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抉擇(1 / 2)

相國寺內,行癡和尚不滿明空大師說的話。

“那是我的孫兒。”行癡和尚道。

“哦?”明空大師笑了,“你不是出家人嗎?出家人,哪裡來的親人?可還記得你當初說過的話?你不再是愛新覺羅·福臨,不再是皇帝,你稱呼太皇太後為施主。”

這時候了,就說有孫子了?

未免太過可笑了吧。

明空大師以前不讚同行癡和尚出家,就是因為行癡和尚承擔很多東西,行癡和尚就那麼放開。他不是說順治帝沒有出家的權利,每一個人,不管那個人是什麼身份,那個人都有權利出家。

可是順治帝這邊,多少人為他付出了那麼多,還有一個天下,順治帝哪裡能隨隨便便就放開那些東西呢。順治帝享受了那麼多,也該付出啊。

哪怕能玄燁年紀大一點,順治帝再出家也好。偏偏順治帝就迫不及待要出家,一刻都不能等的樣子。

“行癡,你帶他去五台山能做什麼?”明空大師問,“跟你一樣,就隻是在那邊吃齋念經?你在那邊,就這樣,能做什麼善事來?還是說就隻因為你吃素了?”

明空大師很少說這樣的話,可麵對行癡和尚的時候,明空大師就忍不住說這些話。

行癡和尚到底是什麼腦子,竟然想著要帶走六阿哥胤祚。

明空大師不認可行癡和尚的舉動,行癡和尚的行為就是自私的行為。若是行癡和尚真的好好吃齋念經,那麼這個人就不可能說要讓胤祚上五台山的話。

“皇宮是什麼樣的地方,你知道的。”行癡和尚盯著明空大師。

“那邊是複雜,可那又如何?”明空大師道,“對於佛而言,無處不可。”

行癡和尚念了那麼多年的經書,他的心還是有雜念,沒有那麼清靜。他跟明空大師不一樣,他是因為心上人去世了,再加上其他一些事情,這才選擇出家。

而明空大師的內心就沒有行癡和尚的內心那麼偏執,他更加理性。

“……”行癡和尚不喜歡明空大師,明空大師總是能說出這樣的話。這讓他覺得自己的悟性不夠,覺得自己不是真和尚。

皇宮,太皇太後接到消息了,行癡和尚已經到達了相國寺。

太皇太後多年沒有見到行癡和尚,說不想兒子,那是假的。可是這個兒子待在五台山待得好好的,現在卻到京城城郊的相國寺,還想著把胤祚帶去五台山,要她相信這個兒子沒有其他想法,她不信。

董鄂妃去世之後,順治帝還想著各種方法去複活董鄂妃,看看能不能招魂來。

太皇太後以前任由順治帝去做那些事情,現在,她不可能任由行癡和尚把胤祚帶走。她可以看出胤祚不是一個普通的小和尚,胤祚懂得一些神仙法術,胤祚還懂得關心兄弟姐妹,讓他們練武。

縱然有人想要傷害胤祚,可那些人在胤祚的麵前,就隻有被碾壓的份。

“皇祖母。”皇帝來到了慈寧宮,他知道行癡和尚來了,“過兩天,去相國寺上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