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新電影——《湄公河行動》(1 / 2)

罵誰實力派呢 胖一點 9131 字 2個月前

魔都,某餐廳

魏陽見到了博納的於胖子,後者熱情的給介紹今天參與聚會的客人。

“孫總,我們博納的副總,也是電影的主要負責人,之前的流程都是你們過,肯定應該很熟了。”

白白胖胖的孫副總笑嗬嗬的同魏陽握了下手:“魏總可是我三顧茅廬請來的,估計都看我看煩了。”

“孫總這話說的,你們於總怕不是以為我委屈了你,這可得解釋清楚,伱們孫總在我那可是貴賓待遇,我們夏總都以為我要挖人呢。”

於胖子打趣:“這可不行,孫總可是我的心腹愛將。”

魏陽順嘴接了一句,“得加錢?”

現場頓時極為歡快,《繡春刀》8月份剛剛上映,票房不算多高,但口碑和話題度不少,特彆是加錢居士,在網上小有熱度,至少魏陽說出來不會冷場。

孫副總在今天的場子,算是僅次於魏、於兩位大佬的三號人物,所以能湊趣開開玩笑。

三人說笑了幾句,才繼續剛才的介紹:“這位你肯定也認識,林超賢導演,香江名導。”

“林導的《證人》《激戰》我都學習過,很榮幸這次一起合作。”

林超賢留了一個光頭,他現在還沒有後世隱隱扛起香江導演大旗的地位,目前勉強坐穩一線導演的位置。

這位早年是跟《畫皮》導演陳嘉上混的,直到1997年才獨立執導,在香江導演裡算是小字輩。

不過他的成績倒不算差,擅長動作警匪類電影,票房不算高,但很擅長捧人。

2008年《證人》,內地票房僅有1700萬,香港票房約800萬,但卻讓渣渣輝一舉拿下金馬和金像兩個影帝。

2010年《線人》,內地票房5000萬+,讓所謂的港圈太子爺謝大廚終於圓了金像影帝夢。

去年的《激戰》,內地票房1.17億,讓渣渣輝再次拿下金像影帝獎杯。

可以說,林超賢在商業電影排不上號,但是在男演員裡地位卻不低,包括博納於胖子等人在內,認為這次能請動魏陽,也有林超賢的部分原因。

在導演中心製的華語娛樂圈,哪怕林超賢還算不上大導,但一線演員碰上也要親近乃至討好他。

但魏陽顯然是個例外,那是業內大佬,同香江影壇那些大老板都能平起平坐的,乃至由於背靠滬圈和手裡的牌多,在部分方麵要比一些港圈資本更為強勢。

魏陽稱呼為林導,話裡話外很是推崇,這是給林超賢麵子,後者可不敢打蛇上棍,姿態很謙虛。

“哪裡哪裡,於老板說能請到魏生,我們也是特彆高興,這個角色太適合您了,簡直是不二人選,而且魏生也是編劇大家,天才導演,對我們劇組也是幫助甚大。”

“林導過獎了,你是名導,我還得向你學習。”

“……”

兩人擱在商業互吹,但實際話裡有幾分真假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起碼魏陽聽說,最開始林超賢是有意找自己的愛將,也是曾在《激戰》合作過的彭於燕合作,不過博納和藍鯨魚接觸後,這件事就不是他可以掌控的了。

不單單是選角,乃至劇組大權也要讓渡出來一部分。

魏陽的身份可不僅僅是演員,還是劇組掛名編劇,對劇本有一定的建議修改權。

此外,他也是電影劇組的監製和出品人,理論上來說,要不是林超賢背後有博納,他在劇組說話真不頂魏陽管用。

這也讓林超賢對魏陽的加盟又愛又恨。

愛的是魏陽的人氣和曝光,本身演技過得去,另外編劇能力他剛才不是奉承,確實在業內極有水平,對電影有幫助。

同時這部電影投資比較大,涉及的方方麵麵也多,有魏老板在中間斡旋,好處多多。

恨自然就是魏陽地位高和管得多,沒有導演喜歡上麵多一個太上皇。

預想一下,雙方想法一致還好說,如果有分歧,他這個導演的日子可就坐蠟了。

魏老板多是拍自家戲,戲霸的名聲沒有薑聞那麼誇張,但也從來不是什麼好好先生,有心人隻要打聽一下,就知道魏陽在劇組的話語權和控製力有多高。

有些本事的還好說,沒本事的就乾脆化身工具人,成為魏老板手裡的拍片傀儡。

所以,此時林超賢對魏陽的觀感非常複雜,但明麵上,還是極為歡迎和配合。

不配合不行啊!

說句難聽的,到了這一步,魏陽在劇組的位置比他穩的多,一旦鬨僵起來,滾蛋的絕對是林超賢這個導演。

“張寒雨,這個就不用我介紹了吧。”

皮膚黝黑,留了一圈胡子的張寒雨同魏陽握了握手,臉上帶笑,聲音還是那個熟悉的低音炮。

“哈哈,我和魏總可比你們熟多了。”

魏陽笑著點點頭,他和張寒雨彆看沒合作過,但大大小小的典禮活動見過許多次,圈子裡的聚會也碰到過。

他是娛樂新貴,張寒雨自然願意結識,魏陽對其也頗為欣賞,一來二去,也就混熟了。

魏陽和於胖子之前沒啥交情,孫副總也是最近熟悉起來的,林超賢之前打過幾次電話,見麵是第一次,如此算來,張寒雨確實是他最熟悉的人。

“那好,一會你可一定幫我陪好了魏總,他要是不儘興,我拿你是問。”

於胖子裝模作樣的下了指令,他還真有這個資格,因為張高雨是他旗下的藝人。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博納更多的是發行和影視製作,但實際上,其一直有藝人經紀的業務,而且藝人陣容非常能打。

之前也提到過一次,博納模仿華誼,搞了一個明星股東機製,拉攏一幫大牌。

其中最拿得出手的是黃小明和國際章,其次是張寒雨和陳寶國等。

黃、章、陳相對來說,更多的是合作,本身有一定獨立性,而張寒雨和博納綁的很深,後麵的多數代表作基本都有博納參與,屬於嫡係頭號大將。

此外,袁泉、辛柏青、童謠、黃衣也都是博納的藝人或者有掛靠合作關係,所以他們這幫人常常紮堆一起出現。

看起來博納係似乎很熱衷於實力派演員,其實不然,他們還有不少新人和年輕演員,隻不過沒捧出來罷了。

博納不缺電影資源,但要說捧人,電影成材率太低了,這也是博納係藝人沒啥存在感的原因。

出頭的實力派人氣曝光低,適合流量營銷的藝人又捧不起來,很多人都乾脆不知道博納還有這項業務。

這點於胖子是很羨慕魏陽的,論公司規模藍鯨魚不敢叫囂全行業第一,但全麵性絕對沒有其他公司敢和其叫板。

電視領域和藝人經紀方麵在業內數一數二,綜藝也極為突出,現在還有自家視頻平台,也就電影方麵差一些,但仍然在不斷發展進取。

以前在娛樂圈,其實藝人經紀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大多的是為了拍戲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