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劉備傳(十一)(1 / 2)

收集末日 晶晶小魔仙 4731 字 2個月前

——公元183年——

光和二年,十月初十,忌遠行,宜嫁娶。

良鄉縣縣城張燈結彩,慶祝縣令公孫瓚與幽州刺史劉虞之女劉淩大婚,周邊諸郡縣長官自是親自到場,並有仆人如流水般送來禮物,其他較遠或交情不深的州郡官員,也象征性地派手下前來道賀。

看著這景象,時任j縣縣令的劉備在幫忙招呼賓客的同時,也在思考著什麼。

這門親事表麵上看,似乎是公孫瓚高攀,甚至他這縣令一職也是由嶽父委任而來,但對於了解內情的人而言,這實際上是幽州兩大勢力的一場政治聯姻。

此時的幽州大致分為東西兩部:接近中原,相對繁華的代郡、上穀郡、涿郡、廣陽郡、漁陽郡和北平郡,以及地廣人稀、民風彪悍,南臨渤海,北接烏桓異族的遼西郡、遼東郡、玄英郡和樂浪郡。

繁華之地大致仍然以朝廷法度和委派的官員為主,世家眾多,勢力犬牙交錯,而那荒涼之地則完全由當地豪族,或者可以明確地說,由公孫家族把控,雖然還另有一支豪族蘇家,但他們乃是打造販賣武器裝備與馬匹的商家,與其毫無衝突之處。

由於他們數代以來都紮根於彼,抵禦了不知多少次的烏桓異族入侵,在民間的聲望可謂如日中天,民眾均以其馬首是瞻,朝廷委派去的縣令郡守所下政令根本出不了衙門,久而久之,這些官吏乾脆不去自討沒趣,接到命令後便直接在劉虞掌控的地盤停下,有這位漢室宗親關照,俸祿照領,還不用管事——劉備現在接待的官員有大部分皆如此類。

此時,公孫家嫡子與刺史嫡女成親,雙方便可以順理成章地解除互相警惕和戒備的姿態,進行深入友好的合作,至於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占據主導地位掌握更多權力,就各憑本事了。

劉備曾思考過,這門親事是否可能是誰在暗中推波助瀾,但不得要領,因為有嫌疑以及可以當真做到的人太多,比如老師盧植、比如不知為何十分看好他的仙人左慈,以及行事奇特而且似乎毫無目的的“林好菩薩”——她那次弄開了滿園的桃花,惹得觀禮百姓大半把他們三兄弟當成什麼星宿轉世開始跪拜,折騰了好久才平息下去。

另外,這良鄉縣與劉備所領j縣一樣,隸屬於被周邊諸郡保護良好的廣陽郡,不會有任何賊寇邊患,世家勢力可以忽略不計,而且近百年都不曾有災害發生,兩地長官被當地百姓笑稱為“安樂椅縣令”,意即他們什麼也不用做,等著升官就可以了。

對此,很明顯是他沾了同為劉姓,與公孫瓚交好,又和張飛結拜的光,劉淩和張飛之間雖然最終沒成,但想必那位刺史大人已經把他當做女婿很久了。

至於他作為漢室宗親,嚴格算起來是劉虞侄子輩這件事反而沒那麼重要——老劉家的子弟實在太多了。

然而,劉備卻不願做什麼“安樂椅縣令”,這個稱謂雖然意味著治下有著合理的法度和順暢的財貨循環,百姓不須官吏引導就能完成大部分工作,但同時也代表著沒有任何進步,十年前打鐵種地,十年後依然如故。

雖然此時有“無雙”現世,強大如王越那般一人可鎮一州,但普通百姓在沒有“無雙武將”保護的時候又當如何?

假設,那些一直無法領悟“無雙”的異族,有朝一日獲得了與“無雙”相似的力量,不再把“無雙武將”放在眼裡,趁中原自己亂起來的時候入侵劫掠,又該如何應對?指望神佛保佑嗎?

即使那位“菩薩”有心庇佑,但單憑她自己又如何拯救天下萬民?

百姓“想要”平穩的生活,這沒有問題,但他們真正“需要”的,卻是足以保護那份生活的“力量”,為此,劉備在j縣以及良鄉縣進行了一些試探性的改變,,比如鼓勵發展技術、鍛煉戰陣等,但時日尚短,還看不出什麼效果。

劉備收回思緒,看了看逐漸西斜的太陽,把迎客的任務轉交給仆人,畢竟,重要的客人,比如公孫家和劉家的長輩,需要準備的禮儀甚多,是不會做出掐著點來這種失禮舉動的。

不過,劉備卻並非要入禮堂參加婚禮,而是打算去偏廳的單獨席麵陪兩名義弟,畢竟張飛出現在劉淩的婚禮上不太合適,但他本人完全沒意識到有什麼不妥,於是劉備隻能自黑,說見到許多劉氏高官自慚形穢,不打算觀禮並希望兩位義弟相陪什麼。

關羽大約看出了真正的原因,點頭應下,但張飛卻全無所覺地拍著胸口表示大哥不去他也不會去……好吧,至少結果一樣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