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路行 (求訂閱)(1 / 2)

兩日後,孟昭安排好一切,方才在陸猴兒帶領的排幫弟子簇擁下,往兗州州城而去,身側有天人強者惠空,北堂行,劉老道,成空和尚等跟隨。

其餘人等,如白三公子,月宗師,許庭筠,木易,甘明峰等等,各自有去處。

排幫的勢力在兗州相當不俗,因為背靠兗州都督譚長明的關係,底蘊深厚,每至一城,不論縣城,還是郡城,都能安排的妥妥帖帖,衣食住行,都是頂配,當然,也可見陸猴兒的用心之處。

過程中,倒是發生了一件趣事,成空和尚和惠空和尚兩個人,有了幾分交集。

兩人一個成空,一個惠空,都有著佛門四大皆空的空為法號,代表著一種緣分,但不同的是,成空和尚乃是真僧人,一身佛學修為精湛,尤其是在七彩琉璃淨世舍利的幫助下,更是突飛猛進,有真佛之姿。

惠空和尚卻是一個假和尚,他殺人無算,喝酒吃肉,一點也不遵守佛門的清規戒律,在普通人看來,乃是大逆不道的典範,是凶僧,邪僧,唯獨不是聖僧,神僧。

倒是身為佛門弟子的成空和尚另有見解,在和孟昭的交談當中,隱晦點出,這位惠空僧人,乃是慧根深重,走的乃是佛門鬥戰金剛一脈,殺伐無算,正是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的不二之選。

可惜,他算是明珠蒙塵,為爛陀寺雜役僧時,沒有接受正統且正向的佛學教育,導致自身的天賦點歪,但也隻是不能明悟自身,將來有朝一日能大徹大悟,回歸佛道,必將超凡拔世,成就佛果之位。

這其實也解釋了惠空能修成梵天聖典的原因,如此無上佛門神功,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被一個阿貓阿狗給修行成功?

甚至這當中,成空和尚,還與孟昭說了一份頗有意思的話,主要解釋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八字佛偈的解讀。

根據成空和尚所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雖然是倡導眾生少造殺孽,少沾冤孽,但針對的,其實是極為有限的人群,這些人,都是和佛門有緣分,特彆適合佛門大道的。

譬如惠空和尚,他的殺孽極重,雖然有所謂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之說,但他所作所為,並非真為了天下蒼生,而是為了一己私欲,一己私怨,乃是深入魔障當中。

但,隻要他能悟通這層關隘,便能立地成道,逆轉邪魔,心魔,為無上佛法修為,一躍登天都不在話下。

佛門,雖說廣開方便之門,但到底也是有著篩選人選的法子。

相較於成空和尚對惠空和尚的惋惜,可惜,惠空對這個小光頭可沒有一點點好感,或許主要還是源自於他當年的一段段經曆,導致自身雖然作和尚打扮,卻對和尚沒有一點點好感。

除了這個小插曲,途中就顯得比較枯燥乏味了,每日按部就班的趕路,休息,偶爾孟昭來了興致,會遊覽當地的名勝古跡,算是小小的放鬆一番。

由於是水陸並進,時而在岸上乘快馬而行,時而在水中踏舟船而行,匆匆數日之後,已經行過半裡,距離兗州州城,不遠。

兗州乃是北地三州,最靠近內陸的一個州城,半邊靠攏冀州,半邊靠攏梁州,另外大部分都在內陸,境內多山,多水。

相比起其他地方,一路行來,外州人,包括孟昭眼中,這兗州境內,其實還算可以,比較平靜,雖也有武道紛亂,江湖廝殺不修,大盜橫行,群匪亂政之行,但總體局勢還算是積極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