這事,今天就不光是到公社主任這兒訴苦了,四個大隊的大隊長那得跑到前進大隊抱著馬老頭哭。
你們不仁義啊,咱還是沾親哩,你們吃肉也不帶著我們喝口湯嗚嗚嗚!
遠在前進大隊並不知道這一切的馬老爺子:“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