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六章 無名心法,心識之門 (求定於)(1 / 2)

這是一個迥異於正統修行的法門,但神州大地,自古以來,武道就是呈現百花齊放的姿態的。

過往靠挖掘血脈,體質,靠符文,符籙,靠圖騰,之類的特色武道,並不稀少。

隻不過因為正統武道方式普遍適用於世間絕大多數普通人,這才能夠逐漸成為正統,而其他的武道支流,因為特殊性關係,隻能在某個特殊時間,特殊人物上,煥發光彩,其餘時間,終歸隻是黯然之途。

此時孟昭所創的這門無名心法,便是一門偏激,小眾的武學,以挖掘人體精神潛力,意誌心靈之力為基礎,以此來直抵修行大道,且一旦成功,便能有所成就,屬於是徹徹底底的激進之道,也是魔道,一日千裡並不算難。

但,有一個點很關鍵,那就是這種武學心法,很挑人,一百個,一千人個人裡,未必有一個能將其修行出門道來。

因為,這是直接修行的精神之道,心靈之道,有的人意誌之力不夠強大,便對於此門心法無緣,即便是修行十年,百年,也隻是一場空,不會有任何的收獲。

而釋嘉文則不在此列,因為他的特質就是在執拗,執相上,偏執,固執的,宛如一個瘋子。

他的這種衝勁,執拗,會對心法的修行,起到極大的促進以及輔助作用,從而讓他自己收獲滿滿。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是現代社會的神。

有的人,執著的相信,這個世界時存在神的,存在著超自然的力量的。

而有的人,則篤定科學,認為並不存在神,也不存在超自然力量,隻是科學暫時無法解釋而已。

這兩種人,就相當於兩種特質,前一種特質的人,修行神靈秘法,就能得到饋贈,而後一種,即便再怎麼欺騙自己,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再所謂的神靈秘法上有所突破。

釋嘉文也算是天賦異稟的存在,當孟昭將這心法傳到他識海當中後,他便本能的觀想,運轉此心法,且在極短的時間內,有所成就,真的勾勒出了,那麼一道門。

一道,漆黑的,卻又異常熟悉,叫他不由自主的親近的門。

這個門,在孟昭所傳心法中,叫做心識門,乃是一道隔絕人肉體和精神之間的無形之門。

人的精神,和肉體,看似和諧統一,但始終並未真正圓融一體。

人的肉體潛能,與精神潛能,也始終未能得到最好的發揮。

原因便是,這心識之門,是被封閉的,無法溝通內外。

隻有在一些特殊的時候,心識之門,會被短暫的打開,或者透露出一點點縫隙,從而使得人身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做出一些超越尋常時間的離譜成就。

比如孱弱的女子,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可以將一匹雄壯的駿馬,給推倒到地上。

這是完全違背常識的一件事,實則,就是在情緒,情感,迸發到一個極限階段時,衝擊心識之門,使得這心識之門被撬開一絲縫隙,意誌,精神的力量,乾涉到了肉身,催發了肉身潛能,才能做出這種驚人之舉。

心識之門,是孟昭依據釋嘉文的特質所提出的這樣一個概念,若是換成另一個人,可能是一把鎖,可能,是一扇窗,也可能,是一座橋等等,因人而異,不一而足。

孟昭所創出的這門無名心法,能夠勾勒出這道心識之門,便是一個關鍵所在。

正常情況下,即便釋嘉文再如何天賦異稟,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到這一點。

隻是,他首先是一個先天極境的高手,受到正統的武道教育多年,也修行了多年,底蘊深厚,精神意誌根基極為紮實。

其次,他本人是個極富有才能之人,甚至被孟昭所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