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1 / 2)

天道代言人 蘇扶蘇 9728 字 2024-03-16

劉金鐘刷到那條微博的時候, 正和幾位老板開視頻會議。現在對金幕獎來說,打壓林景治標不治本, 網友對他們有黑幕的印象根深蒂固。他們必須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徹底解決公信力下滑的問題。

但這個問題幾乎無解, 因為隻要黑幕存在,觀眾總是能夠看出來的,質疑的聲音會越來越多。

討論了半天,他們唯一討論出來的一個辦法是:利用獲獎者的粉絲。

金幕獎辦了那麼多屆有那麼多獲獎者,粉絲數量加起來能把林景淹死。他們肯定不願意相信自己愛豆是靠黑幕得獎的, 隻要加以煽動, 還是能狠狠壓一波言論的。

但這依舊治標不治本。

一位老板越想越煩, 直接說道:“乾脆直接刪話題好了,把相關字眼全屏蔽掉。”

江雲畫從視頻裡淡淡瞥了一眼, 說:“這樣的話, 金幕獎的名聲就徹底洗不清了。刪話題隻會在事態擴大之前有效, 否則會激起更大麵積的反彈。”

“那您說怎麼辦, 江總?”

江雲畫還沒來得及回答, “叮咚”一聲,微博把林景的回應推送到了所有人的通知欄。

他們點擊微博,看著林景發出的“我上就我上”五個字,先是驚愕萬分,回過神後麵麵相覷了半天, 竟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劉金鐘匪夷所思地道:“他瘋了吧!?”

如果他們沒理解錯, 林景這是真打算自己辦一台電影獎!

到底是誰給他的自信?吃屎吧, 還他上就他上,他怎麼上??

真以為電影獎都是兒戲,跟小孩子過家家似的玩兒著就辦成了???

劉金鐘都不用動腦子,他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林景不可能辦成這個獎。

第一,這種大型獎項背後必須有一個主辦方,通常都是xx協會、xx部門之類的。從電影節備案到宣傳、評審、頒獎,中間還要舉行各種宴會,裡麵的門道太多也太複雜了。

林景連個主辦方都沒有,他拿什麼辦電影獎?現在去注冊一個民間組織?那組織人員該怎麼吸納?內部製度是什麼?理念和文化又該怎麼建立?做夢比較快吧!

第二,退一萬步說,他真的注冊了組織,備案了電影獎,也找到了處理相關事務的人,可評委呢?對獎項來說最重要的評委,他能去哪找?

真正有份量有信服力的資深大佬,誰肯搭理他這個小透明?如果連最基本的評委都湊不起來,這獎還辦個毛線!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算他湊湊巴巴拉撥起一個草頭班子,一個普通小明星辦的破獎,誰會參加?那些參賽選手哪個不比他牛逼?哪個不比他資曆深咖位大?參加一個入圈沒幾年的小演員辦的獎,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就算身為嘉映老板他也沒這個資格。不客氣地說一句,他如果真創辦了電影獎,邀請誰就是侮辱誰。

所以說,林景創辦電影獎,純特麼扯淡!

劉金鐘心思轉了幾轉,認定他這句話不可能是認真的。

但他們頭腦清醒,絕不敢小覷林景這個人,尤其是在他手上吃過虧的江雲畫。

幾位老板商量了一下,一致認為,他應該是又像上次“我錘我自己”的聲明一樣,虛晃一槍,實則另有所圖。

一位老板說:“他這個所謂的創辦獎項,會不會就是自己私下搞個點評,屬於個人行為?”

