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聽姥爺講的半個故事(1 / 2)

戰地攝影師手劄 痞徒 5607 字 2個月前

“姥爺,您家裡以前也有雁翎隊的成員嗎?”衛燃詢問的同時,將牛角漏鬥遞給了身邊的老爺子。

“我爹年輕的時候,好像當過他們的聯絡員。”

韓老爺子指了指隔壁穗穗姥爺家的方向,“還有你周姥爺的爺爺也是,當初我爹跟著周老爺子做了幾年的學徒,借著走街串巷給人瞧病,順便傳遞情報,但是我可沒聽說他們用大抬杆打過鬼子。”

衛燃正想問些什麼,韓老爺子卻站起身,“這事兒你要是好奇啊,就進屋問問你周姥爺,他說不定知道些什麼,剩下這點兒我自己弄就行。”

“我先幫您拆吧!”

衛燃索性壓下好奇心,重新拿起了鎬頭,順便也琢磨著,是不是能從這空心牆裡再拆出來些什麼。

然而讓他失望的是,這爺倆一直忙活到天色擦黑,唯一的收獲也僅僅隻是幾張裝在罐頭瓶裡的糧票而已。

他們這邊完成工作的同時,打了一下午麻將的穗穗也發現了躺在院子裡的那一對兒大抬杆。

在得知這倆不起眼的大鐵棍子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抬杆之後,這個小腦瓜子不知道怎麼長的小玩意兒竟然來了興致,一通撒嬌之後,輕而易舉的將那兩個大抬杆兒據為己有,順著小門兒抬到了她姥爺的院子裡。

“穗穗,你弄倆大抬杆回去乾嘛?”衛燃拉住舉著倆小臟手兒又跑回來的小玩意兒問道。

“要你管!”穗穗一臉得意的說道,“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衛燃狐疑的看著穗穗,“你可彆想著放一槍。”

“我又不傻”穗穗翻了個白眼,最終硬是忍住沒說自己的打算。

衛燃見狀,也隻得暫時打消了利用金屬本子做些什麼的打算,這裡畢竟是姥姥家,人多眼雜的不說,那倆大抬杆可是有足足兩米多長,也根本不可能抬進屋子裡。所以即便沒有穗穗搗亂,也難免被兩家的老人注意到什麼。

洗過澡換了一身乾淨衣服,衛燃陪著姥姥姥爺吃了晚飯小酌幾杯之後,終究沒有忍住好奇心,順著小門兒鑽進了穗穗姥爺的院子裡。

“你小子這是沒吃飽過來再吃一頓?”周老爺子笑眯眯的問道。

“吃過了”

衛燃看了眼拿著個手電筒和盒尺在院子裡研究大抬杆的穗穗,笑著問道,“大姥爺,您要是有時間,給我講講那倆大抬杆兒的故事唄?我姥爺說您可能比他清楚。”

“這事兒你可問對了人了”

周老爺子哈哈大笑,“走吧,進去說,這大冷天的,也不知道穗穗這丫頭發什麼癔症。”

“穗穗,彆在那兒相麵了,趕緊洗手過來聽故事。”衛燃招呼了一聲正在大抬杆邊上用手機記錄著什麼的穗穗,跟著周老爺子走進了坐西朝東的廂房。

這小房子總共也就三間,算是周老爺子以前的辦公室。正對著進門的堂屋裡擺著一張帶著藥香味的老榆木桌子,一把棕紅色的竹條長椅,以及一個專門用來熬藥的小爐子和擺滿木頭架子的砂鍋、藥碾子之類的老物件。

桌子後麵的牆上,還掛著幾張人體經絡圖和一個豎著掛的玻璃鏡框,裡麵則一張繡著老虎的白布,這老虎的兩邊,還有兩列繁體字,“但祈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

相比堂屋裡簡單的陳設,右手邊的房間裡則擺著一個專門用來裝中草藥的七星鬥櫃。不過不管衛燃還是身後跟來的穗穗都知道,這個擦拭的乾乾淨淨的中藥櫃和堂屋裡的那些物件一樣,隻學會了推拿正骨的周老爺子自始至終就沒怎麼用過,僅僅因為是祖輩傳下來,所以留著當念想的。

這老爺子常用的,其實隻有堂屋左手邊的那個小房間,裡麵簡簡單單的擺著一張床沿拴著無數牛皮繩子的鐵架子床。兒時記憶裡,那些腿斷胳膊折的倒黴蛋,大多也都是被抬進了這裡,而他們的慘叫也大多是從這個小房間裡傳出去的。

趁著周老爺子調整煤球爐子的風門,衛燃和穗穗已經老老實實的並排坐在了竹條長椅上。

“那倆大抬杆,說起來可真是有些年頭了。”

周老爺子坐在老榆木桌子後的椅子上,指了指牆上掛的玻璃鏡框,滿是懷念的說道,“解放以前,我爺爺是個專治跌打損傷的江湖郎中,聽我爹說,當年他老人家就舉著那個老虎幌子,手拿虎撐,帶著衛燃他姥爺的爹,在縣城走街串巷的給人瞧病,順帶手也幫著傳遞情報。

小鬼子的汽船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走,從哪來的,從哪走的,他們弄清楚之後,就讓衛燃他姥爺的爹從城裡跑回來通知我爹,再由我爹通知雁翎隊。”

“大抬杆呢?那兩個大抬杆又是怎麼回事?”穗穗好奇的問道。

“當然是打鬼子用的!不過是誰用的就不知道了,我爹從沒說過,衛燃他姥爺的爹也從沒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