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四章(1 / 2)

故人江海彆 多多鴨 4039 字 1個月前

《故人江海彆》全本免費閱讀

回到家,顧瓊看到她,立刻鬆了口氣:“今日怎的去了這麼久?母親馬上便要回來了。”幫著她散了頭發重新梳好:“你這愛往外逛著的性子什麼時候能改改,年歲也大了,要是給父親知道,定要打折你的腿。”

顧瑜摟著她的胳膊,輕輕把頭靠在姐姐肩上,笑嘻嘻道:“還不是阿姊總幫著我,要不我哪能這麼輕鬆混過去。”

顧瓊身上有股甜甜的味道,是為母親熬煮甜羹帶上的蜜糖味兒吧。這味道無端讓她想起長姐江淩。

“你愛熱鬨,等大哥休假回來,一起去瓦子看戲便是,就是逛逛夜市也不打緊的,可彆再悄悄溜出去啦。”顧瓊給她帶好兩隻絨花,細細端詳:“真好看,咱們瑜兒也快是大姑娘了。”

天色將暗的時候,小方氏身邊的扣兒進來,說太太回來了,請姑娘們去用晚飯。

進了正屋東邊暖閣裡,小方氏正坐在窗下油燈旁看賬,見姐兩兒進來,便撂下賬本子笑道:“快來快來,吃了飯咱們得好好收拾一番。過了十五,陳家老太太要去隆慶寺還願,請了咱們一道兒去呢。咱們老太太最近身子不爽利,便不去了。”

顧瑜心中一動。陳知縣的夫人和老太太向來喜歡顧瓊,見了麵總要誇讚。一道去隆慶寺,會不會醉翁之意不在酒?畢竟顧瓊這個年紀,很多姑娘都要開始議親了。

隻是如果能去隆慶寺,她還是高興的。隆慶寺在臨縣宜春縣郊,自前朝起建,本朝屢次擴建,已是江南三大名寺之一,香火鼎盛。隻要有機會能離開吳興縣,接觸外麵的世界,顧瑜求之不得,也方便她打聽些消息。

顧瓊笑道:“母親,我繡了一副金剛經前四品,也一並拿去佛前供奉。”

小方氏點頭道:“瓊兒心細,這自然是好。”又撇了一眼顧瑜:“你這丫頭,今年隻怕還沒撚過針線吧。罷了,你善書寫,多抄幾卷經文便是。”

顧瑜想著能出門遊玩,自然答應:“抄經又有何難,母親儘管放心就是。”看著丫鬟擺放碗筷,奇怪道:“瑛妹怎的不來一道吃了?”

小方氏平日並不喜歡兩姊妹和顧瑛太親近,今日請安時也和顧老太太商議了:“瑛兒這孩子,在這屋裡總是拘著不好好吃飯,近日瘦了許多。以後她就和管姨娘在西廂用飯了,她自在,也多陪陪她娘。”頓了頓又道:“她還小,禮佛需虔心祝禱,此次不隨我們去了。”

管姨娘固然不是什麼善茬,但是顧瑛卻是正經顧家小姐。江沅以前也有幾個庶妹。雖然父親母親偏心嫡出女兒,庶出的姑娘在婚事上選擇也少,但是吃的用的學的,是沒有分彆的,大戶人家也不會有苛待庶女的事兒發生。更何況,姑娘都是嬌客,日後就算嫁人了,也是姑奶奶,從沒輕待的道理。

顧瑜無法勉強母親疼愛一個她不喜歡的孩子,隻好在心裡記上,回來的時候定要給妹妹帶點禮物。

過了十六,兩家尋了個出行的吉日,四五輛馬車,連著一隊六人的護衛,向宜春縣行去。小方氏帶著丫鬟扣兒坐一輛車,顧瓊顧瑜和豆兒坐另一輛。

因是第一次出遠門,穩重如顧瓊,也忍不住挑開簾子,興致勃勃的觀賞沿途風景。小丫頭豆兒也才十歲,一臉的興奮。

顧瑜靠在車壁上,慢慢的出了神。

她的外祖母德陽大長公主,篤信佛法,江沅自小便跟著母親,侍奉外祖母禮佛。周雲旃卻是個不信的。他常說,若是求神拜佛有用,永定河邊,豈會有連天的枯骨。

這一兩年,顧瑜在大盛興酒樓也聽到了很多關於自己的故事,和周雲旃的故事。

江家二娘,是個被嗟歎的悲慘故事:出身高門,得嫁如意郎君,才子佳人,琴瑟和鳴。然一朝風雲突變,佳人命喪山匪之手,棄屍東海,芳魂渺渺再不能尋。

周雲旃卻是不同,他還是那麼耀眼,是傳奇的中心,無論是大勝歸來的百戰將軍,懷念亡妻的風流詩人,還是遊戲花叢的情場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