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活該……(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551 字 3個月前

當高弦道出收購的目標是巴林銀行時,惠豐銀行董事會主席浦偉仕不由得眼前一亮,顯而易見地砰然心動了。

其中原因很簡單,成立時間可以追溯到一七六二年的巴林銀行,雖然現階段在規模和影響力方麵,被其他銀行超越了,但仍然是市場上的重要參與者,或者乾脆直白地說,堪稱英國統治集團裡的一員。

對於這一點,也可以從曆史上,巴林銀行沒少參與英國對抗拿破侖的戰爭貸款、拿破侖戰敗後法蘭西巨額戰爭賠款的貸款、米國購買法屬路易斯安那土地、米國購買阿拉斯加、救援英格蘭銀行、救援法蘭西銀行等等的大事件當中,有跡可循;如果覺得曆史久遠,那就看奠定了當今世界基本秩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為了籌集戰爭費用,拍賣包括米國在內的海外資產,便是通過巴林銀行。

從一提到英國,往往貼上紳士標簽的裝波伊角度去看,巴林銀行可謂是最正統、最純正、最傳統、最安全的英國銀行了。

當然了,“最安全”這一點,在巴林銀行爆雷之前,可以那麼吹噓。

其實,導致巴林銀行成為收購目標的爆雷事件,沒給有意者太多運籌帷幄的時間,很快便世人皆知了,因為導致了一本股市劇烈震蕩的阪神大地震發生後,也就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巴林銀行在星加坡分部的首席交易員尼克·李森,發現虧損的窟窿,非但無法堵上,還變大得嚇死人,便留下一張寫有“俺麼搔瑞”的字條,暫時潛逃得不見人影了,而留下的爛攤子,自然也就當即大白於天下了。

畢竟,除了巴林銀行名聲在外,尼克·李森自從來到星加坡的這幾年時間裡,也並非無名之輩了,被虛假業績捧成了圈內明星,像去年星加坡期貨交易所成立十周年慶典,都給他準好了好幾項大獎,但這小子心虛得要命,於是便堅決地推辭掉了。這種知名度的公司和明星交易員,一旦出事,在圈子裡根本瞞不住。

尼克·李森將巴林銀行拖入無底深淵的原因和金融衍生品有關,做為當前已經稱得上金融泛濫化的一個表現,可謂萬物皆可金融衍生品,涉及範圍已經遠遠超過了可以一目了然的股市漲跌,像尼克·李森這次賭的是,在歲末年初的這種交易周期大節點,股市波動在某個小範圍內,結果,一場阪神大地震把一本西部的大都市圈和工業商業港口中心,搖晃得稀裡嘩啦,股市哪裡還穩得住!

簡而言之,尼克·李森一通騷操作,讓巴林銀行虧損了十四億美元,這個數字什麼概念呢,相當於巴林銀行自有資本的兩倍,基本上隻有破產一條路可走了。

在高弦看來,巴林銀行落得一個如此戲劇性的淒慘下場,實在太活該了!

首先,香江期貨交易所比星加坡期貨交易所成立的時間還早,高總裁把香江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帶到了全球第三,這麼好的平台,巴林銀行竟然選擇星加坡做為亞洲的交易分部,什麼意思啊?那麼多國際金融機構都對香江國際金融中心充滿信心,就你巴林銀行特殊?

其次,在這場滅頂之災裡,巴林銀行本身的機製問題,要比尼克·李森的胡作非為,責任更大。

實際上,在上個世紀裡達到如日中天之際,春風得意的巴林銀行因為冒進地認購南美洲那邊阿根廷和烏拉圭的股票,也摔了大跟頭,好在英格蘭銀行牽頭援救,把它拉了起來,自此巴林銀行的作風轉為謹慎,比如直到上個十年的一九八零年代,才通過收購一家英國證券經紀公司,切入股票市場。

按照常理來講,巴林銀行如此謹慎,不應該出尼克·李森這種天大的紕漏,可偏偏就實實在在地發生了。

巴林銀行的高管層愚蠢得如同不懂行的門外漢,巴林銀行的審計形同虛設……

誠然,金融衍生品交易複雜,一個交易員每天搞出成百上千筆的交易記錄稀鬆平常,哪筆虧對應哪筆賺,以及當中的交易策略,確實不容易理清,但大家都能把風險控製做到位,何況星加坡期貨交易所還提出了,對尼克·李森那個藏了無數貓膩的“幽靈賬戶”的疑惑,巴林銀行的倫敦總部就是毫無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