劉金鐘說:“那更可笑了,作為門外漢隨意點評專業人員,他想坐實鍵盤俠的名號?而且這屬於直接質疑到明星個人,比質疑金幕獎還得罪人,還會引起對方粉絲眾怒。他要真敢這麼乾,我們儘等著笑掉大牙吧。”

江雲畫皺著眉頭說:“你們彆小瞧林景,他不是這麼蠢的人。”

劉金鐘無奈道:“江總,我們已經夠重視他了,在座哪一位不是日理萬機之人,結果現在為了他都開多少遍會了。我絕對不敢小瞧林景,但人的行為是有極限的,能純靠腦子辦成的事也有極限。”

“您聽說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嗎?”他看著視頻裡的幾位大佬,“現在林景就麵臨這樣的事。讓他注定失敗的是客觀因素,無論主觀上多麼努力,這個獎辦不成就是辦不成。”

“就好像天空是藍色的,他無論怎麼巧舌如簧,都不可能讓大家相信天空是黃色。這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道理。”

劉金鐘說得很有道理,幾個人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頭。

江雲畫乾脆道:“算了,先看看他到底出什麼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

*

不止幾位老板,網友們也全是一副懵逼臉。

“你行你上啊,那行我上了哈哈哈哈哈服氣。”

“有沒有人有一種我錘我自己那個時期的即視感?所有人冷嘲熱諷最後發現他是個大狗比。這話我摸著臉說的,這次真的是寧願自己被打臉,也不願意那個人真出什麼事。”

“幫你們分析一下,一個電影獎項最重要的三樣東西是主辦方、評委和參賽選手,林景沒資曆沒背景,根本湊不齊這三樣。最重要的是,金幕獎背後的大佬一定會阻止他。所以獎項是辦不起來的,他這個大狗比肯定另有所圖!”

“我心驚膽戰啊,雖然我上就我上真的很帥,但是求景景彆再這麼剛了,有些人我們玩不起的!”

網友們這次不是潑冷水,而是真的在客觀分析,林景第一湊不齊獎項三要素,第二肯定會被各位大佬狠狠針對,他要是能辦成這個獎,太陽要從西邊出來了。

林景雖然剛,但他不是個笨蛋啊。因此網友認為,他肯定又在忽悠大家了!這個大豬蹄子絕對另有目的!

在網友和一群大佬匪夷所思的目光中,林景給出的第一個反應是——他真的跑去注冊了個社會團體。

這個組織的名字叫“華夏光影協會”,名字起得太意識流,甚至顯得有點輕浮。

但是不管怎樣,這個團體真的成立了。要知道,社會團體必須先準備30-50名成員,準備好駐紮地點、活動資金、相關章程……等一係列複雜的項目,然後提交民政局,審批至少60天,才有可能成立。

也就是說,從至少兩個月以前,他就在準備這件事。

他不是虛晃一槍,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他真的要去做這件事!

一個天真的、幼稚的、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成立一個新的華夏電影獎。

難道他真的腦子進水了,跑來自取其辱?難道他就不知道這件事不可能實現嗎?

跨不過的客觀因素,金幕獎背後的威脅,所有人的唱衰,化作一股大風向他迎麵吹去。

他偏要逆著風跑,偏就不肯屈服。

是天真?傻?魯莽?

抑或是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信念。

林景在微博上公布了協會成立的消息,並且明確表示,成立協會的50名成員是隨便湊起來的,協會還處於吸納成員的階段,關於創立獎項的一切,目前都是空白。

在網友們不可思議的議論聲中,過了幾天,又一條消息公布出來。

華夏光影協會吸納到了第一批成員,是去年被逐出金幕獎的那七名評委。

被問到為什麼會答應這麼荒唐的事時,他們說:“這麼有膽魄的年輕人,現在已經幾乎見不到了。”

“年少時也曾希望自己能永遠天真,現在卻一身油膩,隨波逐流地默認著大家默認的一切。大家都說不能做的事,就不去做;大家都說那樣會更好,就選擇‘更好的’。大家都說彆反抗了,生活就是充滿無奈,你得學會屈服。於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屈服裡,反抗的怒火熄滅了,熱忱的心被澆冷了。麻木占領了我們。”

“可是現在有個年輕人站了出來,他說:有些原則哪怕與社會格格不入,也忠實執行;有些事哪怕不會有任何好處,也一定要做;人的一生必須有所堅持,必須小心翼翼保護自己最初的憤怒,因為你最該對得起的就是自我。”

“是的,你無力改變,但你至少能做到不被改變,當有人站出來試圖改變的時候,可以躲在他的背後,儘己所能攙扶一把,目送那個背影帶著你們所有的天真執拗而遠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