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賠了三四十多億英鎊(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290 字 3個月前

曆史是最好的老師。

德國沒拿出歐洲盟主的格局來,救英國的英鎊彙率,其實也能理解。

為什麼德國人那麼害怕自己的通貨膨脹失控,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紙馬克兌美元的彙率,跌出了什麼樣的天文數字,就能相像那種恐懼了。

有個段子打趣這種不可思議,一個工人推著手推車,把工資領回來,半路上遇到了兩名劫匪,人家沒搶錢,把手推車搶走了。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被分成西德和東德,作為如今德國實際上正統的西德,同樣飽受惡性通貨膨脹之苦。

現在,德國顧不上英國,與這個曆史淵源不無關係。

當然了,不要以為,鬼佬真的說話不會委婉。

德意誌中央銀行行長赫爾穆特·施萊辛格在向財經記者公開表態的時候,沒有直接說,不管不顧英鎊,而是繞了個彎,說糟糕情況和英鎊差不多的意大利裡拉,遭遇最近一次的貶值之後,貨幣都需要進行“更全麵的調整”。

這個意思是翻譯過來的,按照人家的文化語境,貨幣都需要進行“更全麵的調整”,就基本等於那個潛台詞,那啥,諸位自求多福吧。

在歐洲外彙市場上興風作浪的國際遊資,尤其是當中帶頭的金融精英們,那是多麼嗅覺敏銳啊,立刻捕捉到了裡麵的關鍵信息,狙擊英鎊成功與否的決戰時刻,到了!

可以說,國際遊資裡的主力,幾乎達成了默契。

九月十六日,英國外彙市場剛開始交易,英格蘭銀行就不得不接下大約三億英鎊,也就是相當於五、六億美元的賣單,所謂市場的空頭壓力,鋪天蓋地壓來。

此時,高弦已經以香江金融管理局總裁和香江發展投資基金主席的身份,到了身處戰爭前線的倫敦了。

香江金融管理局總裁身份給出的理由是,高弦做為中央銀行的同行,就近觀摩英格蘭銀行如何應對這場英鎊危機,並適當表達一下,假設港元聯係彙率如果也遇到這種情況的思考。

香江發展投資基金主席身份給出的理由是,帶有公營性質的香江發展投資基金,近期在國際市場上的動向,可沒有趁火打劫風雨飄搖的英鎊啊,就是進入英國股市抄底了一下下,啊……不對,是對英國未來經濟有信心。

其實,在一定程度上為香江資本灑出煙霧彈效果和對衝風險的香江發展投資基金,進入英國股市的邏輯,是基於證券市場和外彙市場的一種聯動,比如,英鎊彙率終將守不住歐洲彙率機製允許波動的下限,換一個角度審視,正在極力爬出一九九零年代初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英國,需要寬鬆的貨幣環境去刺激經濟,那也就意味著,英國股市接下來要大漲。隻不過,這種邏輯和聯動在當前的時代,並不是所有投資者,都能夠理解和運用的。