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必須去(1 / 2)

《籃球之黃金時代》全本免費閱讀

甘國陽用一波連續的得分將雙方的比分扳平,小牛和開拓者回到了同一起跑線。

一個在內外線都有很強攻擊火力的中鋒,對80年代的球隊防守來說還是太過於超前了。

迪克-莫塔想到1979年在東部決賽麵對拉裡-肯農,這是個比格文還要難纏討厭的家夥。

他內外兼修,防守強大,格文的發揮一直穩定拿下高分,肯農才是馬刺隊的晴雨表,當他發揮很出色時,**就麻煩了。

後來他率領**1:3落後的情況下逆轉,並說出了經典的“當女胖歌手沒有歌唱時,表演就沒有結束”,而逆轉的關鍵就在於他找到了對付肯農的方法。

當時的關鍵人物時鮑勃-丹德裡奇,這是一個身高6尺6,內外兼修,傳控投防守皆佳的鋒線球員,一個被低估的全明星。

他是1978年**能夠拿到總冠軍的關鍵人物,但在1979年的東部決賽,迪克-莫塔出於進攻端的考慮,沒有讓丹德裡奇去長時間對位格文,結果被格文係列賽轟下34分、29分、42分。

在1:3落後的情況下,媒體出來批評迪克-莫塔的固執,為什麼不讓丹德裡奇去主防格文,他能夠融化冰人。

可是迪克-莫塔堅稱球隊的問題出在進攻當中,丹德裡奇要去應對肯農而不是格文,肯農才是關鍵,球隊很需要丹德裡奇的組織和外線投射,讓他去防守格文消耗不值得。

事實證明迪克-莫塔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他們熬過了最艱難的第五場,在第六、第七場丹德裡奇限製了肯農,哪怕格文依舊能高效拿下42分,**還是笑到了最後。

當然,之所以說某種程度上是正確,是因為如果莫塔一開始就讓丹德裡奇全力去防守格文,或許他們會勝的更加輕鬆,而不是被逼到1:3落後的絕境。

而且東部決賽耗乾了**隊的精力和運氣,到了總決賽他們被超音速輕鬆乾掉,沒有什麼反抗之力。

對於莫塔而言,阿甘是個比肯農還要可怕的對手,他在開拓者是格文和肯農的結合體,這倒是讓莫塔不用再糾結到底應該針對誰,隻要針對阿甘就行了。

可問題真的太難針對了,當第三節打平,莫塔暫停想要給球員們布置一下防守時,他都不知道該怎麼布置。

還能怎麼辦呢?上半場他們已經做到最好了。

就連阿奎爾這個平時不好好防守,整天和莫塔吵架的胖子都認真積極的去協防。

小牛不是一個防守型球隊,他們的防守強韌度有限,依靠防守帶動進攻是莫塔的目的。

當你的防禦策略無法遏製對手核心球員時,球員們的防守積極性會下降,大家會越打越散,然後試圖依靠冒險的進攻去追回比分。

這是所有教練在執教時都會遇到的問題,球員貫徹教練意圖的時間是有限的,尤其是這幫黑人球員,有些人的注意力堪比學齡前兒童。

教練需要像教小孩一樣,連哄帶騙帶罵人,才能讓他們做一些正確的事。

包括當年的丹德裡奇,莫塔讓他打控衛去組織進攻他不願意,說什麼球隊隻付給我打小前鋒的錢。

現在的阿奎爾更不用說了,他們能一個星期不吵架,比一場比賽沒有人走步還難。

就在莫塔感到一籌莫展的時候,鮑維突然說:“教練,讓我去搞定阿甘。”

莫塔看了一眼鮑維,其他人也都朝鮑維望去,莫塔問道:“你能搞定他嗎?”

鮑維道:“我不知道,但我必須去。”

戰術已經失效了,此時就必須有人去扛**包去堵槍眼。

雙方隻是平分,還沒有到分出勝負的時候,球員的意誌力和個人發揮會決定成敗。

鮑維堅定的眼神感染了小牛全隊,更感染了迪克-莫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