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離彆 為你寫一本書。(1 / 2)

課間十分鐘 南星諾 9290 字 2024-05-24

看到這張便利條後, 池今夏很快合上資料書,眼睛有意無意地往那方向看了一眼。

男生對上視線,挑了挑眉, 邪氣混不吝的樣子暴露無遺。

池今夏垂下頭, 唇不自覺地翹起。

今天晚上,全校不上後兩節晚自習, 要去高三樓下為學姐學長唱歌。

本來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隻不過天公作美,在第一節晚自習時,教室頓時陷入了一片黑暗的場景。

人群瞬間響起了歡呼聲。

“停電了, 停電了, 哇哈哈哈。”

“這晚自習我終於可以不用上了。”

門外傳來的年級主任曾浩的河東獅吼:“全體學生回教室背課文,第一節晚自習才去為高三唱歌。”

黑夜總是釋放人的欲望, 更何況外麵亂哄哄的, 班上也發動了“一班事變”,在陶虹的“背書”命令下, 不少人直接從後門溜了出去。

唐欣雨成為頭號溜出去的人,池今夏看著混亂的場景, 不知道的還以為發生了殺人案件,逃得這麼迅速。

監控全壞了, 全校都陷入了瘋狂的境地,在這時候, 黑暗的環境也成了天堂。

池今夏心下錯愕,耳畔傳來了一道聲音。

“我們也瘋一次。”

麵前出現了男生潔白修長的手, 在混亂的人群之中,池今夏放了上去。

十指相握的瞬間,熱躁席卷在心間。

池今夏不知道陳池冽帶她去哪裡, 她一直看著那緊握的手,腳步跟隨著他瀟灑不羈的身影。

他們穿過憧憧人群,走過吵鬨的走廊,來到一處廢棄的化學實驗室。

陳池冽拿出紙巾,擦了擦凳子,示意池今夏坐下。

他從廢棄的講台下拿出一把早早準備好的吉他,撥弦調試了幾下。

教室采光極佳,早可迎朝陽,黑夜,月色欣然入戶,帶來些許光亮。雖無在一班教室的黑暗,但也相對較好。

他目若朗星,浴在水乳交融的月色之中,唇角漾著笑:“池今夏,我想為你單獨演奏一遍。”

是他的靈感來源,她也是自己唯一願為其彈唱的女生。

月光為他鍍上一層柔和的光澤,他動作熟稔地彈著吉他,眼神似是海邊的浪,浪花越來越大,似乎要把她給卷入這溺死人的漩渦。

一曲終了。

台下唯一的觀眾緩緩地拍手。

池今夏笑靨如花:“我很喜歡這首歌。”

他的祝福,她收到了。

他們的未來,也通過歌詞完美地描繪出藍圖。

陳池冽點漆的眸裡含著笑意,“隻喜歡歌嗎?”

他湊近了一點,“人呢?愛屋及烏聽說過沒。”

“聽說過了。”

“那你還不表現一下。”陳池冽目光灼灼,“也不誇誇我。”

“陳池冽最厲害。”池今夏從凳子上起身,她仰頭,“在我心裡,是全世界最好的人。”

心尖在發癢。

黑暗遮擋了少年發熱的臉龐,他眼神炙熱,似乎點燃了這個空間。

呼吸急劇凝聚,心跳得不能控製。

她剛想再說什麼,走廊的燈亮了。

教室的監控發出紅光,小廣播也傳來聲響。

“各位同學,我們用了發電機,請各位同學一十分鐘後來到高三教學樓底下唱歌祝福,班主任已經準備好了許多電量充足的手電筒,會逐一查人,不來的同學,後果自負。”

池今夏彆開了視線,“走吧,集隊。”

“好。”

發電機終究不能持久供應偌大的校園,眾多手電筒投射出來的光在高三格外亮,各班查人結束之後,紛紛為高三唱歌送上祝福。

在黑暗的夜晚唱著耳熟能詳的歌,響亮的歌聲,共渡難忘的一晚。

晚風吹過黑暗,歌聲傳遞希望,眾人譜寫著獨屬於自己的青春樂章。

-

五月一過,很快就到了六月。

高考時間越來越近,高一的期末考也很快,鑒於是最後一次分班,池今夏即使很有把握,卻還是想格外努力,想再突進一個名次。

中午吃飯後回到教室,池今夏如往常翻開厚厚的資料書,打算突破那道似懂非懂的大題。

在她解出後,身後傳來一道讚賞的聲音。

“池今夏,不錯啊!”

陳池冽從背後走出,拿著一箱小盒子放在了她的麵前,“兒童節快樂。”

雖然兒童節表演成為了曆史,但還是抵不住想給她送糖的童心。

教室裡留著的幾個人見怪不怪,有些人繼續做題,有些談話的人則在這時候投來戲謔的視線。

池今夏好奇扒開盒子一看,全是棒棒糖。

而且還是草莓味的。

陳池冽勾唇笑了笑:“這一次可彆保管了,儘管吃,不夠我給你買。”

不就是自己之前讓他保管的三樣東西,其中有他遞給自己的草莓糖仍在,他這會打趣。

池今夏收起糖果,看著唇角透著的笑,道:“跟我出去。”

自己找她很多次,但還是頭一次,她約自己出去。

陳池冽樂嗬了,“走。”

學生大多都回宿舍午睡去了,留在教學樓的也待在教室,很少有人在大熱天出來溜達。

池今夏帶著陳池冽去了走廊,她與他的距離保持得不近也不遠。

她望著遠方的高樓大廈,晴空萬裡,再看看底下學校為製造壓迫感,每日一換的“距離高考還有五天”,表情認真而專注。

“陳池冽,你如果要走的時候,記得提前告訴我一聲,我想送你。”

陳池冽心中一愣,過了半晌,緩緩道:“我不參加期末考了。”

“那你打算什麼時候走?”池今夏側頭,執拗看著陳池冽。

“六月四號。”

他想在讀書日離開。

起碼這樣,才能讓自己想停留在崇明的念頭就此擱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