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也一片愁雲慘霧,沈大河回來後一直在發呆,到現在還沒回過神。夫妻倆則有些後悔自己當年換了孩子,他們當時不知道孩子的身世,後來才聽說的。論起來,這孩子是他們先發現的,一聽說此事就去找了蔣家。於是,就有了這門婚事。
綠柳的女兒是沈家婦,興許最後還是沈家得到的好處多些。畢竟,小妹隻在蔣家過了十幾年,還不怎麼愉快,但在沈家要過往後的幾十年……抱著這種想法,二人才沒有非要將孩子換回。
柳氏進門,說了自己去李家時發生的事。
“那丫頭長歪了,對我滿腔恨意,現在不給我找麻煩,以後也是要與蔣家作對的。你們家也一樣。”
這話說得沈家夫妻心裡毛毛的,二人對視一眼。沈母問:“那怎麼辦?現在想法子讓綠柳討厭她行不行?”
當然行。
但沒有立竿見影的法子,便不好出手,萬一將綠柳也惹惱了,兩家就真的有大麻煩。
柳氏這麼想,也就這麼說了。沈母聽完坐不住了,在院子裡轉了兩圈:“那怎麼辦?”
“人都會對自己最先聽到的事情先入為主。”柳氏沉吟了下:“你們村裡那個人在哪乾活?讓她帶我們去找綠柳的男人,我親自去跟他解釋清楚。”
沈母一臉驚詫:“去城裡?”
太過驚訝,聲音拔得老高。
“對!”柳氏今日親眼見過李家祖孫三人,確定他們對自己都沒有好感,尤其是小妹,對她是滿腔恨意。等到有人來找自家麻煩,那就太遲了。
沈母沒有多考慮,道:“我可以幫你打聽,但不去城裡,要去你去。”
柳氏咬牙:“我去也行。”
於是,沈母跑了一趟。關於那位大娘如今幫工的地方,她的家人就能知道個大概。柳氏得了確切的位置,一刻也不停息,當天就往城裡趕。
她受了傷還沒痊愈,走動起來都挺痛的,坐在馬車裡不用走,但道路崎嶇馬車顛簸,她給了大價錢,馬車連夜趕路,到了城裡是第二天早上。
她找到了大娘,輾轉得知了綠柳的夫家。
她夫家姓徐,算是城裡有名的大戶,柳氏這樣的村婦找上門去,彆說與人見麵,隻到那條街就會被人攔下。
柳氏等在了街口,她之前因為男人在蘇城跑船,也來過城裡幾次,知道也要給點兒銀子給下人,許多事情都會變得簡單。於是,在她給了門房一些銀子後,當天午後徐三爺的馬車出來時,又有人衝她打了個手勢。
“老爺!”柳氏撲了出去,直接跪在了馬車前麵。
徐三爺簾子都沒動,隻傳出一把穩重的聲音:“拖走。誰都可以來攔馬車,日後主子還出不出門了?”
他語氣懶洋洋的,柳氏急了:“老爺,我不是要飯的。是因為和綠柳夫人一個村,有些要緊事要告訴您,這才從鄉下趕了來。”
聽到這番話,徐三爺親自掀開了簾子:“何事?”
“我……”柳氏一抬眼,看到了個年輕老爺,從村裡的傳言來看,這男人應該已經有三十多,可他肌膚白皙,眼角的皺紋幾乎沒有。放著鄉下,二十歲的人都長得比他著急。
她心裡亂糟糟的,一時間不知該從何說起,可眼看男人眉頭一皺,麵露不耐,再不遲疑:“之前夫人從鄉下回來時,丟了個孩子在路旁。我家那個孩子養大了,現在夫人要將孩子接回……鄉下人過得苦,孩子隻要能動就要乾活,那丫頭如今對我滿腹怨氣,還請老爺不要聽信她的一麵之詞來為難我們一個莊戶人家。”
話說得飛快,根本就來不及細想。柳氏說完後,有些後悔不該稱呼小妹為那丫頭,顯得不夠尊重。
畢竟,小妹認親之後,身份跟以前大不相同,再不是她可以隨意嗬斥的小丫頭了。
徐三爺聽完了這些,一臉的茫然:“你說那孩子被你撿回去養大了?”
柳氏聽著這話,覺得哪裡不太對,隻點了點頭。
徐三爺臉色越來越嚴肅:“帶我回村。”
柳氏坐在了馬車外麵,車夫在她旁邊趕馬,她心頭忐忑無比。
看徐三爺的麵色,知道了這事好像心情不太好。
*
村裡的綠柳打算第二天一早起程,可因為她帶回來的東西多,李婆婆吃得太雜,當天夜裡就鬨了肚子,一宿都沒睡,臉色都變了。綠柳便走不成了。
好在請了大夫之後李婆婆很快好轉,綠柳放心下來,打算翌日早上離開。
結果,半夜裡下人們正在收拾東西呢,門口就有馬車過來了。
綠柳身邊的婆子去開門,看到是自家老爺,驚訝道:“爺?您怎麼來了?”
彼時,楚雲梨已經站在屋簷下,手裡拎著兩包袱。都是李婆婆給她收拾的行李。
聽到這稱呼,她訝然回頭,就對上了徐三爺慍怒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