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九十一章 從主觀、客觀看待死亡(2 / 2)

啊,居然是這個理由嗎……安室透看著葉更一那張波瀾不驚的臉,反倒不知該說些什麼了。

有問題嗎?

好像……沒問題……

不……應該還是有些問題。

安室透略作回憶,隱約發現了問題的所在。

太自然……

又或者說太有個性了……

如果非要形容的話。

他仔細審視著葉更一,如刀鋒般的銳利目光閃動,仿佛能夠看穿一切表象,直達事物的本質,同時在心中暗道——這個人做事的準則,似乎並不是取決於能不能,而是該不該……

這代表著兩種不同的角度和考慮因素。

‘能不能’是一種基於能力和可行性的行為準則。

主要考慮的是個體能否具備完成某項任務或達到某個目標所需的資源和能力。

這種準則主要關注的是實際可行性和技術上的可行性。

例如:“我能不能完成這個目標”、“我能不能達到這個分數”。

在回答類似問題時,個體通常會優先考慮自己的能力、資源、時間等因素,以確定是否具備成功完成這個任務或達到這個目標的水平。

相比之下……

‘該不該’則更傾向於一種基於道德和價值觀的行為準則。

它主要考慮的是個體是否應該采取某種行動或做出某種決定,通常涉及到倫理、道德、社會責任等方麵……

這種準則主要關注的是行為的正當性和合理性。

例如:“我該不該做這件事”、“我該不該采取這種行動”。

在回答類似的問題時,個體通常會優先考慮這一行為的道德、倫理和價值觀等方麵,以確定是否應該采取某種行動或做出某種決定。

而把問題轉回到幾人從房間裡發現屍體這件事情上……

房間裡的味道再重,也有一個上限,還不至於誇張到無法立足的程度,否則無論是自己亦或是毛利父女都不可能走進來。

不過,就這樣斷定這位葉先生是一個道德層次很高的人,顯然也不合理。

畢竟,那個叫柯南的小男孩和疑似凶手的女人一起消失了,就算是看在毛利小五郎的麵子上,這會兒也應該有個具體的態度才是啊……

念及此處,安室透下意識皺了皺眉頭。

味道嗎……

他略作停頓,試探著問道:

“可是……葉先生,你不覺得屍體要更可怕嗎?”

“那是主觀的角度,從客觀的角度上看,可怕的不是屍體,而是死亡本身。”葉更一平靜地說道。

“……”

誒???

安室透豆豆眼。

好像突然就上升到哲學的層次了?

對了……

說起來這位技協專家好像還是一位教授來著……

這話讓他怎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