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一十章 新的業務(1 / 2)

華夏的北方進入冬季的時間特彆早,當楊東旭在魔都感受到冬季涼意的時候。燕京這邊的早就大範圍冷空氣侵襲了,而更遠一些的北方則是都已經飄雪了。

這段時間楊東旭往燕京這邊跑的比較勤快,尤其是往能源部門那邊還以民企代表的身份開了幾場小會。

既然決定向著以前十分抗拒的能源領域拓展一下腳步,雖然手裡有入場券但一些手續,以及各種報備肯定是不會少的。

尤其是楊東旭這一次成立的還是跨國能源公司,這裡麵的手續那就更多了。不過還好和他之前考慮的差不多,相對於石油和各種礦產,單純的天然氣公司其實要單純一些,因此無論是阻力,還是成立公司手續的審批也都方便的多。

唯一麻煩的因為是跨國合資,做的又是國內不怎麼對外開放的基礎能源產業,因此這邊的事情也不少需要楊東旭親自出麵協調協調。

不過大致上問題不大,畢竟無論是鋼鐵還是石油,隻要楊東旭想都可以入場,何況僅僅隻是一個簡單的天然氣。

還是那種從外國拉氣隻做批發不做零售簡單的營銷模式,這阻力又相對小一些。不過來了燕京這邊四五天時間,事情基本上辦的差不多了。

相對於其他人申請好幾年,審批又不知道多久大項目。楊東旭四五天就能搞定大致手續,這邊甚至可以和北邊天然氣公司恰接拉氣了,可見他的本事有多強。

“你的主要工作就是等運氣的船回來之後進港到送進華夏石油倉庫這一段,也就是船舶進港手續到華夏石油交接手續這段所有工作。

至於船舶出港運輸,又或者到北邊那邊如何和人家天氣公司協調進貨,進港出港的那是三星的事情。

至於賬目監督和審核之類的,你保證你所在的環節不出問題就行。其他的會有專門的工作組和三星那邊的恰接。”

燕京德雲會相聲專場前排的雅座上,因為表演還沒有開始,楊東旭和苗山交流著新拓展業務工作的問題。

說是準備做天然氣生意,其實更多的目的隻有兩個,一個是給上了他這艘船的人信心。雖然其他產業發展進入了瓶頸期,但他依然有能力拓展新的業務,如此可以繼續大家工作的積極性以免一個個的準備躺平。

第二個自然就是下餌了,如果真的隻是做想做天然氣生意,楊東旭根本不需要什麼國外合資商。

畢竟無論是國內運營牌照,還是進出關手續,又或者北邊那邊的關係。他想做這個生意完全可以一手包辦並且能夠做到穩賺不賠。

所以新拓展的這個業務賺錢是一定的,不然如果虧本的話怎麼刺激船上的激情,怎麼讓他準備海選的目標主動‘報名’?隻有利益足夠且風險小,這兩個目的才能完全實現。

“大致明白的,細節我自己再琢磨琢磨。大豐物流的主要精力依然放在國際網購貨運上。”苗山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自家大老板的意思。

準確的來說他就是個蓋章工具人,表示一下楊東旭這邊參與感就行,真正主體在合資公司那邊,他就負責末端協調一下。

所以主次他分的清楚,大豐物流現在主要目標還是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